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县志
  • 通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5086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930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980页
  • 主题词:通州区-地方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9

第一编 建置 区划第一章 建置55

第一节 建置沿革55

第二节 治所61

第二章 行政区划62

第一节 境域变迁62

第二节 区划63

第二编 自然地理73

第一章 地质与地貌73

第一节 地质73

第二节 地貌74

第二章 气候与物候75

第一节 四季76

第二节 太阳辐射与日照76

第三节 温度77

第四节 降水79

第五节 风82

第六节 相对湿度与蒸发82

第七节 物候82

第三章 水系与土壤84

第一节 地表水84

第二节 地下水87

第三节 土壤90

第四章 野生动植物93

第一节 植物93

第二节 动物94

第五章 自然灾害95

第一节 涝灾95

第二节 旱灾97

第三节 虫灾98

第四节 雹灾99

第五节 风灾100

第六节 震灾101

第七节 其他灾害102

第三编 人口103

第一章 数量与分布103

第一节 人口变动103

第二节 人口分布106

第二章 人口构成109

第一节 性别、年龄与民族构成109

第二节 文化与职业构成112

第三节 婚姻与期望寿命115

第三章 计划生育117

第一节 婚育状况117

第二节 计划生育管理119

第四编 农业121

第一章 农业生产条件121

第一节 土地121

第二节 劳动力123

第三节 农业机具123

第二章 农作物128

第一节 粮食128

第二节 蔬菜131

第三节 经济作物133

第三章 农业技术133

第一节 耕作制度133

第二节 改良品种134

第三节 栽培技术136

第四节 改土施肥138

第五节 植物保护139

第四章 农业经营管理141

第一节 生产组织与分配141

第二节 管理与监督143

第五编 林业145

第一章 资源与植树造林145

第一节 资源145

第二节育苗与植树147

第三节 重点绿化工程150

第四节 古树名木151

第二章 果树152

第一节 种类152

第二节 栽培与管理152

第三章 林木管理与保护154

第一节 林木管理154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155

第六编 畜禽 水产第一章 畜禽157

第一节 家畜157

第二节 家禽160

第三节 疫病防治161

第二章 水产163

第一节 资源与种类163

第二节 鱼类养殖164

第三节 管理机构166

第七编 水利167

第一章 洪涝治理167

第一节 河道治理与新河开挖167

第二节 排涝工程171

第二章 农田水利176

第一节 蓄水引水工程176

第二节 提水与水井建设181

第三节 节水工程183

第三章 水利管理183

第一节 管理机构183

第二节 工程管理184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185

第八编 工业187

第一章 民营工业187

第一节 发展沿革187

第二节 企业选介188

第二章 县属工业189

第一节 发展沿革189

第二节 行业191

第三节 企业选介193

第三章 乡镇工业197

第一节 发展沿革197

第二节 行业199

第三节 企业选介201

第四章 部门工业204

第一节 社会福利工业204

第二节 商办工业205

第三节 校办工厂208

第五章 三资工业209

第一节 发展沿革209

第二节 重点企业210

第三节 工业开发区211

第六章 工业管理与名优产品212

第一节 县属工业管理212

第二节 乡镇工业管理215

第三节 部门工业与三资工业管理218

第四节 名优产品219

第七章 驻县工业225

第一节 发展沿革225

第二节 企业选介225

第九编 商业229

第一章 体制与机构229

第一节 经营体制229

第二节 管理机构235

第二章 经营网点237

第一节 公司与商店237

第二节 市场240

第三章 商品购销242

第一节 农副产品242

第二节 生产资料246

第三节 生活资料249

第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254

第四章 饮食与服务254

第一节 饮食业254

第二节 服务业256

第五章 粮油购销258

第一节 市场与征购258

第二节 供应与储运261

第六章 外贸265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265

