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科研方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科研方法学
  • 贺石林,李元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993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27页
  • 文件大小:168MB
  • 文件页数:640页
  • 主题词:医学-科学研究-研究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科研方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医学科研的分类与任务3

第二节 科研的基本程序5

第三节 科研过程需注意的几个问题6

第二章 医学科研的选题与申报8

第一节 选题的原则8

第二节 选题的来源9

第三节 选题的方法10

第四节 立题的基本程序11

第五节 课题项目的申报11

第三章 医学科研信息的获取与整理16

第一节 医学科研信息概述16

第二节 医学科研文献的获取18

第三节 医学文献信息的记录与整理27

第四章 科研工作假说30

第一节 假说的作用30

第二节 假说的特性30

第三节 假说形成的方法32

第四节 正确对待假说检验34

第五章 医学科研的基本要素36

第一节 被试因素36

第二节 受试对象38

第三节 试验效应40

第六章 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原则45

第一节 对照原则45

第二节 随机化原则50

第三节 重复原则52

第四节 均衡性原则55

第五节 盲法原则57

第七章 动物实验基本知识59

第一节 动物实验的特点59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种属差异59

第三节 常用实验动物的比较生物学资料60

第四节 实验动物常用规格与分类63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65

第六节 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与编号66

第七节 动物麻醉66

第八节 动物采血方法67

第八章 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科研设计中的应用70

第一节 常用基因操作技术70

第二节 常用蛋白质研究技术84

第三节 常用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91

第九章 实验误差及其控制100

第一节 误差公理与误差的表达100

第二节 随机误差101

第三节 系统误差102

第四节 过失误差103

第五节 误差的考核104

第六节 实验误差的控制107

第十章 实验资料分析与整理113

第一节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113

第二节 实验资料的类型115

第三节 实验资料的整理116

第十一章 实验资料的统计描述122

第一节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22

第二节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124

第十二章 假设检验与检验效能127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127

第二节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128

第三节 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129

第四节 检验效能130

第五节 P>α的原因与处理方法131

第十三章 资料分析中若干问题的处理135

第一节 构成比不同的处理135

第二节 样本组与总体的比较138

第三节 圆形分布资料的处理141

第四节 影响因素乏齐资料的处理145

第五节 Bonferroni校正148

第十四章 汇后分析149

第一节 概述149

第二节 汇后分析方法151

第三节 相关回归文献的汇后分析159

第四节 累积汇后分析方法161

第五节 关于汇后分析法的偏倚和克服办法162

第十五章 统计软件应用的基本知识165

第一节 常用的统计软件简介165

第二节 SAS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166

第十六章 实验设计与分析概述201

第一节 统计学设计方法的选择201

第二节 统计检验方法的选择203

第十七章 完全随机设计与分析206

第一节 完全随机设计206

第二节 两组计量资料比较207

第三节 两组计数资料比较212

第四节 两组等级资料比较215

第五节 多组资料比较217

第十八章 配对设计与分析226

第一节 前后配对设计与分析226

第二节 左右配对设计与分析229

第三节 异体配对设计与分析232

第四节 配对设计与完全随机设计的比较235

第十九章 交叉设计与分析237

第一节 交叉设计237

第二节 统计分析238

第二十章 配伍组设计与分析241

第一节 配伍组设计241

第二节 统计分析243

第三节 配伍组设计与完全随机设计的比较248

第二十一章 均衡不完全配伍组设计与分析250

第一节 均衡不完全配伍组设计250

第二节 BIB实验的统计分析示例253

第二十二章 层次分组设计与分析257

第一节 层次分组设计257

第二节 统计分析示例258

第三节 层次分组试验与其他试验的比较260

第二十三章 拉丁方设计与分析261

第一节 拉丁方设计261

第二节 统计分析265

第三节 拉丁方设计与配伍组设计的比较267

第二十四章 尧敦方设计与分析268

第一节 尧敦方设计268

第二节 尧敦方设计的统计分析268

第二十五章 析因设计与分析272

第一节 析因设计272

第二节 统计分析示例273

第二十六章 裂区设计与分析276

第一节 裂区设计276

第二节 统计分析示例276

第二十七章 重复测量资料的分析280

第一节 重复测量资料的类型280

第二节 重复测量资料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281

第二十八章 序贯试验设计288

第一节 概述288

第二节 开放型双向质反应序贯试验示例291

第三节 开放型双向量反应序贯试验示例293

第四节 闭锁型序贯试验的设计与分析示例295

第五节 成组序贯试验示例298

第六节 序贯试验的注意事项301

第二十九章 正交试验的设计与分析303

第一节 正交设计的工具303

第二节 表头设计308

第三节 多水平与混合水平的正交设计311

第四节 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312

第五节 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314

第六节 正交试验的注意事项321

第三十章 均匀设计与分析322

第一节 概述322

第二节 工具表323

第三节 均匀设计的步骤与注意事项327

第四节 资料分析328

第五节 混合水平均匀设计330

第六节 配方均匀设计步骤与分析335

第三十一章 关系型研究概述341

第三十二章 两变量直线相关与回归345

第一节 直线相关345

第二节 直线回归347

第三节 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区别与联系351

第三十三章 两变量曲线回归353

第一节 概述353

第二节 曲线拟合的方法步骤354

第三节 曲线拟合的拟合度-相关指数357

第三十四章 回归分析在药物研究中的作用358

第一节 药效动力学研究中的回归分析358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回归分析363

第三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回归分析370

