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时间医学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时间医学全书
  • 漆浩,陈立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3021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62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696页
  • 主题词:时间中医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时间医学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3

第一部分 中医时间医学的历史3

第一章 汉代及以前时期的时间医学3

第一节 时间医学的起源3

第二节 马王堆医书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4

一、防病锻炼4

二、诊断原则4

三、治疗原则4

四、采药原则5

五、饮食调理5

第三节《黄帝内经》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5

一、人体生理5

二、人体病理7

三、疾病治疗8

四、《黄帝内经》的多元生物节律思想8

第四节《难经》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9

一、人体生理9

二、人体病理10

三、疾病诊断10

四、疾病治疗10

五、养生治病11

第五节《黄帝虾蟆经》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12

一、以年为节律的针刺时间禁忌12

二、以季节为节律的针刺时间禁忌12

三、以月为节律的针刺时间禁忌13

四、以日为节律的针刺时间禁忌13

五、以昼夜时辰为节律的针刺时间禁忌14

六、以五脏主时为内容的时间节律观14

第六节《伤寒杂病论》的时间医学14

一、疾病诊断15

二、疾病治疗15

三、疾病缓解规律15

第七节《周易参同契》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16

一、用乾、坤、坎、离四卦说明大自然的恒定规律16

二、根据一日阴阳变化用卦象以明进退之法17

三、观月亮之盈缺测人体精气的盛衰18

四、用卦象变动规律说明一年阴阳消长及行功方法19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时间医学21

