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观经济调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观经济调控](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1438161.jpg)
- 李仲,柳纪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改革出版社
- ISBN:7800722600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观经济调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构建中观经济调控的缘由和可能性1
一、构建中观经济调控的缘由1
二、构建中观经济调控的可能性8
第二节 中观经济调控的内容、特征及研究方法12
一、中观经济调控的内容12
二、中观经济调控的特征14
三、中观经济调控的研究方法15
第三节 中观经济调控的任务16
一、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16
二、实现地方经济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17
三、组织协调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联合、企业集团、企业兼并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18
四、培育和管理市场18
第二章 中观经济调控模式选择19
第一节 我国中观经济调控方式的沿革19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集权服从型模式19
二、“大跃进”时期实行分权自主型模式20
三、三年调整时期集权服从型回归及其变革21
四、“文革”时期经济调控杂乱无章23
五、十年改革集权与分权结合型初探23
第二节 享权导向型中观经济调控方式构建的基本思路33
一、享权导向型调控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33
二、构建享权导向型调控方式应遵循的原则34
三、中观经济调控的目标要求35
四、地方政府应具有的权限与责任37
五、中观经济调控体系的组织构成45
六、调控方式47
七、调控手段49
第三章 中观经济调控目标模式的转换51
第一节 现实经济条件及体制状况51
一、经济增长情况51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状况52
三、国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状况53
四、财政状况53
五、金融状况54
六、市场状况54
七、结构状况55
八、价格状况55
第二节 模式转换的经济环境57
一、经济稳定增长57
二、财政收支状况难有较大改善、控制财政赤字仍十分艰巨58
三、继续控制货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58
四、中度的价格上涨58
五、人口增长的压力逐步增大,待业率将有所上升58
六、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59
七、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59
第三节 模式转换的步骤和措施59
一、模式转换的战略思考59
二、模式转换的步骤和措施62
第四章 中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73
第一节 中观经济调控对微观基础的要求73
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74
二、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74
三、市场导向75
四、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竞争能力75
五、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75
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75
第二节 微观基础的构建77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77
二、股份制82
三、企业集团89
第三节 微观基础的构造方法94
一、国家所有制的实现方式与企业体制改革94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96
三、加强法制建设99
第五章 中观经济调控的传导机制100
第一节 中观经济调控的组织体系100
一、准中观经济调控组织的现状100
二、中观经济调控组织体系的构造101
第二节 中观经济调控传导机制所要求的体制环境和条件105
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105
二、中央宏观调控的高效性和正确性106
三、微观基础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和较为灵敏地接受经济调控指令的能力107
四、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调控体系的建立109
五、经济综合部门形成合力109
六、市场体系的发育110
第三节 中观经济调控传导机制运作的基本原则111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111
二、服从中央调控与因地制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111
三、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原则112
四、以市场为中介的原则112
五、层次性原则113
第四节 中观经济调控的传导功能113
一、接收执行功能113
二、加工转换功能115
三、传输回归功能117
第六章 中观经济调控手段的运作119
第一节 中观经济调控手段运作的方式119
一、目标运作119
二、程序运作120
三、随机运作120
四、综合运作120
第二节 中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具体运作122
一、经济手段的运作123
二、行政手段的运作142
三、法律手段的运作143
第七章 中观经济调控政策148
第一节 地方经济的特点148
一、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地方经济不是一个封闭的、自求平衡的完整体系149
二、从财政角度看,地方财政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体系149
三、从金融信贷角度看,各地区的信贷规模和货币流量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系统150
四、地方物资、财政、信贷三者之间不能形成综合平衡150
第二节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150
一、互补均衡政策150
二、制约紧缩政策151
三、发展扩张政策153
第三节 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规划155
一、产业组织形式155
二、产业结构规划162
第四节 财政政策167
一、总收入扩张和总支出紧缩政策167
二、总支出扩张和总收入紧缩政策168
三、总收入与总支出大体平衡政策169
四、结构调节政策169
五、调节本地区各经济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关系171
第五节 投资政策172
一、总量控制政策173
二、总量扩张政策174
三、适度投资政策174
第六节 消费政策175
一、抑制型消费政策175
二、扩张型消费政策176
三、适度消费政策176
第八章 中观经济调控决策177
第一节 中观经济调控决策的内容、体系和程序177
一、中观经济调控决策的内容177
二、中观经济调控决策的体系179
三、中观经济调控决策的程序180
第二节 中观经济调控决策的形式、特点及其作用187
一、中观经济调控决策的形式187
二、中观经济调控决策的特点189
三、中观经济调控决策的作用191
第三节 决策者的素质192
一、要有良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修养192
二、要有勇于创新的素养193
三、要有现代科学的素养194
四、要有民主决策的素养195
五、要有善于决断的素养196
第九章 中观经济调控的横向协同198
第一节 中观经济调控横向关联的现状及成因198
一、中观经济调控横向关联的现状199
二、“诸侯经济”的成因分析200
三、现行体制下中观经济调控横向关联的主要弊病205
第二节 中观经济调控横向协同机制形成并发生作用的条件207
一、区域共同市场的建立是中观经济调控横向协同的前提207
二、国有制的新型财产组合方式是中观经济调控横向协同的基础210
三、正确的区域政策的制定是中观经济调控横向协同的保证215
第三节 中观经济调控横向协同的手段和措施220
一、建立省际间的协调组织机构220
二、拆除封锁屏障221
三、制定市场规则221
后记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