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关系格局 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关系格局 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1431749.jpg)
- 方柏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3085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关系格局 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序章 对外战略、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格局5
第一章 国际关系格局的内涵14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14
一、古代的国际关系14
二、现代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15
第二节 国际关系体系--国际关系格局提出的前提17
一、国际关系体系的内涵17
二、国际关系体系的把握19
第三节 国际关系体系的基本结构--国际关系格局的内涵、特征和形成标志22
一、国际关系格局的内涵22
二、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24
三、国际关系格局形成的标志27
第二章 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角--国际战略力量:候选者、构成要素及其评估29
第一节 国家行为主体--当今国际战略力量的惟一侯选者29
一、迅速发展的国际行为主体29
二、国家地位的衰落33
三、国家依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行为主体37
第二节 候选者资格--国力的内涵及变化40
一、国力的内涵40
二、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变化44
第三节 国力的测量--国际战略力量中心的评选52
一、国外学者对国力的评估52
二、国内学者对国力的评估61
第三章 国际关系格局的模式69
第一节 国际关系格局的历史模式70
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多极均势格局(1648--1789年)71
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崩溃和两极格局的出现(1789--1815年)75
三、维也纳体系和多极均势格局(1815--1856年)76
四、巴黎体系和多极均衡格局(1856--1892年)81
五、以两大军事集团为主角的两极争霸格局(1892--1918年)83
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美、英、日、法、德多极均衡格局(1919--1936年)84
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和反法西斯同盟国及法西斯轴心国之间的对抗和战争的两极格局(1936--1945年)87
八、雅尔塔体系和美苏两极格局(1945--1989年)92
一、莫顿·卡普兰的国际关系格局模式96
第二节 国际关系格局的理论模式96
二、理查德·罗斯克兰斯的国际关系格局模式103
三、卡莱维·霍尔斯蒂的国际关系格局模式106
四、乔治·莫德尔斯基的国际关系格局模式108
五、哥伦比斯和沃尔夫的国际关系格局模式109
第三节 国际关系格局模式的转换111
一、国际关系格局模式转换的内涵111
二、导致模式转换的主要因素112
三、模式转换的若干特征116
第四章 当今国际关系格局--“一超多强”格局119
第一节 “一超多强”格局产生的前提--雅尔塔体系的瓦解和两极格局的崩溃119
一、苏联实力的衰落120
二、东欧剧变125
三、美苏马耳他会晤132
四、东西德统一136
五、《阿拉木图宣言》和苏联解体141
第二节 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产生146
一、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146
二、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特征151
三、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内涵157
第三节 “一超多强”格局--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中心结构162
一、对新格局的预测和分析162
二、当今国际关系格局是“一超多强”格局181
三、“一超多强”的单极多元格局的特点186
一、古代西方战略思想的形成193
第一节 西方战略思想的演化193
第五章 五大国际战略力量的新世纪外交战略--争夺未来格局有利位置的图谋193
二、近代西方战略思想的发展201
三、大战略在西方的形成和发展211
第二节 美、日、俄、德、中五国国际环境状况评估--决定五国新世纪战略的主要依据222
一、国际环境状况的分析框架222
二、冷战后国际环境对国家外交战略的影响及其特点223
三、当今五大国际战略力量的国际环境状况230
第三节 美、日、俄、德、中五国的新世纪外交战略235
一、构筑单极世界的美国新世纪全球战略235
二、走向政治军事大国的日本新世纪外交战略244
三、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德国新世纪外交战略260
四、务实和灵活兼顾的俄罗斯新世纪外交战略265
五、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的中国273
尾章 未来的国际关系格局287
第一节 国际关系格局理想模式的推崇287
一、奥根斯基的单极稳定论287
二、罗斯克兰斯的两极-多极体系稳定论288
三、多伊奇和辛格的多极体系稳定论288
四、肯尼思·沃尔兹的两极稳定论290
第二节 国际关系格局未来模式的预言291
一、“三种模式”-扎米尔·卡利扎德和伊安·O.莱斯的预测291
二、“多极模式”--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预测293
三、“两极模式”--委内瑞拉《宇宙报》的预测295
四、“四种模式”--乌特金的预测296
五、“多极模式”--皮埃尔·比亚内斯的预测297
六、“缺少日本的五极模式”--雅克·舒斯特的预测298
第三节 “过气的日本”和“黑马印度”299
一、日本:“一个过气的明星”299
二、印度:“一匹闯入大国竞争行列的黑马?”306
第四节 未来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轮廓--一个多极均衡格局314
一、美、德、日、俄、中各大力量中心有可能都是多极格局的一极315
二、国际经济格局将以几大区域集团相互竞争、相互合作为特征317
三、发达国家在多极格局中仍将占优势地位,但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和作用将进一步增强317
四、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发展318
五、和平与发展仍将是21世纪的时代主题319
主要中英文参考文献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