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中医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中医心理学
  • 董建华,马朋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00639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中医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1

第一节 什么是中医心理学1

一、什么是人的心理现象1

目录1

二、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4

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6

四、中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7

第二节 学习中医心理学的意义8

一、有助于中医师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8

四、有助于中医师更好地继承中医学遗产9

二、有助于中医师提高医疗水平9

三、有助于中医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9

第二章 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0

第一节 中医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基础10

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10

二、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12

三、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动性14

第二节 中医心理学的特殊理论基础17

一、形神相即说17

二、心主神明说19

三、脑髓说22

四、气质类型说26

五、脏象五志说34

六、七情说36

第三章 中医心理学对病因的心理分析40

第一节 情志所伤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41

一、情志所伤是指七情太过41

二、情志所伤能使气机功能紊乱46

三、情志所伤可由内外刺激引起48

第二节 情志所伤引起的各种病证52

一、眩晕53

二、梅核气54

三、噎膈54

四、咳喘56

五、虚劳58

六、痨瘵(肺痨)58

七、心悸(惊悸怔忡)59

八、胃脘痛60

九、呃逆61

十、呕吐62

十一、胁痛63

十二、黄疸64

十三、臌胀65

十四、积聚66

十五、奔豚气66

十六、血证68

十七、厥证69

十八、癫狂70

十九、痫证72

二十、中风73

二十一、郁证74

二十三、健忘75

二十二、不寐75

二十四、消渴76

二十五、泻泄77

二十六、便秘78

二十七、癃闭79

二十八、遗精79

二十九、疝气80

三十、阳萎81

三十一、月经病81

三十三、乳岩83

三十二、难产83

三十四、乳痈84

三十五、阴户生疮84

三十六、疮疡84

三十七、失营85

三十八、肾岩翻花(阴茎癌)86

三十九、小儿惊风87

第四章 患者的心理变异88

第一节 患者认识过程的变异88

一、感知觉异常88

二、记忆异常101

三、语言异常104

四、思维异常106

五、想象异常111

第二节 患者情感表现的一般特征114

一、忧思115

二、心烦116

三、恐惧116

四、易怒117

五、悲伤118

七、佯病119

第三节 患者意志表现的一般特征119

六、哭笑无常119

一、坚强型120

二、脆弱型121

第四节 患者性格表现的一般特征122

一、乐观型124

二、悲观型125

三、恚怒型125

四、忧思型125

五、气郁型126

第五章 中医心理治疗法则127

第一节 静志安神式的心理治疗128

一、静志安神法的要义128

二、静志安神法的运用132

第二节 怡悦开怀式的心理治疗141

一、怡悦开怀法的要义141

二、怡悦开怀法的运用142

第三节 以疑释疑式的心理治疗149

一、以疑释疑法的要义149

二、以疑释疑法的运用150

二、转移注意法的运用151

一、转移注意法的要义151

第四节 转移注意式的心理治疗151

第五节 说理开导式的心理治疗155

一、说理开导法的要义155

二、说理开导法的运用156

第六节 导引行气式的心理治疗156

一、导引行气法的要义156

二、导引行气法的运用159

第七节 以情胜情式的心理治疗162

一、以情胜情法的要义162

二、以情胜情法的运用163

第六章 调整心理变异的中药及方剂173

第一节 调整心理变异的中药173

一、清热药中调整心理变异的药物173

二、潜镇安神药中调整心理变异的药物174

三、收涩药中调整心理变异的药物175

四、渗利药中调整心理变异的药物176

五、活血化瘀药中调整心理变异的药物176

六、祛痰药中调整心理变异的药物176

七、宣窍药中调整心理变异的药物177

八、补益药中调整心理变异的药物177

一、主治健忘的方剂178

第二节 调整心理变异的方剂178

二、主治失眠的方剂180

三、主治多梦的方剂184

四、主治惊恐的方剂186

五、主治忧愁悲伤的方剂189

六、主治哭笑无常的方剂191

七、主治言语错乱的方剂193

八、主治不语的方剂196

九、主治癫、痫、狂的方剂198

十、主治神识不清和昏迷的方剂200

一、心理护理的任务207

第七章 中医心理护理法则207

第一节 心理护理的任务和了解病人之情207

二、了解病人之情208

第二节 心理护理的原则212

一、精诚笃实212

二、普同一等213

三、勇怯刚柔区别对待214

第三节 心理护理的方法215

一、通过谈心了解患者心理活动的特点215

二、通过解释消除患者疑虑216

三、通过说理开导调和病人情志218

四、通过讲解使患者不信鬼神邪说223

五、避免患者精神再受不良刺激224

六、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225

第八章 中医师应有的心理品德226

第一节 具有渊博的和专门的知识226

一、要学识渊博227

二、要学有专、精242

三、要勤奋好学243

第二节 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能力246

一、特殊的感受能力246

二、灵活的思维能力272

第三节 具有高尚的医德293

一、治病不分贵贱294

二、治病不别亲疏295

三、治病不图酬报297

四、治病不辞艰辛299

五、诚恳正直严于律己300

第四节 具有坚强的意志303

一、要有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遗产的坚定信念304

二、要有开拓中医药学新领域的坚强决心318

三、要有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