图书介绍
信息技术教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技术教育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1557770.jpg)
- 刘成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0740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技术教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学1
1.1 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教育1
1.1.1 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1
1.1.2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与现状3
1.1.3 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主要问题5
1.2 信息技术教育学及其研究6
1.2.1 信息技术教育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6
1.2.2 信息技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7
1.2.3 研究信息技术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7
本章小结9
习题9
第二章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11
2.1 中学信息课程的地位与作用11
2.1.1 基础教育对综合国力的影响11
2.1.2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与作用12
2.2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与目标13
2.2.1 国外信息技术课程任务与目标简介13
2.2.2 国内信息技术课程任务与目标简介14
2.3 信息技术课程与结构15
2.3.1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15
2.3.2 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结构16
2.3.3 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结构17
2.4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分析18
2.4.1 中学信息课程与教材的演变历程18
2.4.2 现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介绍20
2.4.3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22
本章小结24
习题24
第三章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与思维25
3.1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过程和方法25
3.1.1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过程25
3.1.2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分类与方法28
3.2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的理分析34
3.2.1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的感知34
3.2.2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的理解35
3.2.3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的记忆36
3.2.4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的迁移38
3.3 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思维39
3.3.1 思维的品质40
3.3.2 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42
3.3.3 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42
本章小结43
习题44
第四章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45
4.1 教育观的转变45
4.1.1 传统教育观的发展及其弊端45
4.1.2 现代教育观的主要特点46
4.2 信息技术教学系统与教学过程46
4.2.1 教学系统46
4.2.2 教学过程48
4.3 教学模式的研究49
4.3.1 教学模式的概念49
4.3.2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50
4.3.3 现代教学模式的研究50
4.4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案例与点评52
4.4.1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李冬梅老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52
4.4.2 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郑明达总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演、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55
4.4.3 王淑君等老师的新教学模式实践情况简介56
本章小结58
习题58
第五章 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与方法59
5.1 信息技术教学的一般原则与方法59
5.1.1 教学原则的概念与特性59
5.1.2 传统教育观下信息技术课主要教学原则59
5.1.3 教学方法概述63
5.2 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与方法66
5.2.1 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66
5.2.2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66
5.2.3 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与方法的创新69
5.3 信息技术新教学方法运用案例70
5.3.1 福州—中陈颖老师的“任务驱动法”教学实践70
5.3.2 上海市位育中学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探索”71
5.3.3 山东宁阳一中马强老师“在信息技术学税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与原则”72
5.3.4 杭州市教委教研室李伟老师介绍“抛锚式教学”案例74
本章小结74
习题75
第六章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76
6.1 备课的意义与原则76
6.1.1 备课的意义76
6.1.2 备课的原则77
6.2 教案的编写78
6.2.1 教案的编写78
6.2.2 信息技术教案实例79
6.3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85
6.3.1 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发展85
6.3.2 传统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86
6.3.3 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86
6.4 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88
6.5 信息技术教学的组织与实施91
6.5.1 信息技术教学的组织形式91
6.5.2 信息技术教学法的92
6.5.3 信息技术实验(实习)教学93
本章小结94
习题95
第七章 信息技术教学媒体及运用96
7.1 信息技术教学的常规媒体及运用96
7.1.1 教学资料及运用96
7.1.2 教学语言及运用98
7.1.3 教学板书、板画及挂图的运用103
7.2 现代教学媒体及运用104
7.2.1 现代教学媒体在信息技术教学上的运用104
7.2.2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05
7.3 计算机网络化教学与远程教育109
7.3.1 计算机网络化教学109
7.3.2 计算机网络与其他课程整合教学案例109
7.3.3 计算机远程教育110
本章小结112
习题112
第八章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教学113
8.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及教学113
8.1.1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基础知识的要求113
8.1.2中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教学114
8.2 计算机常用软件及其教学115
8.2.1 计算机常用软件的类型及要求115
8.2.2 计算机常用软件的教学116
8.3 算法及其教学121
8.3.1 中学信息技术常用算法的类型121
8.3.2 中学信息技术常用算法教学122
8.4 程序设计及其教学128
8.4.1 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对程序设计的要求128
8.4.2 中学程序设计的教学129
8.5 网络知识及其教学136
8.5.1 中学网络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136
8.5.2 中学网络知识教学137
本章小结137
习题138
第9章 信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139
9.1 运用信息工具能力的培养139
9.1.1 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139
9.1.2 其他信息工具运用能力的培养141
9.2 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141
9.2.1 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141
9.2.2 信息技术自学能力的培养142
9.2.3 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145
9.2.4 信息的处理、生成、传递与利用能力的培养145
9.3 计算机解题和应用能力的培养146
9.3.1 计算机解题能力的培养146
9.3.2 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147
9.4 创新能力的培养148
9.4.1 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求148
9.4.2 中学阶段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149
9.4.3 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50
9.4.4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案例154
9.5 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156
9.5.1 非智力因素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156
9.5.2 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需要心理的培养157
9.5.3 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动机的培养158
9.5.4 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160
9.5.5 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160
9.5.6 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意志的培养162
9.5.7 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162
本章小结163
习题164
第10章 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外工作165
10.1 教师的课外工作165
10.1.1 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分析165
10.1.2 对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工作167
10.1.3 对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工作168
10.2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案例169
10.3 学生的课外工作175
10.3.1 学生课外工作概述175
10.3.2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176
10.3.3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78
10.3.4 辅导课外活动的方法182
10.3.5 课外作业183
本章小结186
习题186
第11章 教育网站建设与网上教育信息资源利用187
11.1 Internet简介187
11.1.1 Internet产生和发展187
11.1.2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187
11.1.3 Internet提供的信息服务188
11.1.4 Internet的基本概念190
11.2 教育网站的建设与管理191
11.2.1 教育网站的建设191
11.2.2 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Apache+PHP+MYSQL的一个网站的设案例192
11.2.3 教育网站的管理200
11.2.4 关于教育网站的评价201
11.3 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201
11.3.1 网上教育信息资源201
11.3.2 网上教育资源的类型203
11.3.3 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207
本章小结211
习题211
第12章 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与检测212
12.1 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212
12.1.1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212
12.1.2 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与方法213
12.2 信息技术学习效果的检测218
12.2.1 检测的种类和方法218
12.2.2 测验试验的编制220
12.2.3 试题试卷的评价指标223
12.3 测验成绩的评定与分析227
12.3.1 测验成绩评定227
12.3.2 测验成绩分析228
12.3.3 题库建设与成绩评价的新方法229
12.4 教学与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229
12.4.1 信息技术教学与学习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性229
12.4.2 信息技术教学与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230
本章小结231
习题231
第13章 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要求及培养232
13.1 信息技术教师的思想与心理素质要求232
13.1.1 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232
13.1.2 教师当前的迫切任务是转变教育观念234
13.1.3 教师的思想及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234
13.2 信息技术教师的思想与心理素质培养243
13.3 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与学习要求248
13.3.1 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要求248
13.3.2 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要求251
13.4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其培养252
13.4.1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252
13.4.2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254
本章小结255
习题255
主要参考文献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