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异辞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异辞录](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462982.jpg)
- 刘体仁著;张国宁点校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 ISBN:7805981280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异辞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 一1
一 皖省学问之盛1
二 都中士大夫嘲某甲联1
三 张文毅与南昌之役2
四 刘潘之交2
五 李鸿章温熟《诗经》3
六 李鸿章崖岸自高3
七 潘祖荫为富家赘婿4
八 湘军之制5
一○ 多隆阿身死因由6
九 塔忠武轻心取败6
一一 李鸿章代制奏章7
一二 李鸿章舒城活命7
一三 盐商因袭取祸8
一四 张忠愍之妻8
一五 官文恭之死妾9
一六 阴阳怕懵懂10
一七 翰林变绿林10
一八 张文毅守徽五载11
一九 吴老铭浪子回头13
二一 黟人恋财无义15
二○ 祁门之破15
二二 皖南道16
二三 李新塘太守任粮台17
二四 沈凤才沈起鹗及程亦陶18
二五 颜博洲敏捷详练18
二六 孙镜潭尽心民事19
二七 曾胡李遇合之源20
二八 李鸿章与九华寺僧22
二九 左宗棠彭玉麟与李鸿章相左22
三○ 李鸿章虚报战功23
三二 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24
三一 学者进身知慎24
三三 刘文庄之入二甲25
三四 张之洞少年峥嵘25
三五 英果敏之幸26
三六 合肥官团乡团功业之盛衰26
三七 潘祖荫吃大锅饭27
三八 叶曙青以战得妻27
三九 曾胡善相28
四○ 湘淮军蝉蜕之始28
四二 刘文庄皖北人才29
四一 泗泾四江口两役29
四三 淮军之战福山30
四四 张勇烈之死32
四五 李季荃太仓被诈32
四六 军营报告不足凭33
四七 程忠烈投水34
四八 李鸿章与丁雨生之藏书34
四九 女尼与西洋春册35
五○ 丁雨生投机不售35
五一 李鸿章克常熟36
五二 浙西之役37
五四 吴武壮终身之恨38
五三 降人相煎38
五五 权术可用而不可多用39
五六 湘军劫掠金陵39
五七 李鸿章以欠饷积巨款40
五八 曾国藩遣散湘军41
五九 中兴功臣有古大臣风41
六○ 蔡寿祺诬劾恭王42
六一 陈宝箴之享誉43
六二 李季荃性乏沉毅43
六四 淮军之欠饷44
六三 曾李二介弟高下之分44
六五 鲁白阳落拓之甚45
六六 军门两兄弟45
六七 落职三将各得其宜46
六八 曾国藩拒交关防46
六九 郭武壮臼口被俘47
七○ 霆铭军尹漋河结怨47
七一 曾国藩驭将之小节48
七二 倒树湾树军失帅48
七三 曾李相讥49
七四 小河溪大捷50
七五 铭军之败任柱51
七六 吴香畹见恶于李鸿章52
七七 古书未可尽信53
七八 李鸿章善调侃54
七九 李鸿章幼弟李幼荃54
八○ 左宗棠之重刘文庄55
八一 潘祖荫救李文忠之难56
八二 潘祖荫聪明之误57
八三 李鸿章与左宗棠互不相下57
八五 刘六麻子不以生死易交58
八四 杨忠勤以死酬同袍58
八六 西使觐见之礼节59
卷 二61
一 荣禄重修饰61
二 惇王之贤62
三 同治末挽某伶联62
四 同治宾天之时联63
五 曾国藩暮年老态63
六 石方伯师爷主政64
七 江西京官参劾地方引火烧身65
八 无赖龟竖知县66
九 盛宣怀办招商局68
一○ 彭玉麟之把戏68
一一 每日作乌龟一次69
一二 官府暗护洋人69
一三 烟台签约始末70
一四 李鸿章英雄本色71
一五 彭玉麟谈葛毕氏案72
一六 鸩人无迹之法73
一七 奸妇侥幸得脱73
