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媒体网络通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多媒体网络通信
  • 李小平,曲大成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5878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多媒体网络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概述1

1.1 多媒体的概念1

1.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状况1

1.1.2 多媒体信息的组成2

1.2 多媒体通信3

1.2.1 多媒体通信系统的构成3

1.2.2 多媒体通信的特点5

1.2.3 关键技术6

1.2.4 多媒体网络10

1.2.5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13

1.3 多媒体通信的应用14

第二章 视频、音频技术16

2.1 音频技术16

2.1.1 音频简介16

2.1.2 数字音频基础17

2.1.3 音频文件格式18

2.2 数字音频处理25

2.2.1 数字音频的采样和量化25

2.2.2 音频卡的工作原理26

2.2.3 音频卡的发展和改进29

2.2.4 音频编码标准31

2.2.5 音乐合成和MIDI接口规范36

2.3 视频技术40

2.3.1 视频简介40

2.3.2 数字视频基础41

2.3.3 视频图像文件格式44

2.4 视频应用49

2.4.1 视频信息获取技术49

2.4.2 视频信息输出技术56

2.4.3 数字视频编辑57

3.1 概述60

第三章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60

3.2 信源的数字化62

3.2.1 采样63

3.2.2 量化63

3.3 视频数据压缩技术65

3.3.1 信息熵编码65

3.3.2 变换编码75

3.4 语音信号压缩技术75

3.4.1 波形编码76

3.4.2 参数编码78

3.4.3 混合编码79

3.5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国际标准81

3.5.1 JPEG标准82

3.5.2 H.261标准86

3.5.3 MPEG标准88

3.5.4 G.729语音编码标准110

4.1.1 基本术语112

第四章 多媒体网络通讯112

4.1 网络基本概念112

4.1.2 基本概念114

4.2 多媒体传输载体116

4.2.1 导向型多媒体传输载体117

4.2.2 建立在非导向型多媒体传输载体上的无线传输119

4.3 局域网技术120

4.3.1 局域网120

4.3.2 IEEE 802体系结构125

4.3.3 以太网分类125

4.3.4 介质访问控制及帧格式126

4.4 100Base-T快速以太网127

4.4.1 100Base-T简介127

4.4.2 100Base-T的主要特点127

4.4.3 100Base-T的物理层127

4.5.2 千兆位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MAC)128

4.5.1 千兆位快速以太网标准128

4.5 千兆位快速以太网128

4.4.4 100Base-T以太网对多媒体的益处128

4.5.3 千兆位介质独立接口(GMII)129

4.5.4 千兆位以太网物理层协议129

4.5.5 千兆位以太网的应用130

4.5.6 千兆位以太网主要特点130

4.6 宽带IP网络131

4.6.1 IP网络概述131

4.6.2 发展宽带IP网络的必然性131

4.6.3 实现宽带IP网络的主要技术132

4.6.4 IP Over Optical技术132

4.6.5 IP Over ATM技术132

4.6.6 IP交换技术154

4.6.7 标记交换技术154

4.6.8 IP Over SDH技术155

4.6.9 IP网络相关协议162

4.7 多点链路汇聚(MPLA)技术165

4.8 动态IP光纤传输技术(DTP)166

4.9 IPv4与IPv6168

4.9.1 传统IP(IPv4)的缺陷168

4.9.2 解决地址耗尽的尝试170

4.9.3 IPv6的诞生173

4.9.4 IPv6协议175

4.9.5 IPv6的安全机制177

4.9.6 IPv4向IPv6过渡178

4.10 三网合一180

4.10.1 概念综述180

4.10.2 技术综述182

4.10.3 前景透视183

4.11 多媒体网络解决方案实例187

4.11.1 远程监控指挥系统187

4.11.2 视频点播与视频广播系统189

4.11.3 政府机构多媒体综合网络190

4.11.4 济南-青岛WDM工程解决方案191

第五章 用户端接入技术192

5.1 多媒体终端192

5.1.1 多媒体终端的特点192

5.1.2 多媒体终端的组成及关键技术192

5.1.3 多媒体终端标准193

5.1.4 多媒体终端接口196

5.2 接入网基础196

5.2.1 接入网的定义196

5.2.2 接入网的分层198

5.2.3 接入网主要接口与业务支持199

5.2.4 接入网中的关键技术200

5.3 铜线接入技术201

5.3.1 铜线传输系统201

5.3.2 数字线对增容技术202

5.3.3 xDSL技术概述203

5.3.4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技术204

5.3.5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206

5.3.6 甚高数据速率数字用户线技术208

5.3.7 HomePNA210

5.4 光纤接入技术212

5.4.1 光纤接入网基本结构213

5.4.2 光纤接入网拓扑结构216

5.4.3 光纤接入网的系统规范与业务支持217

5.5 HFC接入技术218

5.5.1 HFC系统结构218

5.5.2 HFC网络的特点及业务支持220

5.6 有线接入技术分析和应用220