第一节《中藏经》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21

第二节《伤寒例》和《脉经》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21

第三节《抱朴子》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22

第四节《小品方》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22

第五节《千金要方》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22

第六节《外台秘要》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23

第三章 宋金元时期的时间医学24

第一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24

第二节金元四大家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24

一、刘完素的时间医学思想24

二、张从正的时间医学思想24

三、朱丹溪的时间医学思想25

四、李东垣的时间医学思想25

第三节《此事难知》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26

第四节《子午流注通论》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27

第五节《卫生宝鉴》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27

一、“时不可违”是重要的治疗原则27

二、根据季节确定治法27

三、根据四季节律确定用药法度28

四、根据昼夜节律择时服药29

五、根据时间节律判断预后30

六、“时不可逆”要灵活运用30

第六节《饮膳正要》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31

一、春季养生法31

二、夏季养生法31

三、秋季养生法31

四、冬季养生法31

第七节《子午流注针经》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31

第八节 其他医书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32

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2

二、《标幽赋》32

三、《臞仙神隐书》32

四、《河间六书》32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时间医学33

第一节《神农本草经疏》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33

第二节《本草纲目》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33

第三节《遵生八笺》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37

一、春季养生37

二、夏季养生37

三、冬季养生37

第四节《医贯》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37

一、择时施药37

二、不拘定候38

三、阴阳辨证38

第五节《证治汇补》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38

一、据症状发生时间进行诊断38

二、据症状加重时间进行诊断38

三、据干支时日进行诊断39

四、据症状发生时间指导用药39

第六节《侣山堂类辨》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39

一、药物采集时间39

二、四时用药宜忌39

第七节《张氏医通》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39

第八节《临证指南医案》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40

一、以时间作为立法之依据40

二、服药时间的选择40

第九节《温病条辨》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41

一、时间病因说41

二、时间服药说41

三、运气发病说41

第十节《寿世青编》的时间医学41

一、注意练功的时间41

二、注意四季所练之功42

三、注意饮食宜忌42

第十一节《时病论》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42

第十二节 其他著作中有关的时间医学论述42

一、《证治准绳》42

二、《针灸大全》43

三、《松峰说疫》43

四、《重订医方药性合编》43

五、《医林集要》43

六、《医部全录》43

七、《望诊遵经》43

八、《疫疹一得》43

九、《红楼梦》43

十、《血证论》44

第五章 近现代时期的时间医学45

第一节 理论研究45

第二节 临床应用45

一、20世纪50年代~70年代45

二、20世纪80年代~90年代45

三、20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末47

第三节 实验研究50

