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越文化与唐宋文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高利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582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文化史-研究-浙江省;古典文学-文学研究-中国-唐代;古典文学-文学研究-中国-宋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越文化与唐宋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编 越地文学发展的地域文化背景研究5
第一章 地域文化研究及其发展趋势5
一、地域文化研究的对象和范畴问题5
二、越文化的主体特征和历史流变8
三、地域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16
第二章 异量之美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永久话题21
一、地域文化研究的起点21
二、生存环境和文化行为23
三、地域文化异质的魅力25
第三章 越文化孕育的自然环境及其文化特色28
一、古越水利遗存是越文化形成的土壤28
二、发达的渔业捕捞文化是越地水文化的表征31
三、先进的造船业和越人冒险开拓的特性33
四、水利和海洋文化孕育中的越文化37
第四章 越地水环境与越地民风的嬗变43
一、古越历史地理环境43
二、历史时期越地自然环境的变迁47
三、越地水环境对人文环境的重塑52
第五章 越文化发展的三次机遇及其对文学的影响58
一、永嘉之乱和越中士族文化的形成58
二、安史之乱和越中文人群体的兴起62
三、靖康之难和越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67
四、越文化三次发展机遇对文学的意义71
第二编 唐宋时期越地文学流派和文学名家研究第一章 唐宋时期越地文学的辉煌成就75
一、越地的山水文学76
二、越地的文学群体和文学流派77
三、越地的文学精神和文学特色79
第二章 开启“盛唐气象”的“四明狂客”贺知章82
一、以“吴中四士”为中心的吴越诗人群体崛起82
二、“四明狂客”之书卷风流86
三、贺知章与“盛唐气象”94
第三章 严维、鲍防和大历浙东唱和96
一、浙东唱和的地域文化背景96
二、浙东唱和的诗人与创作特点100
三、浙东唱和的影响104
第四章 宋代山阴陆氏家族的文学情缘109
一、诗书簪缨之家109
二、“陆子家风”与陆氏家学111
三、山阴陆氏的文学建树116
第五章 陆游作品中的越文化印痕119
一、越中风物的诗意呈现120
二、越中风俗的艺术写真123
三、越中风情的人文气象127
四、陆游在越文化进程中的地位131
第六章 论王沂孙的咏物词133
一、峭拔幽深:咏物的艺术旨趣133
二、体物用事:咏物手法之大成136
三、王沂孙咏物词的典范意义138
四、王沂孙词集版本考略143
第三编 唐宋文人笔下的越地文化景观研究第一章 六朝山水余韵与浙东唐诗之路149
一、唐代诗人的六朝情结149
二、浙东“唐诗之路”的提出162
三、评《浙东唐诗之路》及其他165
第二章 宋代大禹文化的文学演绎及其地域特征169
一、宋以前大禹文化的文学积淀169
二、宋人结合鉴湖治理对大禹形象的深层解读178
三、宋代越地大禹文学原型的艺术特征192
第三章 文学视野中的越女形象194
一、“越女”考释194
二、文学画廊中的越女西施207
第四章 陆游《钗头凤》词和沈园本事诗研究217
一、关于陆游的《钗头凤》词217
二、陆游沈园本事诗考辨221
附:陆游《钗头凤》词研究综述240
第五章 秦观、辛弃疾、吴文英三家越中词研究254
一、宋代词人眼中的越中风物254
二、客游词的艺术魅力260
第六章 《乐府补题》与宋季越中结社联咏之风262
一、《乐府补题》与南宋六陵事件262
二、宋季越中结社联咏之风266
三、越中结社联咏的地域文化渊源271
附录一:道教与诗教夹缝中的奇葩273
附录二:义山无题诗和放翁沈园诗绎说287
附录三:论无意识对古代梦诗创作的意义306
附录四:陆游诗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321
主要参考文献334
后记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