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抗日战争史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抗日战争史纲
  • 李振民,赵保真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40330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抗日战争史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从“九一八”到“七七”1

第一章 日本法西斯的崛起和侵华新战争的准备1

一明治维新和日本早期的侵华活动1

目录1

二日本法西斯的崛起6

(一) 法西斯组织的出现和法西斯势力的崛起6

(二) 东方会议——武力侵华新政策的确立9

(一) 处在世界经济危机旋涡中的日本13

三 日本侵华新战争的准备13

(二) 武装侵占东北的加紧进行16

第二章 “九一八”事变和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22

一 日本“征服满蒙”计划的实施和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22

(一)“九一八”事变和东北的沦陷22

(二) 伪满洲国的建立和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25

(三) 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28

(一)“一二八”事变和日本对平津的威胁33

二 日本侵略的扩大和“九一八”事变后的国际反响33

(二)日本侵华的国际反响38

三国共两党的对日态度和政策42

(一) 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43

(二) 共产党的反蒋抗日政策49

四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淞沪、长城、察哈尔抗战52

(一)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曲折发展52

(二) 淞沪、长城和察哈尔抗战58

第三章 华北事变和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的过渡65

一华北事变和民族危机的加深65

(一) 《塘沽协定》后的日本对华政策和英美及国民党政府的反应65

(二) 《何梅协定》与华北“自治运动”67

(三) 日本对华北经济掠夺的加紧71

二 “一二·九”运动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74

三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确定78

四 中国国民党对日政策的转变和抗战准备的艰难起步81

(一)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松动81

(二) (二) 抗战准备的艰难起步87

五西安事变和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92

(一)两广事变、绥远抗战和西北抗日力量的初步联合92

(二)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96

本编小结101

第二编 从“七七”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104

第四章 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104

一 日本点燃大举侵华的战火104

(一) “二二六政变”和日本加紧大举侵华的军事部署104

(二) “七七”卢沟桥的枪声109

(三) “八一三”上海战幕的揭开117

二举国团结、共赴国难的新形势121

(一) 国民政府的抗战部署121

(二)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123

(三) 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和纲领126

(四) 中国国民党初步刷新政治和中间党派的抗战态度129

(五) 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空前高涨133

三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国际反响136

(一) 华北争夺战141

第五章 全面抗战的战略防御141

一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141

(二) 淞沪会战及南京大屠杀145

(三) 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149

(四) 全面抗战初期海空军的配合作战152

二全面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155

(一) 沿海工业的内迁155

(二) 《抗战建国纲领》和国民参政会157

(三) 布鲁塞尔会议和陶德曼调停160

(四) 积极争取外援162

三中国共产党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和敌后战场的开辟166

(一) 中国共产党关于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166

(二) 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169

(三) 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根据地的开辟173

四各地抗日救亡运动和群众性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175

五战略防御阶段抗战的意义及得失教训180

(一) 日本提出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政策185

一武汉失陷后的抗战形势185

第六章 战略相持阶段的前期185

(二) 汪伪政权的建立187

(三) 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政策的变形189

(四) 日军对中国后方的战略大轰炸190

二敌后战场成为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场192

(一) 活跃在敌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192

(二) 举国振奋的百团大战195

(三) 敌后战场的国民党军队200

(四) 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201

三摩擦事件的迭起与解决203

(一) 晋西事变203

(二)黄桥战役和“皖南事变”204

(三)中共坚持团结抗战的方针及斗争策略208

四正面战场对日军有限攻势的抗击210

五太平洋战争前的国民党财政经济和教育215

(一)农业215

(二)工业217

(三) 交通运输218

(四) 财政经济219

(五) 文化教育220

本编小结222

第三编 太平洋战争爆发到抗日战争胜利225

第七章 太平洋战争初期的中国抗战225

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225

(一) 日本侵略者“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和南进政策的最后确立225

(二) 日美谈判及太平洋战争的爆发228

(三) 中、美、英联合军事会议和《联合国家宣言》231

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抗战233

(一) 新形势下的日本对华政策233

(二) 中国战区统帅部的成立和远征军入缅作战234

(三) 正面战场的军事作战237

(四) 敌后战场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的坚韧斗争239

三沦陷区人民与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244

(一) 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的统治与掠夺244

(二) 日军在沦陷区的细菌战实验249

(三) 沦陷区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250

(四) 少数民族人民的抗日斗争252

四 港台同胞和海外华侨积极参加和支援抗日战争255

五 国际友人支援中国抗战和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的成立260

(一) 国际友人支援中国抗战260

(二) 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的成立261

第八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略进攻形势下的中国抗战和时局264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形势下的中国战场264

(一) 中国远征军滇西缅北的反攻作战264

(二) 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268

(三) 正面战场的豫湘桂战役273

二抗战后期国民党的统治及其财政与外交280

(一) 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强化280

(二) 国统区抗战财政经济的衰弊283

(三) 抗战后期国民政府的外交286

三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289

(一)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为建立联合政府的斗争293

四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293

(二) 大后方民主运动的勃起295

(三) 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298

第九章 抗日战争的胜利301

一中国战场和盟军对日的总反攻301

(一)雅尔塔秘密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301

(二)美军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和攻占冲绳岛307

(三)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310

(四)中国战场的总反攻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总反攻314

二日本法西斯困兽犹斗318

(一) 求苏斡旋和平的碰壁318

(二) “本土决战计划”的破产320

(三) 统治集团战与和的争论,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324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328

(一) 中国受降的部署和日本无条件投降328

(二) 中国和世界人民欢庆胜利331

本编小结334

结束语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