一、20世纪70年代50

二、20世纪80年代50

三、20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末56

第二部分 中医时间医学理论69

第一章 时间生理学69

第一节 人体的脏腑生理节律69

一、人体五脏阴阳节律69

二、四时四脏论72

三、四时五脏论72

四、五时五脏论74

五、六时六脏论75

六、八风八脏论75

第二节 五脏的日变化节律76

一、五时段配属五脏76

二、四时段配属五脏77

三、十二时辰配属五脏78

第三节 人体的气血营卫生理节律79

一、阳气的昼夜节律79

二、营血的昼夜节律80

第二章 时间病理学84

第一节 人体五脏各以其时受病84

一、人体阴阳气血旺盛时84

二、人体阴阳气血衰弱时84

三、感受时邪而发病时85

第二节 五脏之病各以生克传变85

第三节 五脏之病各以主时相递87

第四节 五脏之病各以阴阳消长衍变89

第五节五脏之病轻重变化有规律91

第三章 时间诊断学93

第一节 疾病的辨时诊断93

第二节 五脏病的辨时诊断94

一、肝病94

二、心病94

三、脾病95

四、肺病96

五、肾病97

第三节 人体昼夜节律在诊断中的应用97

一、按照昼夜脏腑气血盛衰节律进行诊断97

二、按照昼夜阴阳消长节律进行诊断98

第四节 天干地支配日月诊病法99

第五节 气血阴阳昼夜生死预测法100

一、虚寒证100

二、实热证101

第六节 四时五脏顺逆诊病脉法101

第七节 五行五脏六节诊病脉法103

第八节 十二地支时辰相配诊脉法105

一、子时脉(舌根脉)105

二、丑时脉(背花脉)105

三、寅时脉(太阳脉)106

四、卯时脉106

五、辰时脉106

六、巳时脉106

七、午时脉106

八、未时脉106

九、申时脉106

十、酉时脉106

十一、戌时脉107

十二、亥时脉107

第四章 时间治疗学108

第一节“因天时而调血气”的时辰疗法108

第二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季疗法109

第三节 六经病的阴阳节律111

一、太阳病111

二、少阳病111

三、阳明病111

四、少阴病112

五、太阴病112

六、厥阴病112

第四节 六经病的时间疗法112

一、太阳病欲解时112

二、阳明病欲解时113

三、少阳病欲解时113

四、太阴病欲解时114

五、少阴病欲解时114

六、厥阴病欲解时115

第五节“毋逆天时”的古代时间治疗学说116

一、“因天时而调血气”117

二、月相与针刺宜忌117

三、四时气之所在与针刺宜忌118

第六节“顺”“从”四时的四季针刺疗法119

第七节 顺应气穴流注节律的按时刺灸法120

一、守机待发的按时刺灸法120

二、开阖迎随的按时刺灸法121

三、候气所在的逢时刺灸法121

四、知神所忌的逢时刺灸法122

五、以月死生为数的按时刺灸法122

六、得时而刺的流注刺灸法122

第五章 时间用药学124

第一节 因时用药的3种常见规律124

一、四季的用药规律124

二、十二个月的用药规律124

三、十二时辰的用药规律125

第二节 根据年周期辨时用药法125

第三节 根据时令因素辨时用药之法126

第四节 根据四时阴阳加减用药之法128

一、成方药味的随时加减128

二、方剂药量的随时加减129

第五节 根据病位病势辨时用药之法130

第六节 根据四时寒暑辨时用药之法131

第七节 根据药气升降浮沉辨时用药之法132

第八节 顺应阳气收藏趋势辨时治病之法134

第九节 根据时令用药特点辨时用药之法135

第十节 根据方药剂型特点辨时用药之法136

第十一节 根据脏气法时辨时用药之法137

一、以脏气法时理论辨析四时疾病137

二、以脏气法时理论指导四时药治139

第十二节 根据五运六气规律辨时用药之法143

一、五运太过的辨时用药之法143

二、五运不及的辨时用药之法144

三、客气司天与在泉的辨时用药之法145

四、六气胜复的辨时用药之法146

第六章 时间服药学148

第一节 择时服药是中医药的临床特色148

第二节 择时服药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149

一、择时服药,符合机体对阴阳需求的时间性149

二、择时服药,通过借助机体气机升降之势提高药效150

三、择时服药,能够诱导失常的人体节律恢复正常150

四、夜间服用剧毒药物,可以减轻毒性反应151

第三节 择时服药的七条基本原则151

一、根据病情特点选择服药时间151

二、根据病位特点选择服药时间152

三、根据体质强弱选择服药时间152

四、根据脏腑传变规律选择服药时间152

五、根据四时用药特点选择服药时间153

六、根据药物特点选择服药时间153

七、根据药剂峻缓特性选择服药时间154

第四节 根据五脏节律辨时服药的方法154

第五节 根据病变周期辨时服药的方法155

第六节 根据病变规律提前服药之法156

一、“提前干预”服药的三大好处156

二、“迎而夺之”的服药方法157

第七节 根据脏腑时间节律服药之法157

一、五脏系统昼夜衰旺节律158

二、十二经脉经气盛衰变化节律158

三、六经功能旺盛时间节律159

第八节 根据脏腑节律的临床服药法160

一、畲族十二时辰服药治疗外伤法160

二、傣族孕妇逐月养胎服药法163

三、小柴胡汤解少阳病法163

第七章 时间营养学166

第一节 因时而食166

一、饮食有节,有益健康166

二、晨起补阳,午后滋阴166

三、早起解表,午前活血167

四、午后下气,除湿利尿167

五、食酉时饭,易生痰浊167