第二节 渠道与基地265

第三节 外贸经营266

第十编 财税 金融第一章 财政267

第一节 财政体制267

第二节 财政收支267

第三节 财政管理275

第四节 机构278

第二章 税务279

第一节 税制279

第二节 税收280

第三节 税收减免288

第四节 稽征管理288

第五节 机构289

第三章 金融289

第一节 机构289

第二节 货币293

第三节 储蓄与信用卡297

第四节 借贷与结算298

第五节 基建拨款与贷款302

第六节 信用合作303

第七节 债券306

第八节 保险307

第十一编 交通 邮电第一章 交通310

第一节 公路310

第二节 铁路324

第二章 运输325

第一节 公路运输325

第二节 铁路运输330

第三章 邮政331

第一节 机构331

第二节 邮路332

第三节 业务333

第四章 电信335

第一节 管理335

第二节 设施337

第三节 业务339

第十二编 能源345

第一章 电力345

第一节 发电345

第二节 电力设施346

第三节 供应与管理349

第二章 煤炭351

第一节 采购与加工351

第二节 煤炭供应353

第三节 煤炭管理357

第三章 石油与其他能源358

第一节 石油358

第二节 其他能源360

第十三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第一章 县城建设363

第一节 城市规划363

第二节 市政建设365

第三节 房屋建设373

第四节 主要公用建筑379

第二章 乡镇建设380

第一节 集镇建设380

第二节 乡镇简介384

第三节 新村建设403

第三章 建筑施工405

第一节 队伍与设备405

第二节 勘察设计与施工406

第四章 城乡建设管理408

第一节 规划与工程管理409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410

第三节 市政管理413

第五章 环境保护413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监测414

第二节 环境整治与管理416

第十四编 综合经济管理第一章 计划与统计419

第一节 计划管理419

第二节 统计管理423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426

第一节 管理机构426

第二节 市场管理426

第三节 企业登记429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432

第五节 商标与广告管理433

第六节 经济检查435

第三章 物价管理436

第一节 物价概况436

第二节 物价监管440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442

第一节 计量管理442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446

第三节 质量监督447

第四节 质量效益工程448

第五章 审计450

第一节 国家审计450

第二节 内部审计451

第三节 社会审计452

第十五编 党派团体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453

第一节 组织机构454

第二节 代表大会463

第三节 党务概要466

第四节 重大政治活动475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491

第二章 民主党派与工商联498

第一节 民革通县支部498

第二节 民盟通县支部499

第三节 民建通县支部499

第四节 民进通县支部499

第五节 农工党通县支部499

第六节 通县工商联500

第三章 国民党、三青团与民社党500

第一节 国民党通县组织500

第二节 三青团通县组织500

第三节 民社党通县组织501

第四章 团体501

第一节 工人团体501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503

第三节 妇女团体505

第四节 其他团体507

第十六编 政权 政协第一章 旧政权509

第一节 县衙与州署509

第二节 县公署与县政府514

第三节 代议机构516

第四节 日伪县政权516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517

第一节 代表产生517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18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519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525