一八 南京三牌楼杀人案74
一九 代杖顶凶遍处皆是75
二○ 刑幕功用胜于律师76
二一 裕禄斩李世忠77
二二 狱卒可畏78
二三 左宗棠媲美武乡侯79
二四 恭王之不用左宗棠79
二五 张靖达得罪南城80
二六 醇王处大院君之失策81
二七 李鸿章权望极盛而慎名器82
二八 陈?丞之去官83
二九 胡雪岩奇赢致富84
三○ 胡雪岩之得头品衔翎84
三一 胡雪岩与国库常通有无85
三二 胡雪岩之倒闭85
三三 胡雪岩遣散姬妾86
三四 收典犹开典86
三五 追债之书以丈尺计86
三六 僧五百元购妇人衣裤87
三七 胡氏物尽易主87
三八 胡母逝不逢时87
四○ 台匪黄金满案88
三九 胡雪岩有后嗣88
四一 以弱遇强之言和89
四二 张之洞以清流致贵90
四三 淮军终于周武壮90
四四 曾国荃具应变之才而善处功名91
四五 刘文庄抚浙不与甘饷92
四六 亲庆军部将93
四七 刘文庄之重吴武壮93
四八 闽督借浙舰94
四九 吴杰之战镇海被冤昭雪95
五○ 镇海击沉法舰之经过97
五一 都人讽词臣仕军役联101
五二 张之洞文人为帅102
五三 广东赌局以科举名次定输赢103
五四 左宗棠彭玉麟暮年壮节103
五五 清末用人之恶作剧104
五六 阎敬铭谏阻修复颐和园失宠104
五七 都中讥讽朝官联105
五八 时人嘲张幼樵联105
五九 杨玉科豪放任性106
六○ 朝廷黜陟司道学政重督抚密考106
六一 京人诗嘲宝竹坡107
六二 三文学侍从之乱礼教108
六三 萧占先西藏非战退英兵108
六四 升泰惧英渎职109
六五 旗籍文武二贤109
六六 皇室宗族远支之贫寒110
六七 屠梅君之奏请归政111
六八 刘文庄之缓加旗饷疏111
六九 翁同龢张之万书画助赈113
七○ 光绪中叶拟续修《四库》113
七一 阮文达一诗跻显贵113
七二 户部刑部之部员难为114
七三 光绪中乡试命题之文字忌讳115
七四 二奸案谳语警策116
七五 李鸿章盛宣怀功过黄婆116
七六 刘文庄乞归蒙温之因117
七七 徐季和之薄年谊118
七八 钟德祥两劾刘文庄之查复详情118
七九 吴吉人生性伉直120
卷 三121
一 李鸿章过于自满121
二 袁世凯好事喜功致朝鲜之患122
三 岛人无信122
五 袁世凯之中表某甲123
四 琅威里之去123
六 中日之战无人识敌情124
七 “竟凭意气丧皇图”124
八 主战派之首领125
九 蒯礼卿之嘲吴鉴泉125
一○ 其败固宜126
一一 李鸿章将门无子126
一二 奈何夺我三眼翎127
一三 八·一八大海战127
一五 聂士成有幸有不幸129
一四 丁汝昌惟求一死塞责129
一六 北洋淮军气数之尽130
一七 劣械案李鸿章手批甥颊130
一八 都人嘲文芸阁之打油诗131
一九 翁同龢不治败将132
二○ 虚报战绩132
二一 甲午战败都中讽当朝联132
二二 李鸿章割地赔款133
二三 中国败于离心离德133
二五 台湾拒日134
二四 亚洲门罗主义134
二六 李鸿章之子135
二七 候袁大少爷成军136
二八 四川教案136
二九 上意不满于太后137
三○ 译人鱼目混珠137
三一 李鸿章之订中俄密约138
三二 二李大哄139
三三 潇洒翩翩蒯礼卿139
三四 宦途关系网140
三五 讼师迁墓141
三六 翁同龢借款142
三七 张阴桓一身是胆143
三八 二公寒暄之辞143
三九 科举迭掌文衡之由143
四○ 各国使臣飞扬跋扈144
四一 俄之大错145
四二 列强瓜分中国145
四三 李鸿章之洋幕府146
四四 康有为入朝缘起146
四五 密考变形147
四六 京朝官重前后辈之礼148
四七 《越缦堂日记》纰缪百出149
四八 同治朝科试作弊成风153
四九 圣世之贼民154
五○ 康有为改称老师为先生155
五一 李高阳阴畏张幼樵155
五二 康梁之说风行一时156
五三 新政之施行157
五四 外人助康有为逋逃158
五五 康有为南洋作为158
五六 清代学术之变迁159
五七 李鸿章一语成谶160
五八 翁同龢之失眷获谴161
五九 翁同龢集句联161
