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证据规则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证据规则实务](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1525524.jpg)
- 刘国清,刘晶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618873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证据规则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与特征1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概念1
二、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概念的不足3
三、证据概念11
第二节 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据能力15
一、概念15
二、证明力和证据能力的相互关系15
三、各国法律有关证据能力对证明力的决定、限制作用的规定17
第三节 对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的再思考21
一、对世界主要证据制度的分析21
二、批判与发展27
三、我国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32
四、我国应当确立什么样的证据制度41
第四节 证据规则43
一、概述43
二、我国对证据规则的法律规定46
三、在我国设立证据规则的必要性49
四、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56
第二章 证据收集规则61
第一节 收集证据的主体资格61
一、收集证据的主体范围62
二、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问题63
三、非司法机关所收集证据的法律效力问题67
四、使用警犬所获证据的法律效力问题68
第二节 诱惑侦查70
一、概述70
二、存在问题72
三、诱惑侦查的法律效力73
四、证据可采性规则75
五、“特情”人员的出庭问题79
第三节 视听资料81
一、概述81
二、视听资料的基本特性83
三、视听资料的制作85
四、视听资料的证据效力85
第四节 数字化证据94
一、数字化证据的概念和范围94
二、数字化证据的证据规则97
三、对两类特殊数字化证据的分析100
第五节 测谎结果的法律效力问题106
一、测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运用情况106
二、对测谎技术的质疑109
三、测谎器在我国的应用111
四、证据规则113
第六节 其他117
第三章 非法证据的价值选择122
第一节 非法证据的概念122
一、非法证据的概念122
二、有关非法证据法律效力问题的基本观点124
一、实体真实与程序公正127
第二节 非法证据的诉讼价值分析127
二、控制犯罪与保障权利131
三、立法中理想化的价值选择和现实的可能性135
第三节 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时应当予以考虑的若干问题141
一、法律的价值问题141
二、程序的价值及与实体法的关系148
三、不枉不纵、孰轻孰重153
四、权利的正当性问题158
五、限制因素161
第四节 设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由及遵循原则166
一、应当设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主要理由166
二、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72
第四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80
第一节 非法证据的防范规则181
一、沉默权的起源和各国法律中的相关规定182
二、沉默权的立论基础192
三、对沉默权的批评和限制尝试198
四、分析和评价202
五、沉默权的制度性保障206
第二节 非法言词证据的排除规则218
一、非任意性自白排除规则概述218
二、各国对非任意性自白排除规则的规定情况219
三、非任意性自白排除法则的理论基础222
四、我国关于非任意性自白法律规定225
五、我国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构想227
第三节 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则241
一、关于非法实物证据的理论争议241
二、海外一些国家对该问题的法律规定245
三、非法实物证据分析249
四、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253
第四节 “毒树之果”问题254
第一节 证人资格问题264
一、普通法系国家关于证人资格问题的规定264
第五章 审查证据规则264
二、大陆法系对该问题的相关规定267
三、我国法律对证人资格的规定268
四、若干问题的分析273
第二节 证人特权规则278
一、各国法律中对特权规则的有关规定279
二、对特权规则的分析与评价283
三、我国关于律师职业秘密问题的相关规定287
四、我国律师特权的具体实现方式290
五、配偶特权294
第三节 最佳证据规则296
一、有关书证的基本概况296
二、最佳证据规则的起源和分析297
三、书证及书证副件的采用问题298
第四节 关联性证据规则303
一、关联性证据概述303
二、品格证据规则304
三、前科或其他特殊行为309
四、若干分析和建议310
第五节 补强证据规则315
一、同案被告人的拳供是否要适用补强规则317
二、未成年人证言的证据补强规则的适用320
第六章 庭审证据规则324
第一节 直接和言词原则324
一、基本含义324
二、该原则在我国法律中的相关规定327
三、对直接和言词原则的若干思考328
四、直接和言词原则在我国的具体实现方式334
第二节 传闻证据规则344
一、传闻证据概述344
二、传闻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347
三、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主要理由348
四、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349
五、对传闻证据规则的质疑352
六、若干建议354
一、概述355
第三节 质证规则355
二、质证的适用范围356
三、法庭调查的顺序、方式和交叉询问规则358
四、法院调查取证所得证据的法律效力问题363
第四节 讯问、询问规则368
一、禁止诱导性询问、讯问规则368
二、对证人的质疑规则372
一、普通法系中的意见证据规则380
第五节 意见证据规则380
二、大陆法系国家对意见证据的规定383
三、我国法律中关于意见证据的规定384
第六节 当庭供证与庭前证据笔录冲突的解决387
一、庭前形成的证据笔录的法律效力388
二、其他国家对此的相关规定390
三、我国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及其若干思考392
后记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