第三十五章 行×列的相关分析374

第一节 配对设计试验四格表资料的相关分析示例374

第二节 R×C表资料的相关分析示例375

第三十六章 医用多因素设计及统计分析380

第一节 概述380

第二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82

第三节 logistic回归392

第三十七章 形态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策略399

第一节 概述399

第二节 形态学研究的组织处理基本原则402

第三节 形态学研究中染色方法的选择405

第四节 形态学研究中的定量分析409

第三十八章 功能型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411

第一节 在体与体外实验结合411

第二节 多类方法相互结合412

第三节 加减验证结合413

第四节 量效与时效关系结合414

第五节 配体-受体顺向与逆向研究结合416

第六节 细胞水平功能实验的基本技术路线417

第七节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功能型实验中的应用418

第三十九章 生化科研的基本技术与研究思路421

第一节 生化研究发展的历程421

第二节 生化研究的基本技术422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分析425

第四节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430

第五节 生化研究的基本思路431

第四十章 病因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434

第一节 病因的概念434

第二节 病因研究的基本思路437

第三节 病因研究方法441

第四十一章 遗传性疾病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技术路线445

第一节 遗传性疾病研究的内容445

第二节 遗传性疾病研究的整体思路446

第三节 遗传性疾病研究的常用方法447

第四节 遗传性疾病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451

第四十二章 统计学方法在疾病遗传资料分析中的应用456

第一节 家族聚集性分析的依据456

第二节 家族聚集因子的分析456

第三节 遗传方式的分析458

第四节 遗传病的基因定位467

第四十三章 生物蕊片基本知识及其在医学科学中的应用471

第一节 概述471

第二节 生物芯片工作原理472

第三节 基因芯片的实验方法475

第四节 图像识别与数据处理480

第五节 生物芯片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484

第四十四章 循证医学概述491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形成491

第二节 循证医学的基本内涵492

第三节 正确地评价证据493

第四节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比较495

第五节 循证医学的局限性495

第四十五章 诊断试验的研究与评价497

第一节 诊断试验的特性与选择原则497

第二节 诊断试验的预断值499

第三节 诊断试验界点的确定501

第四节 诊断试验综合评价的指标506

第五节 多指标计量诊断的方法508

第六节 提高诊断试验临床价值的策略508

第七节 新建诊断试验的统计学要求509

第八节 对新诊断试验的评价问题512

第四十六章 疗效研究与评价514

第一节 疗效研究的基本原则514

第二节 疗效研究的立题与设计516

第三节 疗效研究的影响因素519

第四节 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基本特点520

第五节 疗效研究及评价的标准521

第四十七章 预后研究与评价525

第一节 疾病的自然史525

第二节 预后研究的方法与指标526

第三节 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531

第四节 危重病的病情严重度与预后估计533

第五节 预后研究的偏倚问题536

第六节 疾病预后研究的评价问题536

第四十八章 新药研究与评价538

第一节 概述538

第二节 新药的药学评价540

第三节 新药临床前药理学评价541

第四节 新药前毒理学评价544

第五节 新药临床评价545

第四十九章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路与方法551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概述551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研究基本思维方式553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科研设计思路555

第五十章 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565

第一节 撰写论文的程序565

第二节 论文的格式566

第三节 文题与署名567

第四节 摘要与关键词568

第五节 正文569

第六节 参考文献575

第七节 医学论文质量问题577

第五十一章 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579

第一节 文题579

第二节 姓名、学位与工作单位580

第三节 摘要格式581

第四节 语态与时态583

第五节 内容表达584

第六节 注意事项585

第五十二章 医学综述写作587

第一节 综述概述587

第二节 医学文献综述写作588

第三节 系统综述的写作589

第五十三章 医学科研成果申报592

第一节 医学科研成果概述592

第二节 医学科研成果的申报方法594

附表1 随机数字表601

附表2-1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602

附表2-2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603

附表3-1 对两个率的差别作统计意义检验时每组需样本大小604

附表3-2 对两个率的差别作统计意义检验时每组需样本大小604

附表4 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所需样本例数605

附表5 配对比较及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t检验)所需样本例数606

附表6 配伍组试验所需样本例数607

附表7-1 百分率的可信区间608

附表7-2 百分率的可信区间609

附表7-3 百分率的可信区间610

附表8 Poisson分布μ的可信区间611

附表9 t界值表612

附表10 F界值表(方差齐性检验用)613

附表11-1 F界值表(方差分析用)614

附表11-2 F界值表(方差分析用)615

附表11-3 F界值表(方差分析用)616

附表11-4 F界值表(方差分析用)617

附表12 Newman-Keuls检验(q界值表)618

附表13-1 Dunnett t检验q′界值表619

附表13-2 Dunnet t检验q′界值表(双侧)620

附表14-1 多组比较非参数检验Dunn q界值表621

附表14-2 多组与一个对照组比较非参数检验Dunn q界值表621

附表15 配对比较的符号秩和检验T界值表622

附表16-1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T界值表623

附表16-2 两样本比较的物和检验T界值表624

附表17 X2界值表625

附表18 相关系数γ界值表626

附表19 Speqrman等级相关系数γs界值表626

附表20 由γ转Z值表627

附表21 百分数与概率单位对照表6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