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向现代化 深圳20年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白天主编 著
- 出版社: 深圳:海天出版社
- ISBN:780654309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向现代化 深圳20年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单项改革突破旧制1
第一节 现代化的历史背景1
一、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进程1
引论: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路1
一、关于市场化改革的争论1
第一节 “突破口”的选择1
一、传统体制走进死胡同2
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命运4
二、外向型经济带来的新思维4
三、突破口: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运行机制6
三、中国现代化的特征8
第二节 蹭一市场经济之路9
二、“市场取向”改革的路径选择11
一、现代化的基本内涵12
第二节 现代化的一般特征12
二、现代化的国际标准13
三、单项改革拉开市场经济序幕14
第三节 第项改革的过程、内容及意义16
一、改革土地管理体制16
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17
三、接纳新的所有制形式18
二、建立基本建设的招投标体制18
四、初识“看不见的手”20
一、经济特区兴起的历史背景20
第三节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和进程20
二、经济特区创办的艰辛历程24
五、改革劳动用工制度25
第二章 配套改革构建新体制的雏形28
第一节 渐进式改革的必然趋向28
三、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28
一、渐进式改革推进的历史背景五与原因29
二、渐进式改革道路的基本特征31
三、渐进式改革与特区“分步跨越同一条鸿沟”的现实34
第四节 深圳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启示34
一、深圳20年现代化建设的成就35
第二节 配套改革的展开36
一、转变企业经营机制36
二、价格改革37
二、深圳现代化建设的启示38
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38
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39
五、培育市场体系39
第三节 配套改革的深化40
一、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41
二、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2
四、建立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44
三、改革宏观调控机制45
五、建议合理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47
第一节 制度创新与实现现代化49
第三章 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49
一、制度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50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途径5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与基本框架5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5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61
第三节 深圳市场经济体制的十大体系66
一、改革指导思想的转变6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大体系的建立6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形成76
一、深圳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总体判断81
第四章 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1
第一节 深圳经济体制的跨世纪改革81
二、新世纪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83
第二节 破解国企改革的世纪难题85
一、对深圳国有企业改革的评价85
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率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89
三、构建企业利益共同体,努力转换企业经营体制92
四、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企业重组和结构94
五、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99
第三节 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配套改革101
一、转变政府职能,重塑宏观调控主102
二、大力培育要素市场,构筑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104
三、推进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107
第五章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112
第一节 理论先导: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历史必然性112
一、实施外向发展战略是经济现代化的内在要求113
二、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可以有效地完善社会主义114
三、经济特区走外向型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116
第二节 积极探索:建立开放的经济系统118
一、深圳开放型经济格局的建立118
二、深圳对外开放的作用与效应125
三、深圳对外开放的特点130
一、深圳对外开放的模式选择134
第三节 比较与启示:对外开放水平与经验134
二、深圳对外开放水平的评估:优势与差距136
三、深圳对外开放的经验与启示140
第六章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147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147
二、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特性150
三、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新课题154
第二节 中国“入世”及其对深圳经济的影响158
一、“入世”对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意义158
二、“入世”给深圳带来机遇与挑战160
第三节 深圳的世纪应对: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合作与竞争167
一、积极合作参与竞争169
三、寻找最佳结合点:合作与竞争的新渠道175
第七章 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178
第一节 新定位与新起点178
一、“增创新优势”提出的时代背景179
二、理论探讨与争鸣183
三“二次创业”的新定位185
第二节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89
一、“第二次创业”战略提出前深圳经济结构的演讲189
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理论及现实可行性193
三、经济结构占略性布局与定位196
第三节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99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长作用的极限199
二、向知识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转换的契机与现实可行性202
三、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205
第八章 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208
第一节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现代化的核心208
一、增强综合国力依赖于生产力的现代化209
二、信息生产力是生产力现代化的显著标志210
三、深圳经济在科技创新中转型212
第二节 政府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214
一、敏锐的战略意义214
二、准确的功能定位217
三、精当的运筹方略222
四、全面的服务措施226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形成气候228
一、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229
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开发体系230
三、民营科技企业的产生和发展232
四、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在21世纪的发展趋向233
第九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圳精神文明建设237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238
二、特区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做到“两手抓”239
三、特区现代化建设需要提供精神动力241
第二节 深圳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特殊环境243
一、作为改革“试验场”的市场经济环境243
二、作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文化环境244
三、作为移民城市的人口结构环境245
