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宋蜀华,陈克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6424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858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874页
- 主题词:中华民族-概况-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3
第一章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3
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4
二、多元的起源5
三、新石器文化多元交融和汇集6
四、凝聚核心汉族的出现8
五、地区性的多元统一11
六、中原地区民族大混杂、大融合15
七、北方民族不断给汉族输入新的血液17
八、汉族同样充实了其他民族22
九、汉族的南向扩展24
十、中国西部的民族流动28
四、生态环境与经济生活32
十一、中华民族格局形成的几个特点32
十二、瞻望前途37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历史演变40
一、中国各民族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40
第一节 中国民族经济的历史性特征40
二、中国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67
第二节 历史上各民族经济关系的发展80
一、历代中原与边疆民族的经济交流80
二、少数民族对祖国经济的贡献96
第三节 近代中国各民族经济的半殖民地化110
一、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侵略110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117
第四节 少数民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123
一、少数民族社会制度改革123
二、改革开放与民族地区经济的现代化133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结构分析138
第一节 宏观视野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138
一、文化的概念与结构分析138
二、传统文化和非主流文化143
三、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147
第二节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结构157
一、生态结构:多元的生态文化圈和生态经济文化类型157
二、经济结构: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161
三、政治结构:复杂的社会政治制度166
第三节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173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本族认同的价值观174
二、社会行为规范--外在化的价值观177
三、民族传承物--价值观的物质载体183
四、文化传承的象征符号系统188
第四节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分类193
一、关于民族文化的分类193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门类划分202
第五节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迁209
一、文化变迁理论与中国现代化问题209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215
三、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变迁218
第四章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与发展228
第一节 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回顾228
一、古代民族关系述略229
二、近现代民族关系的新质236
第二节 民族识别247
一、民族识别是我国新时代提出的一项历史性任务247
二、民族识别的理论依据249
三、民族识别的基本原则255
四、民族识别的成就与意义260
一、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平等、团结266
第三节 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266
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272
三、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280
四、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283
五、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288
六、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政策291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293
八、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95
第四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298
一、民族关系的根本改善298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302
三、共同繁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306
四、坚持正确的民族观,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310
下编317
第五章 汉族317
第一节 概况317
一、名称317
二、人口与分布318
三、语言文字320
一、汉族的先民324
第二节 历史简述324
二、华夏族体的形成326
三、汉族的形成333
四、汉族的发展壮大336
一、农业民族的形成354
第三节 经济生活354
二、农业356
三、手工业和工业365
四、商业370
第四节 文化374
一、哲学与宗教374
二、史学与地理学378
三、文学381
四、艺术387
五、科学技术391
第五节 风尚习俗396
一、汉族民俗形成的要素397
二、服饰、饮食、居住、交通400
三、婚姻家庭、亲属称谓、姓氏与名字407
四、节日、丧葬、祭祀418
第六章 东北、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424
第一节 概况424
一、民族、人口及其分布424
二、民族名称426
三、语言文字430
一、东北、内蒙古各民族的渊源434
第二节 历史简述434
二、辽、金王朝的统治436
三、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440
四、北元和女真442
五、满族的兴起和清朝的统一444
六、近代东北、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446
第三节 社会制度454
一、原始公社制残余455
二、八旗制度461
三、盟旗制度463
第四节 文化468
一、文学468
二、史学471
三、艺术472
四、教育与科技477
第五节 风尚习俗483
一、服饰、饮食、居住、交通483
二、婚姻家庭与丧葬496
三、节日与传统体育503
四、宗教信仰510
第七章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515
第一节 概况515
一、人口与分布515
二、自称与他称516
三、语言文字523
四、生态环境与经济生活529
一、西北各民族的渊源532
第二节 历史简述532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各族536
三、唐宋时期西北各族548
四、元明清时期西北各族557
五、近代西北各族人民反压迫与反侵略斗争566
第三节 社会制度573
一、封建农奴制度573
二、游牧宗法封建制度577
三、特色突出的封建地主制度580
第四节 文化582
一、文学582
二、音乐、舞蹈、戏剧589
三、建筑、雕塑、绘画596
四、传统科技文化600
五、民族古文字与文献604
第五节 风尚习俗609
一、服饰、饮食、居住、交通609
二、婚姻、家庭、丧葬615
三、节日、礼仪、禁忌619
四、宗教信仰624
第八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632
第一节 概况632
一、民族、人口及其分布632
二、语言文字636
三、生态环境与经济生活638
一、西南远古时期原始人类645
第二节 历史简述645
二、先秦时期西南族群647
三、秦汉时期“西南夷”650
四、南中大姓爨氏的兴起654
五、唐代吐蕃与南诏659
六、宋代大理国668
七、元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土司制度671
八、近代西南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673
第三节 社会制度676
一、原始公社制残余676
二、大小凉山彝族奴隶制686
三、封建领主制689
四、封建地主制693
五、社会改革695
第四节 文化704
一、民间文学704
二、民族文字古籍与实物705
三、传统工艺技艺707
四、美术708
五、传统科技文化711
六、音乐、舞蹈、戏剧713
七、民间体育717
第五节 风尚习俗719
一、服饰、饮食、居住、交通719
二、婚姻家庭和姓名725
三、节日、丧葬、礼仪、禁忌、习惯法731
四、宗教信仰740
第一节 概况745
一、民族、人口及其分布745
第九章 中东南地区少数民族745
二、民族名称747
三、语言文字752
四、生态环境与经济生活754
第二节 历史简述766
一、中东南各民族的渊源766
二、古代社会历史变迁770
三、古代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776
四、近代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780
五、现代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787
一、封建地主制占统治地位793
第三节 社会制度793
二、封建的政治制度797
三、早期社会组织的残存801
第四节 文化814
一、科技、医学、历法与建筑艺术814
二、音乐、舞蹈、戏剧、体育816
三、民间文学与工艺美术823
第五节 风尚习俗830
一、淳朴的物质生活830
二、婚姻家庭与姓氏839
三、丧葬、节日、习惯法、禁忌843
后记846
四、宗教信仰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