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始县电力工业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始县电力工业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151927.jpg)
- 卢祖章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5626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电力工业-概况-建始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始县电力工业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篇 电能资源34
第一章 水能资源34
第一节 河流水系34
一、清江水系34
二、长江水系38
第二节 地表来水44
第三节 水库45
一、四十二坝水库45
二、小溪口水库47
三、渡浪沟水库47
四、红岩水库(又名红卫水库、石牌水库)48
五、老沟坝水库49
六、红珠河水库49
七、阴坡河水库50
八、温泉水库(原名大水井水库)51
九、青林沟水库51
十、拱桥湾水库(原五一水库)51
十一、平阳一号水库51
十二、平阳二号水库52
十三、响水湾水库52
十四、沟湾水库52
十五、水洞湾水库52
第二章 煤炭资源53
第二篇 电源54
第一章 火电建设54
第一节 县粮食加工厂火电厂54
第二节 县火电厂55
第三节 杨家湾火电厂55
第二章 水电建设57
第一节 国有水电站58
一、七里坪电站58
二、野三河一级电站59
三、野三河二级电站60
四、野三河五级电站62
五、四十二坝一级电站(原名青树子电站)64
六、四十二坝二级电站65
七、姊妹洞电站67
八、四十二坝三级电站68
九、四十二坝四级电站70
十、老沟坝电站72
十一、伍家河七级电站74
十二、四十二坝水库电站75
第二节 集体水电站76
一、老村电站76
二、赶鹅沟电站76
三、天生电站77
四、桂花电站78
五、东龙河梯级电站78
六、冷水河梯级电站78
七、纸洪溪电站80
八、雷家河一级电站80
九、雷家河二级电站80
十、小河湾电站81
十一、大庄电站81
十二、渡浪沟电站81
十三、伍家河六级电站82
十四、响水寨电站83
十五、擦耳河电站84
十六、小峡电站85
第三节 股份制水电站85
一、国投建始小溪口水电有限责任公司85
二、建始县竹园水电有限责任公司86
第四节 民营电站87
一、火龙电站87
二、瓦渣坪一级电站88
三、瓦渣坪二级电站88
四、瓦渣坪三级电站88
五、氿闳堰电站88
六、大里磺厂电站89
七、河湾电站89
八、百股水电站89
九、伍家河三级电站89
十、当阳坝一级电站91
十一、猪耳河电站91
第五节 在建电站91
一、大河湾电站91
二、红瓦屋电站92
三、野三河电站93
第六节 报废电站94
第三章 发电生产管理99
第一节 国有水电站生产管理99
一、初期管理99
二、县水电公司管理时期99
三、水电总公司管理时期100
四、电力公司管理时期101
第二节 集体水电站生产管理102
一、区乡水电站的初期管理102
二、区乡水电管理站管理时期104
三、电力公司管理时期104
第三节 股份制电站管理104
一、国投小溪口水电有限责任公司104
二、建始县竹园水电有限责任公司106
第四节 民营电站管理107
一、建始县力源水电有限责任公司107
二、其他民营企业107
第三篇 电网110
第一章 网络111
第一节 110千伏输电线路111
一、杨—黄线(杨家湾火电厂至恩施黄泥坝变电站)111
二、坝—小线(恩施龙凤坝变电站至小溪口电站)112
三、小—建线(小溪口电站至建始变电站)112
四、建—杨线(建始变电站—恩施州杨家湾火电厂)112
第二节 35千伏输电线路112
一、野—建Ⅰ回线(野三河一级电站至建始狮子滩变电站)113
二、野—建Ⅱ回线(野三河五级电站至建始狮子滩变电站)113
三、狮—坝线(四十二坝二级电站至建始县狮子滩变电站)113
四、杨—建线(杨家湾火电厂至狮子滩变电站)114
五、杨—长线(杨家湾火电厂至长梁变电站)114
六、长—茅线(长梁变电站至茅田变电站)114
七、野三河梯级电站联络线114
八、四十二坝梯级电站联络线114
九、建—坝线(建始变电站至四十二坝四级电站)114
十、景—七线(景阳变电站至伍家河七级电站)114
十一、花—景线(花坪变电站至景阳变电站)115
十二、景—官线(景阳变电站至官店变电站)115
十三、官—竹线(官店变电站至竹园电站)115
十四、高—龙线(高坪变电站至龙坪变电站)115
十五、建—狮线(建始变电站至狮子滩变电站)115
十六、建—铁线(建始变电站至铁路建设工地)115
第三节 10千伏及以下线路116
一、城区供电所辖区119
二、城郊供电所辖区119
三、红岩供电所辖区119
四、三里供电所辖区119
五、高坪供电所辖区120
六、花坪供电所辖区120
七、长梁供电所辖区120
八、龙坪供电所辖区120
九、官店供电所辖区120
