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儿童心理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友庆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203356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儿童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儿童心理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1
序二3
第一章 心理理论研究概述1
第一节 心理理论研究的兴起2
一、“心理理论”的提出2
二、儿童心理知识研究的三个阶段7
三、心理理论与观点采择、元认知的关系10
第二节 心理理论的研究内容概览14
一、心理理论的发生、发展研究14
二、心理理论主要研究倾向的变化18
三、心理理论发展差异的研究19
四、探讨心理理论的理论研究21
五、心理理论的生理机制研究22
六、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22
第三节 心理理论的作用23
一、促进儿童理解和协调人际关系24
二、帮助儿童阅读和理解25
三、促进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26
四、为儿童接受学校教育服务26
第二章 心理理论的理论基础28
第一节 心理理论的解释理论29
一、理论论(theory theory)29
二、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32
三、模块论(modularity theory)35
四、匹配论(matching theory)38
五、建构论39
六、社会文化结构论(“CIAO”模型)及人际互动观39
七、文化决定论(enculturation)41
八、概念发展论42
九、跨领域发展论42
十、主导性社会交流论43
第二节 心理理论的模型44
一、两成分认知模型44
二、“RR模型”(“表征重述模型”)46
第三节 心理理论发展的性质——领域特殊性与领域普遍性之争48
第四节 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50
一、心理理论的执行功能说50
二、抑制性控制与学前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52
第三章 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54
第一节 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55
一、意外地点任务55
二、表征变化任务56
三、二级错误信念任务56
四、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新故事范式57
第二节 心理理论其他内容的研究范式57
一、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任务58
二、理解看见(seeing)导致知道(knowing)任务59
三、外表—真实区分任务60
四、对他人行为预测任务60
五、假装理解任务60
六、欺骗任务61
七、错误照片任务和错误图画任务63
八、儿童解释性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64
九、用于年长儿童的心理理论任务65
十、成人的心理理论任务67
十一、用于特殊人群的心理理论任务69
第三节 执行功能的研究范式70
一、冷执行功能的研究方法70
二、热执行功能的研究方法76
第四章 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影响因素80
第一节 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81
一、儿童对错误信念以外的其他心理状态的认识81
二、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87
三、心理理论研究的元分析92
第二节 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94
一、儿童心理理论发展阶段的观点94
二、4岁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96
三、4岁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97
四、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102
第三节 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105
一、家庭因素与心理理论发展105
二、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107
三、同伴交往与心理理论发展108
四、文化环境与心理理论发展109
第五章 聋儿与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110
第一节 聋儿的心理理论111
一、聋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111
二、聋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116
三、对聋儿心理理论表现的几点疑问118
四、聋儿心理理论研究的总结和展望121
第二节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122
一、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122
二、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解释124
第六章 学前儿童的心理理论在不同ToM任务中的发展特点128
一、问题的提出129
二、方法130
三、结果与分析134
四、讨论138
五、结论143
第七章 学前儿童情绪表征认知的发展特点144
一、问题的提出145
二、方法146
三、研究假设148
四、结果与分析148
五、讨论150
六、结论152
第八章 训练对学前儿童信念理解的影响154
一、导言155
二、方法158
三、结果与分析170
四、讨论173
五、结论178
结语184
参考文献186
后记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