第二节 因时而忌167

第八章 时间养生学169

第一节“顺天因时”的时间养生观169

一、“顺天因时”养生观的提出169

二、“顺天因时”养生观的内容171

第二节“四时五脏”的时间养生观171

第三节“法阴阳、和术数”的时间养生观172

一、法阴阳172

二、和术数173

三、节饮食173

四、慎起居174

第四节“暮护阳气”的时间养生观174

第五节“四气调神”的时间养生观176

一、据四气调神177

二、随月相调神178

三、按时辰调神178

四、随五音五色调神178

第六节“调于四时”的时间养生观179

一、春季养生法179

二、夏季养生法180

三、秋季养生法181

四、冬季养生法181

第七节“逐月择日”的时间养生观182

第八节 十二时辰时间养生法184

一、一日四节时辰养生法184

二、一日十二节时辰养生法185

第九节“一日三餐”的时间养生法186

一、定时饮水186

二、定时午餐187

三、饭后养生187

四、定时午睡187

五、定时暮练188

六、定时晚餐188

第十节 中医时间养生的四大内容188

一、时间与饮食调摄188

二、时间与药食补养189

三、时间与养生起居190

四、时间与养练健身191

第九章 时间按摩导引学193

第一节 选择最佳时间练功导引的原则193

第二节 择季择月择日择时的导引治病法194

一、据季节导引治病194

二、据月象导引治病194

三、据日期导引治病195

四、据时辰导引治病196

第三节 因时而按的灵龟八法指针疗法196

第四节干支时日取穴的灵龟八穴按摩法197

一、特色197

二、典型病例197

第五节 时辰按摩养生治病法198

一、寅时养胎按摩法——安胎固元法198

二、酉时保胎按摩法——濡养胞胎法198

三、寅时按摩除皱法——除皱纹法199

四、午时按摩除斑法——祛黧黑斑、黄褐斑法199

五、亥时祛粉刺法——祛除颜面粉刺法200

六、定时呼吸减肥法——消除肥胖法200

七、时间调息治疗慢性病——治慢性肾炎、胃炎法201

第六节 按时养胎按摩疗法202

第七节 十二经辨时定位导引治病法203

第八节 十二时辰卦象导引法203

第九节 辨时应月的十二消息卦养生导引法207

第十节 甲子日养生的十二消息卦吞津法208

第十一节 每月六节三十日导引养生法209

第十二节 二十四节气导引治病法210

一、春季210

二、夏季211

三、秋季211

四、冬季212

第十三节 十二月导引养生治病法(古法)213

一、正月养生法213

二、二月养生法213

三、三月养生法214

四、四月养生法215

五、五月养生法215

六、六月养生法216

七、七月养生法217

八、八月养生法217

九、九月养生法218

十、十月养生法218

十一、十一月养生法219

十二、十二月养生法219

第十四节 十二月增寿延年祛病法220

一、立春正月节后220

二、二月节后220

三、三月清明节后221

四、立夏四月节221

五、五月节221

六、六月节221

七、七月节221

八、八月节后221

九、九月节222

十、十月中222

十一、十一月中222

十二、十二月节后222

第十五节 定时导引内养治病法222

一、月经不调222

二、末期行经222

三、月经后期223

四、痛经223

五、血虚经闭223

六、血滞经闭224

七、血热崩漏224

八、血虚崩漏224

九、白带225

十、黄带225

十一、赤白带225

十二、恶阻226

十三、子肿226

第十六节 四季导引补五脏治病法227

一、春季补肝脏三势227

二、夏季补心脏三势228

三、秋季补肺脏三势228

四、冬季补肾脏三势228

五、要领及注意事项229

第十七节 子时倒阳散火导引治病法229

第三部分 中医时间医学实践231

第一章 时间医学治疗内科病231

第一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231

一、头痛231

二、偏头痛235

三、失眠237

四、眩晕239

五、呕吐241

六、神经官能症242

七、癫痫243

八、癫狂244

九、郁病246

十、面瘫248

十一、面肌痉挛249

十二、偏瘫249

十三、抽搐255

十四、脑血栓257

十五、乙脑后遗症258

十六、蛛网膜下腔出血258

十七、脑门冷凉259

十八、三叉神经痛260

十九、眉棱骨痛262

二十、巅顶痛264

二十一、头枕部痛264

二十二、项痛265

二十三、手指痛266

二十四、肢体震颤266

二十五、痿证267

二十六、语言不利267

二十七、夜游268

二十八、夜热谵语268

二十九、昏迷269

三十、发作性睡眠病270

三十一、午时昏睡271

三十二、休克271

三十三、汗证272

三十四、五更痉厥272

三十五、卒中脱证273

三十六、卒中阴闭证273

三十七、痰厥274

三十八、奔豚气274

三十九、日晡昏厥275

四十、厥脱275

四十一、糖尿病276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277

一、呃逆277

二、嗳气279

三、呕吐279

四、胃痛280

五、胃神经官能症287

六、急性胃炎288

七、腹胀288

八、腹痛290

九、急性胆囊炎293

十、慢性胆囊炎294

十一、胆结石294

十二、胆道蛔虫症294

十三、十二指肠溃疡295

十四、慢性结肠炎295

十五、泄泻296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297

一、感冒297