四、农村急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居民素质环境246
第三节 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247
一、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247
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奕的价值观念体系248
三、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251
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水平253
第四节 深圳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256
一、将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分层次培育现代文明主体256
二、将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相结合,增强城市的文化功能258
三、将教育疏展示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建立精神文明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259
第十章 构筑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261
第一节 社会转型对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课题261
二、社会转型期思想道德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264
第二节 加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建设268
一、加强理论建设,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菜同理想269
二、跟紧时代步伐,不断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272
三、塑造深圳精神,始终遵循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275
四、提升道德意识,逐渐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277
第三节 深圳思想道德建设的走向279
一、深圳思想道德建设的走向280
二、深圳思想道德建设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284
第十一章 科教兴市,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289
第一节 从科教与经济并重到“科教兴市”289
一、力求科教与经济并重290
二、深圳20年来科技发展成就291
三、从“科教兴国”到“科教兴市”295
一、努力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的第一经济增长点297
第二节 走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子297
二、把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299
三、营造发展高科技的良好环境302
第三节 构建“三个面向“的教育体系304
一、深圳对“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实践304
二、教育发展蓝图:从模糊到精晰307
三、现代化城市和教育现代化311
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312
第四节 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前景312
二、学习化社会和人才高地315
三、跨世纪的思考:现代化——城市、教育和科技的共同课题319
第十二章 营造具有新型特质的深圳文化323
第一节 深圳文化的现代特征323
一、现代城市的创生与文化的发育324
二、移民文化与现代社会325
三、面向世界的文化窗口327
第二节 卓有成效的精品生产329
一、深圳的“精品现象”330
二、题材优势与观念优势331
第三节 色彩斑斓的群众文化337
三、深圳文艺的生产方式337
一、文化网络的建设337
二、发挥“藏艺于民”的优势339
三、建设现代企业文化341
第四节 走向规范管理的文化市场344
一、文化市场的发育与成长345
二、文化市场的法治化管理346
三、文化市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348
一、现代文化名城目标的确立350
第五节 面向现代化的文化战略350
三、现代文化建设与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55
第一节 深圳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转达型及其特点358
第十三章 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途径358
一、城市化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大趋势359
二、深圳农村城市化进程360
三、深圳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转型361
四、深圳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的主要形式362
第二节 股份合作制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364
一、股份合作制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方式365
二、农村股份合作制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经验371
第三节 完善“结合”的对策思考373
一、改革股权配置,从封闭走向开放373
二、完善管理制度,从人治到法治376
三、推进体制创新,从二元结构走向统一378
第十四章 推进以制度创新为特点的民主政治建设382
第一节 民主政治建设在特区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382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383
二、民主制度法法律化的成就和经验385
一、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到建设的基础389
二、“村民自治”推选农村党支部委员与基层民主制度创新392
三、“两票制”推选农村党支部委员与基层民主制度创新395
四、“两票制”推选镇长与民主政治的提升397
第三节 党的领导实现形式的新探索399
一、党的领导实现形式面临的新挑战400
二、党的领导实现形式的新探索402
第四节 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构想408
一、以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起点提出升城市民主程度409
二、以党以民主为突破口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410
三、以党的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探索党的领导实现新形式412
四、以依法治市为契机完善党与人大、政府的关系414
第十五章 实施依法治市战略417
第一节 依法治国与深圳的依法治市417
一、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的基本方略418
二、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深圳的具体实践421
第二节 深圳依法治市战略的实施与启示423
一、大胆进行突破性立法,基本建立适应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现代化需用要的法规体系424
二、积极扒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执法和公正司法428
三、积极发挥人大对依法治市工作的法律监督作用431
四、深圳向法治市的几点启示433
第三节 向法治城市迈进435
一、深圳建设法治城市面临的问题与难点435
二、深圳向法治城市迈进需要抓好的几个主要环节437
第十六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41
第一节 国外现代化过程的启示441
一、可持续发展:一个全球性的发展战略选择442
二、国外的经验与教训444
三、深圳两重发展目标的形成447
一、增长与发展的统一450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内容与实践450
二、经济与环境的协调454
三、法规约束与投入治理并重455
一、一流国际性城市:深圳发展的目标457
第三节 建设一流国际性城市的路径选择457
二、实现目标的现实基础与制约因素460
三、实现目标的路径选择464
第一节 深圳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466
结束语:率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1世纪初期深圳发展的目标466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467
二、全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格局469
一、从“试验场”、“窗口”到示范市471
第二节 “示范市”的新定位471
二、“示范市”的基本内涵474
第三节 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476
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476
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措施477
附录:1980-1999年深圳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增长情况481
后记482
二、深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政策选择1169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在特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237237
二、建设区域文化产业中心348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