十、景阳供电所辖区121
十一、茅田供电所辖区121
第四节 配电变压器122
一、城区供电所辖区123
二、城郊供电所辖区123
三、红岩供电所辖区124
四、三里供电所辖区124
五、高坪供电所辖区124
六、花坪供电所辖区124
七、长梁供电所辖区124
八、龙坪供电所辖区124
九、官店供电所辖区125
十、景阳供电所辖区125
十一、茅田供电所辖区125
第二章 变电站125
第一节 110千伏变电站125
第二节 35千伏变电站127
一、七里坪变电站128
二、狮子滩变电站128
三、红岩变电站129
四、长梁变电站130
五、茅田变电站131
六、官店变电站131
七、龙坪变电站132
八、花坪变电站132
九、景阳变电站133
十、高坪变电站133
第三节 10千伏开关站134
一、磺厂坪控制站134
二、三里坝开关站134
三、天生开关站135
第三章 电网建设与改造135
第一节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135
一、农网建设改造以前的电网状况135
二、工程规划136
三、农网建设改造的目标、资金137
四、政策137
五、组织领导138
六、工程建设138
七、工程管理142
八、效果147
九、验收147
第二节 城网改造148
一、建始县城市电网现状148
二、城网改造的规划设计149
三、组织领导149
四、工程建设150
五、工程管理152
六、效果154
七、验收154
第四篇 电力调度155
第一章 调度155
第一节 调度机构155
第二节 调度管理157
一、初期管理157
二、县水电公司管理时期157
三、水电总公司管理时期159
四、电力公司管理时期160
第二章 通讯162
第一节 调度通讯的起源和发展162
第二节 通信交换系统164
第三节 特高频通讯164
第四节 载波通讯165
第五节 光纤通讯165
第三章 调度通信自动化166
第一节 调度通信自动化工程166
一、组织领导166
二、工程规划166
三、工程建设167
四、经济效益170
第二节 多业务接入系统170
一、规划设计171
二、工程建设172
第五篇 用电173
第一章 电力市场173
第一节 市场结构174
第二节 需求侧管理175
第二章 电力营销177
第一节 机构设置177
第二节 电价179
一、工业用电181
二、农业生产用电182
三、照明用电183
四、商业用电184
五、购、售电电价184
六、价外收费185
第三节 计量186
第四节 电费188
第五节 线损190
第六节 电力稽查192
第七节 临时用电194
第八节 营销管理信息系统195
一、一期工程195
二、二期工程197
第三章 农村电气化198
第一节 组织机构198
第二节 规划199
一、基础概况199
二、电气化规划199
三、资金来源200
四、措施200
第三节 建设200
一、领导机构200
二、改革小水电管理体制201
三、统筹规划,网源配套发展202
四、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202
五、引进先进技术202
六、加强职工培训202
七、扶持区站,发展“两户”203
第四节 效果204
一、国民经济204
二、工业经济204
三、社会效益204
四、人民生活205
五、水电企业自身效益205
第五节 验收205
第六节 第二次农村电气化209
一、规划209
二、组织机构209
三、建设内容209
四、企业管理210
五、建设水平211
六、建设效益211
七、验收212
第六篇 安全213
第一章 安全监察213
第一节 安全组织214
第二节 安全教育215
第三节 规程制度217
一、农业水利局管理时期217
二、水利电力科管理时期218
三、水利电力局管理时期218
四、县电力公司管理时期219
第四节 安全布置与检查222
一、安全工作要点223
二、安全生产责任状223
三、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考核224
四、安全大检查225
第二章 安全防护226
第一节 防人身设备事故226
第二节 防汛228
一、防汛组织228
二、防汛措施及检查229
第三节 防火灾事故233
第四节 自然灾害235
第五节 防系统稳定破坏237
一、低频减载237
二、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237
三、黑启动238
第三章 安全记录与事故举要239
第一节 安全记录239
第二节 事故举要241
一、触电伤亡事故241
二、设备损毁事故244
三、火灾事故246
四、工程施工安全事故247
五、交通事故247
第七篇 科技与教育249
第一章 科技249
第一节 科技管理机构250
第二节 科技队伍251
第三节 科技管理制度268
第四节 科技运用269
一、水工、电气技术269
二、工程施工技术270
三、通讯信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271
第五节 科技成果272
第二章 职工教育275
