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汉语语法新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汉语语法新编
  • 许仰民著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1860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汉语语法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名词2

第一节 名词的类别3

一 表人名词3

二 表事物名词3

三 表时间名词4

四 表方位名词4

第二节 名词的组合能力及语法作用5

一 名词的组合能力5

二 名词的语法作用6

一 动作动词7

第二章 动词7

第一节 动词的类别7

二 心理动词8

三 存在动词8

四 能愿动词8

五 判断动词9

第二节 动词的组合能力及语法作用9

一 动词的组合能力9

二 动词的语法作用13

二 拟质14

一 拟形14

第一节 形容词的类别14

第三章 形容词14

三 拟态15

四 拟量15

五 拟断16

六 拟时16

七 拟感16

八 拟度17

九 拟声17

十 拟色18

一 音节重叠19

第二节 形容词的重叠19

二 音素重叠21

第三节 形容词的组合能力22

一 形形组合22

二 形名组合22

三 副形组合23

四 形动组合24

五 形缀组合24

六 形介组合25

七 名形组合25

八 介形组合26

九 形助(者)组合26

十 助(所)形组合26

三 “ (今)有……于此”27

三 作状语28

一 作谓语28

第四节 形容词的语法作用28

二 作定语28

四 作补语29

第四章 数量词30

第一节 数词30

一 数词的类别30

二 数词的语法作用41

第二节 量词43

一 物量词43

二 动量词45

三 量词的语法作用45

第三节 数量表示法46

一 物理表示法46

三 数量词组的语法作用47

二 动理表示法47

第五章 象声词49

一 人类发出的声音49

第一节 象声词的类别49

二 动物发出的声音50

三 其他事物发生的声音50

第二节 象声词的词汇意义与音节结构51

一 象声词的词汇意义51

二 象声词的音节结构52

第三节 象声词的组合能力和语法作用54

一 象声词的组合能力54

二 象声词的语法作用57

第六章 代词60

第一节 人称代词60

一 第一人称代词60

二 第二人称代词62

三 第三人称代词63

四 无定代词66

五 约指代词69

七 尊称和谦称70

六 旁批代词70

八 人称代词的复数及其他74

第二节 指示代词75

一 近指代词75

二 远指代词78

第三节 疑问代词80

一 问人疑问代词80

二 问事疑问代词83

三 问处所疑问代词85

第一节 副词的类别88

一 程度副词88

第七章 副词88

二 范围副词90

三 时间副词93

四 肯定与否定副词97

五 语气副词98

六 表敬副词101

第二节 副词的语法作用102

第一节 连词的语法意义及其类别103

第八章 连词103

第二节 几个常用的连词104

一 而104

二 以108

三 与111

四 则113

五 虽 虽然117

七 然则118

第一节 介词的语法意义及其类别119

第九章 介词119

第二节 几个常用介词的用法120

一 于(於、乎)120

二 以124

三 为128

四 与130

第十章 助词133

第一节 语气助词的语法意义、特点和类别133

第二节 常用的语气词134

一 用于句首的、句中的134

二 用于句尾的134

二 惟136

三 其137

四 盖138

五 者139

六 也140

七 矣144

七 焉147

九 乎[与(欤)、邪(耶)]152

十 哉158

十一 之159

一 两个语气助词连用160

第三节 语气助词的连用160

二 三个语气助词连用161

第四节 结构助词“之”161

一 “定+之+名”式162

五 “主+之+谓”式163

四 “名+之+介宾+X”式163

二 “述+之+补”式163

三 “宾+之+动(介)”式163

第十一章 叹词(附:兼词)164

第一节 感叹词164

一 表示惊讶之声164

四 表示怒斥之声165

二 表示赞许之声165

三 表示慨叹伤痛之声165

第二节 应答词166

二 表示呼唤之声166

附:兼词166

一 表示应答之声166

一 诸167

一 旃169

二 叵169

四 曷、盍170

第十二章 词类活用171

第一节 名词活用作普通动词171

一 名词适用作不及物动词172

二 名词活用作及物动词172

三 方位名词活用作普通动词174

一 名词的使用用法175

第二节 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使动用法175

二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76

三 动词的使动用法177

