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上市公司制度实证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上市公司制度实证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423106.jpg)
- 张广柱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0764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上市公司制度实证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产权制度创新3
1. 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演变的三大趋势4
2. 产权分解:重塑利益主体和权力主体6
3. 人力资本:职业经理人的产权8
4. 产权交易:股东与经营者及职工的博弈11
5. 产权合作:实现多赢的现代企业制度14
二、组织制度创新18
1. 确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19
2. 层级分权制20
3. 委托代理制24
4. 公司治理结构的两个基本问题26
三、运行机制创新32
1. 什么是经济机制33
2. 产权激励和产权约束机制36
3.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40
4. 产权——委代兼容机制44
5. 上市公司的外部机制47
四、上市公司制度的缺陷与制度再创新50
1. 产权制度缺陷:产权主体权责利不对称51
2. 委托代理制度和委代机制的缺陷53
3. 公司外部机制的缺陷58
4. 寻求有缺陷之美:公司制度再创新的路径60
一、公司制度下人的行为特征及其对公司效率的影响65
1. “私人目标”与公司目标66
2. “私人效率”与公司效率70
3. “外部效应”与公司效率72
4. 上市公司的三大“公共效率”74
5. 公司效率评价标准Ⅰ:社会福利79
6. 公司效率评价标准Ⅱ:最终效率84
二、股东行为与公司效率88
1. 股东的性质89
2. 股东理性行为的形成90
3. 异曲同工: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92
4. 相辅相成:固定股东和流动股东94
5. 各有千秋:固定股东与流动股东的效率比较97
6. 双轮驱动:优化股权结构和股东结构104
三、董事行为与公司效率108
1. 董事会的性质和董事产生机制109
2. 董事会的职能及其实现机制111
3. 董事会与股东会的权力冲突114
4. 董事的私人目标与职务目标118
5. 董事的私人效率与职务效率124
6. 董事谋私和董事渎职126
7. 规范董事行为的目标与途径130
四、监事行为与公司效率134
1. 监事会职能与监事行为特征135
2. 监事失职的原因与对策137
五、经理行为与公司效率141
1. 经理革命、公司权力重心转移和“内部人控制”142
2. 经理的性质148
3. 总经理:中心签约人150
4. 经理行为特征Ⅰ:内部机制导向157
5. 经理行为特征Ⅱ:外部机制导向164
6. 经理行为特征Ⅲ:合同外权益和企业控制权导向170
7. 现代企业经理人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175
六、职工行为与公司效率181
1. 职工地位与权利:主人翁还是雇佣劳动者182
2. 职工目标与效率:工资最大化还是利润最大化184
3. 激励和约束:职工行为的导向机制186
4. 现代企业劳动人事管理的理念与方法189
5. 职代会、工会的性质和职能192
七、从博弈论看公司团队行为和团队效率195
1. 从个体行为到团队行为:公司成员的合作博弈196
2. 角逐合同外权益:公司成员的非合作博弈199
3. 博弈进化与公司制度变迁205
4. 市场博弈与公司团队行为209
5. 产权重组:公司团队组合资本的优化整合212
6. 博弈论与经济机制理论215
一、政府职能与政府行为的一般特征219
1. 政府职能与政府公共目标220
2. 政府行政机制与官员理性行为223
3. 官员的私人目标与职务目标225
4. 政府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228
二、国有经济和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232
1. 纯公共商品:国有经济和政府垄断233
2. 纯私用商品:竞争性企业和市场机制的领地236
3. 准公共商品:市场机制+政府调节243
4. 国有经济的职能错位及其战略调整245
三、国企改革必由之路:国有股股东人格化改造247
1. 经营性国有资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248
2. 股东缺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缺陷250
3. 国有股股东人格化改造的目标:用代理人监督代理人256
4. 政企分开的关键:政资分开,国资所有者职能转给人大257
5. 国资所有者人格化改造:让“初始代理人”到位261
6. 国企经营者人格化改造: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创新设计264
四、政企分开后的路怎么走270
1. 市场失灵与政府职能重新定位271
2. 政府失灵与公共商品供求均衡273
3. 企业寻租与官员腐败277
4. 企业精神与政府改革279
后记282
主要参考文献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