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陕西省志 第6卷 气象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陕西省志 第6卷 气象志
  • 杨武圣主编;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3277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陕西省志 第6卷 气象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9

概述9

第一篇 气候9

第一章 气候概要9

第一节 气候特征9

第二节 影响气候因素11

第二章 气象要素14

第一节 地面要素14

第二节 高空要素64

第三章 气候资源72

第一节 光能资源72

第二节 热量资源73

第三节 水资源77

第四节 风能资源80

第五节 气候生产潜力82

第四章 山地气候83

第一节 辐射83

第二节 气温86

第三节 湿度88

第四节 降水90

第五节 雾日和日照93

第六节 秦岭垂直气候带95

第五章 气候变化98

第一节 5000年的气候变化98

第二节 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气候变化105

第一节 气候区划107

第六章 气候区划、农业气候综合区划107

第二节 农业气候综合区划113

第三节 陕西气候资料之最126

第二篇 气象灾害131

第一章 灾害现象131

第一节 干旱131

第二节 暴雨132

第三节 连阴雨137

第四节 冰雹140

第五节 大风143

第六节 干热风145

第七节 寒潮146

第八节 霜冻147

第九节 雷暴150

第十节 雾151

第十一节 沙尘暴152

第十二节 雨凇、雾凇153

第二章 重大灾害天气155

第一节 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155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159

第三节 宋、元时期166

第四节 明、清时期172

第五节 中华民国时期214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220

第三篇 大气探测243

第一章 地面观测243

第一节 古代观察243

第二节 气候观测245

第三节 天气观测250

第四节 航空观测251

第五节 日射观测252

第二章 高空探测255

第一节 国家探测网点255

第二节 非国家探测网点257

第三节 计算手段258

第四节 观测规范258

第三章 雷达探测和卫星接收259

第一节 雷达探测259

第二节 卫星接收259

第一节 锋263

第一章 天气系统263

第四篇 天气预报与服务263

第二节 高原槽264

第三节 西风槽265

第四节 西北低涡266

第五节 西南低涡266

第二章 气象台天气预报267

第一节 天气预报沿革267

第二节 短期天气预报268

第三节 短时天气预报269

第四节 中期天气预报270

第五节 长期天气预报272

第六节 超长期天气预报275

第一节 预报起因276

第三章 气象站天气预报276

第二节 预报技术方法277

第四章 航空气象预报280

第一节 民航气象预报280

第二节 试验飞行气象预报281

第三节 空军气象预报281

第五章 气象服务283

第一节 气象为农业服务283

第二节 专业气象服务284

第五篇 气象通信289

第一章 气象通信289

第一节 气象站通信289

第二节 气象台通信289

第三节 气象广播290

第二章 辅助通信292

第一节 辅助通信网292

第二节 天气预警网292

第六篇 气候资料295

第一章 档案295

第一节 管理295

第二节 储存295

第三节 审核296

第四节 服务298

第二章 整编与信息化300

第一节 整编300

第二节 信息化302

第一节 物候观测305

第一章 观测305

第七篇 农业气象305

第二节 土壤湿度观测309

第三节 土壤蒸发观测309

第四节 森林火情监测310

第二章 预报情报服务311

第一节 小麦产量预报311

第二节 森林火险预报312

第三节 作物物候期预报312

第四节 霜冻预报312

第五节 情报服务313

第三章 物候315

第一节 农作物315

第二节 树森、花卉317

第三节 动物319

第四章 气象谚语320

第一节 天气谚语320

第二节 农业气候谚语327

第八篇 科研与教育331

第一章 天气研究331

第一节 初期研究331

第二节 三级气象台站结合研究331

第三节 统计预报333

第四节 协作课题334

第五节 预报改革336

第六节 航空天气337

第七节 灾害天气339

第一节 综合气候特征341

第二章 气候研究341

第二节 灾害气候342

第三节 山地、高原气候344

第四节 历史气候346

第五节 城市气候347

第六节 应用气候348

第七节 其他349

第三章 农业气象研究350

第一节 作物气象350

第二节 农业气象预报352

第三节 农业气候区划研究354

第一节 人工增雨试验358

第四章 大气物理试验358

第二节 人工防雹试验359

第五章 科技成果361

第一节 科技成果评定361

第二节 获奖项目362

第六章 气象教育366

第一节 中等教育366

第二节 高等教育367

第三节 短训教育368

第七章 气象学术交流369

第一节 气象学会活动369

第二节 气象刊物374

第三节 气象国际交流375

第一章 古代气象观察379

第九篇 气象台站网379

第二章 民国时期380

第一节 中央在陕设立气象台、站380

第二节 陕西省自建的气象台、站381

第三节 航空委员会在陕设立的气象台、站384

第四节 中美合作所在陕设立的气象站385

第五节 其他系统在陕设立的气象、站386

第六节 兼作气象观测的单位388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时期390

第一节 光华农场气象组390

第二节 美军观察组延安气象台390

第三节 清凉山气象训练队391

第四节 延安气象台391

第五节 定边、米脂观测站392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394

第一节 气象台394

第二节 气象站395

第三节 航空气象台站404

第四节 其他部门的气象台、站406

第十篇 体制机构与职工队伍411

第一章 体制411

第一节 建制411

第二节 管理体制412

第二章 机构与职工415

第一节 行政机构415

第二节 事业单位417

第三节 职工队伍420

第一节 气象资金428

第三章 气象资金与技术装备428

第二节 技术装备与管理430

第十一篇 大事记435

清代以前435

中华民国时期4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439

附录1 西安测候所历年沿革情形451

附录2 西安测候所成立纪念碑记452

附录3 陕西省气象所组织规程修正本453

附录4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季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件454

附录5 政务院关于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的指示456

附录6 关于在各人民广播电台、有线广播站建立 天气报告 广播节目的联合通知458

附录7 关于调整气象部门体制的通知460

附录8 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批转省农林办公室《关于调整我省气象工作管理体制的报告》的通知461

附录9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中央气象局关于保护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的通知463

附录10 国务院批转中央气象局关于改革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465

附录11 新时期气象工作的方针467

附录12 关于发布天气预报有关规定的通知468

附录13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气象局关于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第二步调整改革的报告的通知470

附录14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气象局关于气象部门开展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的报告的通知473

附录1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气象局《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保护规定》的通知475

附录16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转发省气象局党组《关于加强县气象站思想政治工作的报告》的通知477

附录17 气象服务工作暂行规定479

附录18 关于请地方财政合理分担部分气象经费的请示484

附录19 汛期气象服务暂行规定486

附录20 陕西省气象局关于将县级气象部门改称为县气象局的通知489

编后记4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