二、咳嗽299

三、哮喘302

四、慢性气管炎306

五、高热307

六、低热309

七、潮热310

八、寒热如疟312

九、夜热313

十、寒慄314

十一、子夜寒冷314

十二、夜间癫狂315

十三、胸痛315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316

一、心悸316

二、心痛317

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18

四、房室传导阻滞320

五、胸闷320

六、高脂血症321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22

一、淋证322

二、蛋白尿323

三、水肿324

四、隐匿性肾炎324

五、夜尿频多325

六、慢性前列腺炎326

七、尿路结石327

八、阳痿329

第二章 时间医学治疗儿科病335

一、小儿食滞335

二、小儿晨笑335

三、小儿夏季热336

四、小儿夜热336

五、小儿夜啼337

六、小儿麻痹后遗症337

七、小儿腹痛338

第三章 时间医学治疗妇科病339

一、月经不调339

二、痛经341

三、闭经342

四、倒经344

五、崩漏344

六、带下346

七、卵巢癌346

八、不孕症347

九、阴跳348

十、缩阴348

十一、外阴白斑349

十二、乳腺增生349

十三、溢乳350

第四章 时间医学治疗外科病351

一、落枕351

二、颈项肩痛351

三、肩周炎352

四、外伤胸痛352

五、胁痛353

六、腰痛353

七、坐骨神经痛357

八、风湿性关节炎359

九、下肢痛360

十、胆经痹阻361

十一、关节肿痛361

十二、?趾疼痛362

十三、肌萎缩363

十四、外伤性面瘫363

十五、下颔关节功能障碍364

十六、钳闭性疝364

十七、寒疝364

第五章 时间医学治疗五官科疾病366

一、耳鸣366

二、耳聋366

三、鼻衄367

四、喉痛368

五、声音嘶哑368

六、牙痛369

七、牙龈肿痛370

八、目斜视370

九、慢性结膜炎371

十、舌缩371

十一、舌纵不收372

第四部分 中医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373

第一章 生物节律与生物钟373

第一节 生物节律与时间生物学373

第二节 人体生命的六大节律375

一、睡眠—觉醒节律376

二、心率的昼夜变动节律377

三、血压节律378

四、体温节律378

五、尿量节律379

六、人体的体力、情绪和智力节律380

第三节 生物钟养生的基本方法380

一、顺应生物钟380

二、保养生物钟381

三、维修生物钟381

四、生物钟种类381

第四节 年节律与生物钟382

一、生命节律周期与太阳周年视运动382

二、脉象的周年变化节律382

三、经脉之气盛衰的周年变化节律383

四、五脏气血盛衰的周年变化节律384

五、激素分泌的周年节律384

六、药物调摄的周年节律384

七、针灸治疗的周年节律385

八、疾病发生的周年节律385

九、年度运气变化节律385

十、养生养性的周年节律385

十一、疾病痊愈的周年节律386

十二、疾病所致死亡的周年节律387

十三、禁药宜药的周年节律387

十四、人生百年刺禁节律387

十五、生命的周年节律388

第五节 月节律与生物钟388

一、生理气血的月节律388

二、生理阴阳的月节律389

三、人体卫气循行的月节律390

四、小儿生理变蒸月节律390

五、疾病变化的月节律391

六、经脉相关的月节律391

七、针灸治疗的月节律391

八、中药治疗月经病392

九、采药的月节律393

第六节 日节律与生物钟393

一、生理阴阳的日节律393

二、定时活动的日节律393

三、脏器的日节律395

四、病理变化日节律396

五、免疫系统的日节律396

六、人体激素的日节律397

七、治疗用药的日节律397

八、中药采集的日节律397

九、伤寒防治的日节律398

第七节8年节律与生物钟398

第八节10年节律与生物钟399

第九节 其他时间节律与生物钟400

一、松果体的周期节律400

二、cAMP与cGMP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周期节律401

三、婴儿出生的周期节律401

四、发病的周期节律402

五、护理的周期节律405

六、脏腑经络生物钟406

附:《周易》中的时间生物节律407

下卷413

第一部分 运气学说413

第一章 五运六气中的时间医学413

第一节 运气学说的发展简史413

第二节 五运六气的产生基础416

一、人与天地相应是运气学说的哲学基础416

二、时间周期是运气医学的基本规律416

三、运气学说有其科学基础417

第三节《黄帝内经》中有关的古代医学气候学论述418

一、疾病发生的季节规律418

二、不同气候与疾病的关系418

第四节 五运六气中的时间气候医学内容420

一、反映一年四时六气420

二、反映正常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的同时节律420

三、反映异常气候变化与人体病理的同时节律421

四、反映六十甲子为周期的疾病气候节律422

五、反映推测气候变化的四时节律422

六、推测疾病死亡的时日422

七、根据运气节律指导治疗疾病422

第二章 五运六气的干支配合及推算423

第一节 运气医学中的干支配时法423

一、干支的意义423

二、干支的运用424