第一节 学历教育275
一、函授学习275
二、脱产学习或进修275
第二节 职工培训276
第八篇 企业管理279
第一章 计划管理279
第一节 电力发展规划279
一、“五五”前电力发展规划279
二、“五五”、“六五”电力发展规划(1976—1985)280
二、“七五”、“八五”电力发展规划(1986—1995)282
三、“九五”电力发展规划(1996—2000)283
四、“十五”电力发展规划(2001—2005)283
第二节 领导班子任期目标284
一、2000年以前领导班子任期目标284
二、2001—2004年领导班子任期目标285
三、2005—2008年领导班子任期目标285
第三节 生产计划286
第四节 统计工作290
第二章 财务管理291
第一节 核算体制291
第二节 资产管理294
第三节 资金管理296
第四节 成本管理298
一、成本298
二、利税299
第五节 预算管理300
第六节 基建财务管理301
第七节 审计监督304
一、年度财务审计304
二、经济责任审计305
三、工程项目审计305
四、审计调查306
第三章 基建、物业、物资、设备管理306
第一节 基建306
一、行政管理时期306
二、企业管理时期307
第二节 物业308
一、土地划拨、征用308
二、房屋修建、买卖、转让、维修309
三、住房改革310
四、职工住房公积金311
五、其他311
第三节 物资312
第四节 设备313
一、管理权限313
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313
三、技术改造314
四、设备修试314
五、退役、报废315
第四章 劳动人事管理315
第一节 劳动用工315
一、职工315
二、定编定岗定员321
第二节 劳动保险323
一、养老保险324
二、生育保险325
三、失业保险325
四、工伤保险326
五、医疗保险326
第三节 工资327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福利331
一、劳动保护331
二、福利331
第五节 劳动争议与仲裁332
一、劳动关系建立依据332
二、劳动争议仲裁333
第五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法律事务335
第一节 综合治理335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35
二、普法教育337
第二节 电力设施保护338
第三节 合同管理339
第四节 法律事务340
一、法律机构及法律事务的管理340
二、法律诉讼案件举要341
第五节 电力行政执法346
第六章 多产业管理347
第一节 法人经济实体347
第二节 第三产业348
第七章 档案管理350
第一节 机关档案管理350
一、档案管理组织350
二、档案来源、分类、保管时限350
三、档案卷宗情况351
四、档案管理计划、制度351
五、档案设备设施352
六、档案的开发利用352
七、档案管理升级353
第二节 二级单位档案管理353
第九篇 机构沿革和机关建设354
第一章 体制沿革354
第一节 机构354
一、县级电力机构354
二、职能机构356
三、二级单位(机构)358
第二节 体制改革363
一、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363
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363
三、企业管理体制364
第二章 党组织365
第一节 组织建设365
一、水电局及电力公司党组织沿革365
二、建始县水电公司党组织366
三、建始县水电建设公司党组织367
四、建始县水电基层党组织367
五、历年党员发展情况369
第二节 组织活动369
第三章 纪检监察373
第一节 组织机构374
第二节 制度建设374
第三节 党纪政纪教育377
第四节 案件处理378
第四章 职工代表大会379
一、建始县供电所时期380
二、建始县水电公司时期380
三、建始县水电总公司时期381
四、建始县电力公司时期381
第五章 群团组织383
第一节工会383
一、系统工会沿革及领导更迭383
二、基层工会384
三、工会活动386
四、女工委员会387
第二节 共青团388
一、系统团组织388
二、基层团组织388
三、团组织活动388
第六章 精神文明建设389
第一节 文明创建390
第二节 计划生育392
一、宣传教育392
二、计划生育管理393
第三节 文化体育活动394
一、文化活动394
二、体育活动395
第四节 政治思想宣传396
第五节 小康建设和扶贫工作399
附录400
一、因公死亡、伤残人员名录400
二、建始县水利电力系统历任 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名录406
三、获县级及以上表彰、奖励人员简表408
四、人物录413
后记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