第三节 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79

一 名词的意动用法179

二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80

第四节 形容词、动词活用作名词181

一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81

二 动词活用作名词184

第五节 名词、动词、动宾词组作状语186

一 名词作状语186

二 动词、动宾词组作状语192

第六节 代词、数词、象声词、副词、吧词的活用197

一 代数的活用197

二 数词的活用199

三 象声词的活用200

四 副词的活用201

五 叹词的活用202

第七节 特殊动宾关系203

一 可理解为“为(介)+宾+动”式203

二 可理解为“对(介)+宾+动”式204

三 可理解为“动+定+宾”式205

四 可理解为“动 +间宾+直宾”式206

五 可理解为“主+动”式206

第八节 词类活用的条件207

第十三章 实词与实词的组合216

一 联合词组的类别217

第一节 联合词组217

二 联合记号组的语法作用218

第二节 偏正词组220

一 偏正词组的类别220

二 偏正词组的语法作用221

第三节 动宾词组223

一 动宾词组的类别224

二 动宾词组的语法作用224

一 主谓词组的类别225

第四节 主谓词组225

二 主谓词组的语法作用226

第五节 关涉词组227

一 关涉词组的结构228

二 关涉词组的类别229

三 关涉词组的语法作用230

第十四章 实词与虚词的组合232

第一节 “所”字词组232

一 “所”字词组的类别233

二 “所”字词组的组合能力与语法作用234

第二节 “者”字词组236

一 “者”字词组的类别236

二“者”字词组的组合能力的语法作用238

第三节 介宾词组239

一 介宾词组的类别239

二 介宾词组的组合能力240

三 介宾词组的语法作用240

第十五章 凝固词组241

第一节 非语法结构词组241

一 “所+介(动”式词组241

二 “有(无)+以”式词组244

第二节 类语法结构词组245

一 孰与245

二 虽然247

三 然而247

第十六章 单句250

第一节 判断句251

一 判断句的类型252

二 判断词辩析253

三 副词对判断谓语的修饰作用258

四 判断句的变式260

第二节 叙述句262

一 双宾语263

二 动词“为”的用法265

第三节 被动词267

一 意念上的被动句267

二 “何以……为”、“何用……为”、“何……为”267

二 被动句式268

第四节 否定词271

二 “否”的特殊用法272

一 否定句与否定词272

第五节 疑问句273

一 疑问句与疑问词273

三 “微”的用法273

二 否定副词“不”、“否”表疑问语气274

三 古汉语疑问句的特点275

第六节 习惯句式275

一 “不亦……乎”275

四 “亦……亦……”277

五 “奈(若,如)……何”,“奈(若,如)何”278

第十七章 复句279

第一节 单重复句及其类型280

一 联合复句280

二 承接复句281

三 递进复句281

四 选择复句282

五 因果复句282

六 转折复句283

七 假设复句284

八 解说复句285

第二节 多重复句286

一 二重复句286

二 三重复句287

三 四重复句288

四 五重复句289

第三节 紧缩句290

一 用关联词语的291

二 不用关联词语的291

第一节 汉语的语序及其表义作用293

第十八章 语序293

第二节 主谓倒置294

一 感叹句主谓倒置295

二 疑问句主谓倒置296

第三节 状语的前置和后置296

一 状语前置296

二 状语后置297

第四节 宾语前置300

一 动词宾语前置300

二 介词宾语前置303

第五节 定语后置306

一 “A+之+B”式306

二 “A+B+者”式306

三 “A+之+B+者”式307

四 “A+有+B+者”式309

五 “A+而+B+者”式310

六 “A+其+B+者”式311

七 “A+B”式311

一 对话省略313

第一节 主语的省略313

第十九章 省略313

二 书信、文告第一人称省略314

三 承前省略315

四 蒙后省略317

第二节 谓语的省略318

一 承前省略318

二 蒙后省略319

三 其他条件的省略319

一 动词宾语的省略320

第三节 宾语的省略320

二 介词宾语的省略322

第四节 兼语的省略324

第五节 介词的省略325

一 介词“于”的省略325

二 介词“以”的省略326

三 介词“自”的省略326

第六节 定语及中心词的省略327

一 定语的省略327

二 中心词省略328

第二十章 句子分析方法举要331

第一节 中心句分析法331

一 图解分析法331

二 划线分析法333

三 文字说明法334

第二节 结构层次分析法334

一 结构层次分析法的原则334

二 结构层次分析法的改造335

后记3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