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实验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生物学实验手册
  • 周德庆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3119·1190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57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实验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础实验1

Ⅰ.显微镜技术1

1-1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

1-2 暗视野显微镜的使用6

1-3 相差显微镜的使用8

1-4 显微测微计的使用11

Ⅱ.微生物的形态构造14

1-5 细菌的涂片及简单染色法14

1-6 革兰氏染色法16

1-7 抗酸性染色法19

1-8 细胞壁染色法21

1-9 荚膜染色法23

1-10 鞭毛染色法26

1-11 芽孢染色法30

1-12 细胞内含物的染色法32

1-13 放线菌形态特征的初步观察34

1-14 酵母菌细胞核的染色36

1-15 根霉假根的观察37

1-16 根霉接合孢子的观察39

1-17 载片培养及其观察方法40

1-18 昆虫病毒多角体的观察42

1-19 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的比较和识别43

Ⅲ.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46

1-20 培养基的配制46

1-21 加压蒸汽灭菌法51

1-22 干热灭菌法52

1-23 过滤除菌法54

1-24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56

Ⅳ.接种、分离和纯化56

1-25 稀释涂布和平板划线分离法65

1-26 真菌的单孢子分离法70

1-27 用厌氧袋法分离培养丙酮丁醇梭菌73

Ⅴ.生长繁殖和若干生理生化反应的测定78

1-28 微生物的计数78

1-29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85

1-30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试纸法88

Ⅵ.菌种保藏91

1-31 简易常用保藏法91

1-32 冷冻干燥保藏法94

参考文献96

第二章 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97

Ⅰ.细菌97

2-1 芽孢杆菌、肠道杆菌、假单胞菌及球菌的分离纯化97

2-2 芽孢杆菌属(Bacillus)种的鉴定101

2-3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各属的鉴定115

2-4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鉴定122

2-5 革兰氏阳性球菌的鉴定133

2-6 放线菌的分离164

Ⅱ.放线菌164

2-7 放线菌菌体形态的观察167

2-8 放线菌细胞化学组分的测定174

2-9 放线菌抗菌谱的测定178

2-10 放线菌分科、分属的鉴定180

2-11 链霉菌属的分群187

2-12 放线菌种的鉴定189

Ⅲ.酵母菌197

2-13 酵母菌的分离197

2-14 酵母菌的分属鉴定200

2-15 酵母菌种的鉴定205

Ⅳ.丝状真菌232

2-16 小型丝状真菌的分离232

2-17 水霉科(Saprolegniaceae)常见属的分离与鉴定236

2-18 毛霉科(Mucoraceae)常见种的鉴定241

2-19 散囊菌目(Eurotiales)常见代表种的鉴定246

2-20 球壳菌目(Sphaeriales)常见代表种的鉴定249

2-21 曲霉属(Aspergillus)的分群(种群)253

2-22 青霉属(Penicillium)的分系(种系)258

2-23 镰孢菌属(Fusarium)种的鉴定267

2-24 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常见种的鉴定273

参考文献278

第三章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281

Ⅰ.青霉素发酵281

3-1 青霉素发酵281

3-2 青霉素效价的生物测定283

3-3 青霉素发酵过程中糖的利用290

3-4 青霉素发酵过程中氨态氮的变化294

3-5 前体物质对青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298

3-6 天冬氨酸和苏氨酸对赖氨酸生物合成的代谢调节302

Ⅱ.微生物的代谢调节302

Ⅲ.瓦勃氏定容呼吸测定仪的应用308

3-7 瓦勃氏呼吸仪反应瓶常数的测定308

3-8 应用瓦勃氏呼吸仪测定NaHCO3释放CO2的体积312

3-9 大肠杆菌的呼吸作用——耗氧速度的测定及碘乙酸的影响319

3-10 发酵液中L-谷氨酸的定量测定322

Ⅳ.抗生素筛选中的早期鉴别335

3-11 抗生素的一般筛选方法335

3-12 用纸上pH层析法确定抗生素的离子特性339

3-13 用捷克八溶剂系统纸层析法鉴别抗生素342

3-14 用纸电泳法鉴别抗生素的离子特性345

3-15 用薄层层析法分离和鉴别抗生素348

Ⅴ.蛋白质、酶及核酸的测定351

3-16 蛋白质含量的简易测定法351

3-17 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354

3-18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358

3-19 细菌细胞中大分子DNA的分离与提纯363

3-20 细菌细胞核酸含量的测定366

3-21 用二苯胺法作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定量测定369

3-22 细菌转移核糖核酸(tRNA)的分离纯化373

3-23 细菌核糖体的分离与纯化375

3-24 核糖核酸(RNA)的定量测定379

Ⅵ.大肠杆菌λ噬菌体及其DNA的制备与鉴定383

3-25 λ噬菌体——E.coli225(λ)的制备及其效价测定383

3-26 λ噬菌体——E.coli225(λ)的分离纯化387

3-27 λ噬菌体DNA的制备及琼脂糖电泳鉴定394

3-28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EcoRI的分离纯化及其对λ-DNA的酶切作用398

3-29 λDNA生物学活性的测定——对大肠杆菌的转染作用404

Ⅰ.大肠杆菌(E.coli)lac-突变型的诱变、筛选和鉴定408

参考文献408

第四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412

4-1 在鉴别性培养基上检出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各种突变型412

4-2 用紫外线诱变大肠杆菌筛选乳糖调节基因突变型415

4-3 用EMS诱变大肠杆菌筛选i-突变型419

4-4 用转座子诱发的插入突变来筛选i-、z-和y-突变型424

4-5 利用抑制基因来检测无义突变428

Ⅱ.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433

4-6 通过筛选抗反馈抑制突变型提高赖氨酸产量433

4-7 用紫外线和氟乙酸选育酵母菌的柠檬酸高产菌株436

4-8 耐高浓度自身代谢产物的抗反馈抑制突变型的选育442

4-9 用快中子辐照选育抗生素高产菌株448

4-10 应用快中子和多烯类抗生素选育霉菌蛋白酶的高产菌株459

Ⅲ.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463

4-11酵母菌营养缺陷型的诱变、筛选和鉴定463

Ⅳ.诱变剂的检测471

4-12 用Ames方法检测诱变剂和致癌剂471

4-13 用中断杂交法进行基因定位480

Ⅴ.基因定位480

4-14 通过梯度转移进行基因定位485

4-15 lacz基因内点突变的精细定位488

Ⅵ.基因重组492

4-16 细菌蛋白酶产生菌的杂交育种492

4-17 半乳糖基因的高频转导495

Ⅶ.基因工程技术501

4-18 λ噬菌体DNA和Charon4ADNA的酶切图谱分析501

4-19 λ噬菌体DNA的体外包装505

4-20 大肠杆菌pBR322质粒DNA的分离和纯化511

参考文献516

Ⅰ.免疫血清学技术519

5-1 免疫血清的制备519

第五章 免疫学实验技术519

5-2 试管凝集反应525

5-3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527

5-4 对流免疫电泳530

5-5 琼脂免疫电泳532

5-6 火箭免疫电泳536

5-7 交叉免疫电泳和火箭-线形免疫电泳539

5-8 免疫球蛋白的提取——盐析法543

Ⅱ.免疫荧光技术543

5-9 免疫球蛋白的纯化——离子交换层析法547

5-10 免疫荧光标记及测定方法551

Ⅲ.细胞免疫技术557

5-11 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LMIT)557

5-12 免疫特异性玫瑰花结试验560

5-13 抗体生成细胞的检测——溶血空斑试验563

5-14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吞噬试验566

参考文献5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