六○ 慈禧戊戌之重揽朝政161
六一 珍妃之死162
六二 杨崇伊自居其功163
六三 独归罪于末秩163
六四 光绪密谕手诏163
六五 李鸿章之视康党164
六六 张阴桓被逮始末165
六七 伊藤博文与戊戌政变166
六九 张阴桓把持朝政167
六八 叶张之陷于狱吏167
七○ 天道好还168
七一 岑西林张凤梧之遇合168
七二 张文达之获减罪169
七三 慈禧之召先臣169
七四 李鸿章重旧谊169
七五 迎德藩之礼170
七六 政务处三大臣170
七八 吾邑二贤令171
七九 苏元春其人其事171
七七 荣禄练兵刚毅筹饷171
八○ 穆宗立嗣之诏172
八一 近支入嗣其父当政误国172
八二 清朝最后之理学名儒173
八三 李鸿章得方龙补服173
八四 亲王执政之制174
八五 五大臣非死于直谏174
八六 联仙蘅之死175
八七 王文韶免死175
八八 立豫甫之被诛176
八九 东交民巷西什库之改名176
九二 拳乱中老湘营之三人177
九一 罗荣光身死大沽177
九○ 孙文正宅被劫177
九三 瓦德西厚颜无耻178
九四 瓦德西虚张声势179
九五 守旧相国掩耳盗铃179
九六 赵展如之死180
九七 毓贤就戮180
九八 启秀受显戮181
九九 李鸿章袁世凯英雄所见略同181
一○一 醇王德国受辱182
一○○ 全权大臣乃画诺大臣182
一○二 庚子赔款之终183
一○三 李鸿章不信欧美人有良心184
一○四 弱国之臣横死亦宜184
一○五 瞿鸿?之任枢臣兼外部184
一○六 瞿鸿?与张百熙185
一○七 鹿文端一语隽永186
卷 四187
一 瞿鸿?与袁世凯不结兰谱187
二 科甲以末等为乐187
四 北洋陆军三镇统188
三 俄使维德之强项188
五 刘文庄之恤189
六 人事安排189
七 户部各司之变迁190
八 端方傲视群臣致褫191
九 袁世凯擅结权贵192
一○ 振贝子纳杨翠喜案193
一一 奕劻终始为一利字196
一二 赫赫红人董遇春197
一三 辽东孤客之毅勇198
一五 袁世凯用挑者选妇之法199
一四 别开生面之诛奸尽节199
一六 赵秉麟陈元若何感想200
一七 岑西林获罪始末201
一八 沈能虎与妓女合影202
一九 定兴衰龄而保持禄位202
二○ 林赞虞与瞿鸿?203
二一 军机大臣形如舆夫203
二二 于晦若善作散体文204
二三 满洲跪礼之谓204
二四 君子不重则不威205
二六 李季皋与林赞虞206
二五 清朝职官之朝珠206
二七 寡人好货而无与政事207
二八 光绪与慈禧之致疾208
二九 太后私蓄三千万210
三○ 李莲英张德堪入《宦者传》210
三一 袁世凯被逐内幕211
三二 翁瞿袁三公之出枢廷212
三三 大红鼻子非佳物也213
三五 世伯轩纵莽篡国214
三四 宣统年间政情214
三六 天意之为215
三七 诸王公出使辱国216
三八 涛贝勒美英德俄之行216
三九 人骑马与马驮人222
四○ 清末王公自革其命222
四一 泽公如春223
四二 端方无行223
四三 亡国灭种之利器225
四四 各族之语言文字226
四五 沈子培与朱经田226
四七 军机大臣变更记历228
四六 暧昧之言竟形章奏228
四八 荣禄之女簠簋不饬229
四九 盛宣怀收粤路归国有230
五○ 瑞澂骄妄无为231
五一 袁世凯之复出232
五二 袁世凯辱盛宣怀232
五三 张之洞之丫姑爷张彪233
五四 挪用币制借款而未成234
五五 滦州军变235
五六 八旗兵气数之尽236
五七 吴禄贞纪事237
五八 清廷西藏之失238
五九 程雪楼交好旗人239
六○ “成亦项城死亦项城”240
六一 梁燕孙献计于袁世凯241
六二 袁世凯父子与杨士琦昆仲241
六三 张勋之徙东北242
六四 制军军门分庭抗礼243
六五 张勋任江南提督243
六六 张勋之终身245
六七 张勋遗产无多246
六八 扬妓小毛子247
六九 康有为暮年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