第五节 提案处理529

第六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530

第三章 人民政府530

第一节 县级政府530

第二节 施政方式537

第三节 基层政权538

第四章 人民政协542

第一节 政协委员会543

第二节 机构设置548

第三节 常委会工作549

第十七编 公安 司法第一章 公安551

第一节 机构551

第二节 治安管理552

第三节 户籍管理556

第四节 交通管理556

第五节 消防557

第二章 检察558

第一节 机构558

第二节 刑事与经济检察558

第三节 法纪与监所检察559

第四节 控告申诉检察559

第三章 审判560

第一节 机构560

第二节 审判560

第三节 申诉复查561

第四章 司法行政562

第一节 机构562

第二节 法制宣传562

第三节 律师、公证与法律服务563

第四节 人民调解563

第十八编 人事 劳动 对外事务第一章 人事565

第一节 管理机构565

第二节 干部队伍565

第三节 干部来源566

第四节 干部管理567

第五节 工资与福利569

第六节 离休与退休571

第二章 劳动572

第一节 管理机构572

第二节 劳动就业573

第三节 用工管理574

第四节 工资、奖金与福利576

第五节 劳动保险580

第六节 劳动保护582

第七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583

第三章 对外事务584

第一节 友好关系584

第二节 友好往来584

第十九编 民政 民族 宗教第一章 民政585

第一节 优抚585

第二节 退役军人安置589

第三节 社会救济590

第四节 社会福利592

第五节 社会事务管理595

第二章 民族596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与分布596

第二节 政策实施597

第三章 宗教597

第一节 佛教598

第二节 道教598

第三节 伊斯兰教599

第四节 基督教601

第五节 天主教601

第二十编 军事603

第一章 兵役603

第一节 兵役制度603

第二节 兵员征集604

第二章 武装605

第一节 驻军605

第二节 地方武装609

第三节 民兵612

第三章 人民防空与国防教育614

第一节 人民防空614

第二节 国防教育614

第四章 战事616

第一节 清及清以前战事616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战事619

第三节 兵灾战祸623

第二十一编 教育628

第一章 旧学628

第一节 官学628

第二节 私学630

第二章 学前教育631

第一节 沿革631

第二节 幼教与园所选介632

第三章 小学教育633

第一节 沿革633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636

第三节 小学选介637

第四章 中学教育638

第一节 沿革638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640

第三节 中学选介640

第五章 中等职业技术与普通高等教育643

第一节 专业技术教育643

第二节 职业教育645

第三节 普通高等教育646

第六章 成人教育647

第一节 非学历教育647

第二节 学历教育649

第七章 教师650

第一节 来源650

第二节 培训651

第三节 待遇652

第八章 教研、教改与电化教育654

第一节 教研与教改654

第二节 电化教育656

第九章 教育行政与校外教育657

第一节 管理机构657

第二节 教育督导658

第三节 教育经费659

第四节 校舍660

第五节 中小学校外教育661

第六节 勤工俭学663

第二十二编 科技665

第一章 科技组织665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科技团体665

第二节 科技推广与开发组织666

第三节 农业科技网络668

第四节 科技队伍668

第二章 科普与技术推广670

第一节 科学技术普及670

第二节 技术推广与星火计划672

第三章 成果与管理674

第一节 科技成果674

第二节 科技管理680

第二十三编 文化683

第一章 文化设施683

第一节 文化馆(站)与俱乐部683

第二节 图书馆与书店684

第三节 影剧院685

第二章 文艺与著述686

第一节 文学创作686

第二节 古诗、故事与民谣选录688

第三节 著述696

第四节 戏剧、曲艺与歌曲701

第五节 书画与摄影703

第六节 民间工艺705

第三章 广播影视706

第一节 广播706

第二节 电影708

第三节 电视709

第四章 群众文化活动与文化市场管理710

第一节 群众文化活动710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714

第五章 档案与史志715

第一节 档案715

第二节 史志编修718

第六章 文物720

第一节 保护单位721

第二节 出土与馆藏724

第三节 利用与管理726

第二十四编 卫生 体育第一章 卫生727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727

第二节 卫生防疫731

第三节 医疗技术与设备734

第四节 妇幼保健736

第五节 医政与药政738

第六节 医疗制度740

第七节 爱国卫生741

第二章 体育743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743

第二节 群众体育745

第三节 学校体育747

第四节 体育比赛748

第二十五编 社会755

第一章 人民生活755

第一节 农民生活755

第二节 市民生活758

第二章 风俗761

第一节 生产习俗761

第二节 生活习俗763

第三节 礼仪习俗766

第四节 节日习俗769

第五节 庙会770

第三章 方言、谚语与歇后语771

第一节 语音771

第二节 土语777

第三节 歇后语与谚语784

第二十六编 人物791

第一章 人物传791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810

第三章 模范人物录815

专记823

漕运823

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851

通县“四清”运动和通县地区“四清”大会战855

曹雪芹墓葬刻石859

附录861

唐潞县录事孙如玉墓志铭861

通州潞县故城考861

潞县治考862

州城考862

渔阳郡三治潞考863

1997年—2000年资料选辑863

1997年—2000年通州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概要864

1997年—2000年通州区(县)大事记875

1997年—2000年中共通州区(县)委员会领导人名录883

1997年—2000年北京市通州区(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人名录884

1997年—2000年北京市通州区(县)人民政府领导人名录885

1997年—2000年政协北京市通州区(县)委员会领导人名录885

索引887

表格索引922

编后记9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