第二节 运气在医学中的推算过程427

一、五运推算方法428

二、司天在泉四间气的推算434

第三节 五运六气与每年疾病流行预测437

一、从值年大运来推测各年气候和发病的特殊情况438

二、从值年司天在泉之气来推测各年气候上和发病上的特殊情况439

三、运气计算常用歌诀440

第四节 五运六气与疾病防治441

一、“子午”时辰、“二至”时期与疾病防治441

二、“卯酉”时刻及“春秋二分”与疾病防治441

第三章 五运六气与时间医学养生观442

第一节 六十甲子规律是时间养生的根本442

第二节 气象运动与时间病理学443

第三节 五运变化是时间治疗学的治病法则443

第四节 五运六气与时令疾病预测的关系准则445

第二部分 子午流注针法447

第一章 子午流注发展史447

第一节 远古及秦汉时期447

一、概论447

二、子午流注学说的“胚胎”时期448

三、《针灸甲乙经》中的时间治忌记载454

第二节 魏晋至五代时期455

一、概论455

二、流注学说的提出456

三、《外台秘要》中的时间治忌记载456

四、《医心方》中的时间治忌457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459

一、《子午流注针经》461

二、窦汉卿《标幽赋》472

三、窦桂芳《针灸杂说》473

四、《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474

第四节 明代475

第五节 清代与民国时期486

一、清朝487

二、民国487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88

一、出现了子午流注研究的专著489

二、开展了对子午流注的全面研究490

第二章 子午流注针法的基础495

第一节 五输穴的运用及开穴时间495

第二节 十二穴的运用及开穴时间505

第三节 干支推算与配合505

第三章 子午流注基本流派508

第一节 贾氏的井荥六十首法508

第二节 高武的纳支法509

一、高武纳支法的基本特点509

二、纳支法的基本内容509

三、纳支法的临床运用511

第三节 阎明广的纳甲法517

一、五输穴配属五行517

二、返本还原517

三、气纳三焦、血纳包络518

四、三焦寄于壬、心包寄于癸518

五、合日互用518

第四节 徐凤的纳甲法520

一、纳甲法的历史特点520

二、纳甲法的基本内容521

三、纳甲法干支的推算525

四、纳甲法开穴的推算方法529

第五节 何若愚的养子时刻注穴法535

一、养子时刻注穴法的历史特点535

二、养子时刻注穴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537

第六节 王国瑞的时日配合穴法538

第七节 李白清的脏气法时针法538

一、对肝病的治疗538

二、对心病的治疗539

三、对脾病的治疗540

四、对肺病的治疗540

五、对肾病的治疗540

六、病例541

第八节 子午流注髎穴开合针法(古法)541

第四章 子午流注开穴方法543

第一节 推算开穴法543

一、张国瑞推算法543

二、刘氏推算法547

三、古励推算法549

四、取穴卡推算法553

五、心算纳甲取穴法557

六、四步推算开穴捷径559

第二节 阎和利查表开穴法560

第三节 掌上开穴法562

一、易掌经计算合干支法562

二、掌上推算法566

第四节 移光定位开穴法569

第五节 同宗开穴法576

第六节 十二经纳干流注开穴法581

第七节 十二经纳支流注开穴法583

第八节 任督二脉流注开穴法585

第九节 各家补穴法586

一、顾光补穴法586

二、张国馨补穴法586

三、郑魁山取穴法587

四、单玉堂取穴法588

第十节 子午流注计算盘使用法589

第十一节 子午流注文献精释591

一、子午流注要法歌591

二、六十六穴归经歌592

三、六十六穴逐日开穴歌593

第五章 灵龟、飞腾八法针法介绍606

第一节 远古——宋代时期606

第二节 金元时期609

一、窦汉卿提出“交经八穴”,萌发灵龟八法思想609

二、王国瑞飞腾八法的出现610

第三节 明代时期610

一、朱?《普济方》610

二、滑伯仁《十四经发挥》611

三、《琼瑶发明神书》611

四、徐凤《针灸大全》612

五、高武《针灸聚英》615

六、汪机对八法流注的看法616

七、《古今医统大全》中的八法内容616

八、《医学入门》对八法的论述616

九、《秘传常山杨敬斋针灸全书》617

十、杨继洲《针灸大成》617

第四节 清代及民国时期618

一、《针灸集成》关于八法流注的内容618

二、广西针法与八法流注618

三、其他618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618

一、专著618

二、论文619

第六节 对子午流注、飞腾八法、灵龟八法发展简史的小结619

第七节 灵龟八法、飞腾八法推算运用法则622

一、徐凤灵龟八法623

二、徐凤飞腾八法627

附录一 疑难问题解答629

一、时间医学629

二、子午流注632

三、灵龟、飞腾八法642

四、五运之气645

附录二 历代时间医学文献摘要651

第一节 六十六穴阴阳二经相合相生养子流注歌651

第二节 八法八穴歌(西江月调)657

第三节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658

第四节 八法飞腾定十干八卦歌6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