5.6.1 各类有线接入技术分析220

5.6.2 技术应用分析226

5.7 无线接入技术227

5.7.1 固定无线接入227

6.3.5 基于形状特征的图像检索229

5.7.2 甚小型天线地球站系统231

5.7.3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233

5.7.4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235

5.7.5 WLAN236

5.7.6 PHS/PACS/DECT237

5.7.7 GPRS(2.5G)238

5.7.8 3G239

5.7.9 4G240

5.7.10 移动IP技术240

5.7.11 传输和调制技术241

5.7.12 高带宽无线通信协议241

5.8 ISDN网络242

5.8.1 ISDN的基本概念242

5.8.2 ISDN技术原理243

5.8.3 ISDN用户终端设备简介244

5.9 有线电视网络245

5.9.1 广播式有线电视网络245

5.9.2 双向有线电视网络246

5.9.3 有线电视网络用户端设备246

5.10 数字数据网251

5.10.1 DDN网的组成251

5.10.2 DDN的基本业务253

5.10.3 DDN的互联和用户终端的接入253

第六章 多媒体数据库255

6.1 分布式多媒体数据库255

6.1.1 多媒体数据的类型及结构255

6.1.2 多媒体数据的存储256

6.1.3 多媒体数据的管理257

6.1.4 多媒体数据的操作258

6.1.5 多媒体数据库组织结构258

6.1.6 数据库模型的集成259

6.1.7 多媒体数据库开发实例260

6.2.2 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主要特征262

6.2.1 多媒体信息的特点262

6.2 分布式多媒体信息技术262

6.2.3 分布式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263

6.2.4 多媒体信息系统的组成263

6.2.5 同步与时间约束263

6.2.6 CSCW和群件264

6.3 分布式多媒体信息检索268

6.3.1 多媒体内容分析269

6.3.2 内容处理技术270

6.3.3 体系结构272

6.3.4 基于颜色特征的图像检索274

6.3.6 基于形状特征的图像检索279

6.3.7 索引技术的发展趋势280

6.4 WWW技术及HTTP协议282

6.4.1 HTTP的特点283

6.4.2 HTTP的通信交换过程284

6.4.3 HTTP的请求和响应消息格式285

6.4.4 WWW的搜索与查询技术287

6.4.5 CGI技术288

6.4.6 ISAPI技术290

6.5 超文本/超媒体语言290

6.5.1 HTML语言的基本构成290

6.5.2 DHTML的基本构成292

6.5.3 HTML语法292

6.5.4 用HTML开发网站实例296

6.5.5 XML语言简介300

第七章 视频会议307

7.1 视频会议概述307

7.1.1 视频会议在国外的发展和现状307

7.1.2 视频会议在国内的发展和现状308

7.2 视频会议系统的类型和组成309

7.2.1 视频会议系统的类型309

7.2.2 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310

7.3 媒体通信技术311

7.3.1 媒体同步技术311

7.3.2 信道复用技术312

7.3.3 终端控制信号313

7.3.4 通信过程基础314

7.3.5 BCH纠错编码314

7.4 视频会议中的网络技术315

7.4.1 网络接入技术315

7.4.2 网络增值服务316

7.4.3 MCU(多点控制单元)316

7.4.4 多点视频会议的通信过程318

7.4.5 多点视频会议的控制方式319

7.5 视频会议中的终端技术321

7.5.1 对视频会议室的要求322

7.5.3 视频会议终端设备323

7.5.2 图像显示方式323

7.6 视频会议标准体系325

7.6.1 视频编码标准326

7.6.2 音频编码标准327

7.6.3 多路复用标准328

7.6.4 通信控制标准328

7.6.5 数据传输标准328

7.7 视频会议的服务质量328

7.9 视频会议系统举例330

7.8 视频会议的安全330

7.9.1 中兴通讯系列视频会议系统331

7.9.2 VTEL LC5000TM高级视频会议系统332

7.9.3 CLI公司的MCU-2333

7.10 我国的视频会议网334

7.10.1 我国视频会议系统总体结构334

7.10.2 视频会议组网方式334

7.11.1 技术和标准的进展336

7.11 视频会议的发展336

7.10.3 视频会议网的网络管理336

7.11.2 亟待解决的问题337

7.11.3 未来和市场338

第八章 IP电话技术340

8.1 IP电话概述340

8.1.1 什么是IP电话340

8.2 IP电话技术340

8.1.2 IP电话与传统电话对比341

8.1.3 IP电话现状及发展趋势343

8.2.1 IP电话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组件345

8.2.2 IP电话标准和相关协议346

8.2.3 语音技术及其他关键技术351

8.2.4 IP电话网络359

第九章 交互式电视和分布式多媒体技术365

9.1 ITV的应用365

9.3 VOD系统概述366

9.2 ITV的技术构成和特点366

9.4 VOD系统的分类367

9.5 VOD系统的组成368

9.6 视频服务器的功能和结构369

9.7 视频服务器的设计371

第十章 多媒体编程372

10.1 多媒体编程基础372

10.1.1 Windows的多媒体组成372

10.1.2 使用MCI播放波形音频、MIDI音频和CD音频373

10.1.3 使用MCI播放数字视频401

10.1.4 DirectDraw基础408

10.2 制作媒体播放器414

10.2.1 制作处理媒体文件的动态连接库414

10.2.2 设计媒体播放器415

参考文献423

英文缩写词4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