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蛾术编 全2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蛾术编 全2册
  • (清)王鸣盛撰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17017·53
  • 出版时间:1958
  • 标注页数:127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13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蛾术编 全2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五经先后次叙1

卷一 说录一1

立学2

史汉叙列五经行次多误皆传写刻镂之讹5

传注之注7

唐石经以前只有五经或九经或十二经7

易经诗经等名9

前汉诸儒少兼经10

进五经正义表11

唐人周易疏之谬12

唐人尚书等疏承袭前人14

孔颖达等各疏序所举前人疏见隋志者18

孔颖达等各疏序所举前人疏见各史者19

同修疏人25

南北学尚不同27

卷二 说录二27

刘焯刘炫会通南北汉举亡半其罪甚大32

诸儒姓名孔颖达序与各史异34

南国子监板35

北国子监板35

经典释文36

注与释文误连39

张柬之駮王元感39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41

古书多亡于永嘉41

朱子但言九经疏41

十三经注疏42

郑康成总解经之书42

采集群书引用古学43

讖纬46

卷三 说录三51

周易十二篇古本51

重卦不始于文王伏义已有54

爻辞非周公所作54

说卦三篇非河内女子所得汉初已有56

子夏易传56

孟喜京房之学58

京房易传58

两京房59

郑氏周易59

虞翻之学祖述孟氏其例最密60

周易古本王弼所乱以为费郑者非61

王弼韩康伯注62

朱子所定古本宋元已辞书不始于明64

惠氏易65

卷四 说录四67

尚书古今文67

舜典首二十八字69

唐石经尚书并非梅赜本惟说文所引为真70

光被71

君帝74

群书所引尚书逸文可疑者及误者74

伏子贱75

先郑后马75

郑康成所据地理志伏无忌作76

汲冢周书76

卷五 说录五79

诗世次79

诗序80

六亡诗80

四家诗82

诗序断非卫宏所作83

郑康成说经会通众家不拘一师85

阎氏误信叶氏汉文无引毛诗序87

卷六 说录六89

三礼89

三百卽周礼89

周礼不可疑90

六篇五篇90

周礼郑注91

干宝周礼注91

冬官补亡91

经记之分93

仪礼有五名93

篇次96

丧服传96

仪礼脱文误字97

逸礼98

礼记误人姓名100

壁中书有礼记兼经与记言之又有左传102

刘向载戴记歆不载戴记戴非删向所挍103

别录103

乐记分篇104

小戴非删大戴三篇非马融所增105

檀弓刻误106

唐月令107

中庸说107

此谓知本二句108

大学古本108

衣锦二句非鄘风108

大戴礼记109

大戴礼记卢辨注112

卷七 说录七113

三传废立113

三传互异115

左氏与公羊谷梁各有经116

郑康成意以左氏公羊为胜于谷梁117

服虔左传注117

服虔注有传无经118

春秋託始隐公119

左氏论断多谬120

公羊何休学120

公羊传疏121

谷梁范甯注亚于何休122

废传说经123

宋制124

卷八 说录八127

论语撰人姓名127

鲁齐古文三家128

何晏集八家说129

皇侃论语疏130

民无德而称焉130

孝经古今文131

孝经疏136

朱子刊误136

尔雅撰人136

尔雅有序篇137

郭注不全138

邢疏勦袭139

邢序139

孟子之学长于诗书140

孟子汉置博士141

赵注不全141

孙疏伪托143

孟子郑注143

卷九 说录九145

史记但称太史公亦无卷数145

司马迁所援据之书145

十二诸矦宝十三148

三刘前后汉书148

李百药北齐书149

江南浙江通志149

沮渠牧犍149

宋欧修新唐书不同时150

五代史不立韩通传152

卷十 说录十153

遼宋金三史153

宋以后史学有五154

改修宋史154

宋太祖本纪各本异同158

各帝谥法本纪所书不同159

各帝字161

各纪监板不同今以仁英神哲徽钦见例161

各纪新编或删或存今以咸平六年见例163

宋史补164

宋宰辅年表165

宋史非徇神哲实录166

刘整不当在宋史166

宋史新编无荣王希瓐福王与芮传167

或有年或无年167

华阳宫记167

洪迈传淳熙当作绍熙168

卷十一 说录十一169

遼史所采取169

金国本女真避与宗讳170

金源170

熙宗卽位不改元171

大金集礼171

金史补172

元史世系173

元史一人两传174

通鉴续左传175

资治通鉴序175

通鉴外纪178

通鉴长编178

薛应旂王宗沐通鉴180

九朝编年备要180

邵氏史学182

卷十二 说录十二185

越绝书185

竹书纪年186

高诱注战国策186

刘向所著187

南部新书187

锦里耆旧传187

青溪弄兵出师二录188

北狩行录188

南燼纪闻189

三朝北盟会编189

名臣事略190

焚椒录191

山海经191

水经注192

元和郡县图志194

八府一州志书195

谓地志不可用古名太迂199

西域记200

卷十三 说录十三203

唐六典203

唐开元礼203

朱子家礼204

唐律疏义204

释名206

白虎通义206

十部算经207

汗?徿载伪古文尚书207

急就章匡谬正俗207

司马法208

史炤通鉴释文209

刘歆七略209

十七史209

文渊阁无薛史210

经义考210

通典通志通考210

卷十四 说录十四215

管子215

晏子春秋215

曾子216

子思216

玄学216

老子217

列子218

鬼谷子218

子华子219

淮南子219

盐铁论221

人物志222

太极图说222

能改齐漫录222

续齐谐记222

蓺文类聚223

合刻丛书223

汲古阎刻225

本草225

曹宪呂向文選226

七十二家集227

初唐四子集盛唐二集229

后村居士集230

天下同文集230

说文序目在书后231

六书原本八卦出非一时231

文字书232

六书大意233

六书分君臣佐使242

卷十六 说字二245

六书仓颉已备其名至周始定245

大篆与古文异多同少246

仓颉爰历博学248

秦时古文已绝249

王莽六体250

?书250

壁中书253

虚造不可知之书254

疑葢255

古籀篆255

分部许氏特?256

或作五百四十二部257

引经用古文258

卷十七 说字三259

说文引周礼259

许氏引师说尊之如经259

注中有正文无260

任意更改減省增加移徙261

俗以一字误分为二264

一字两从注各有例266

一字数从只入一部266

俗以二字误合为一266

训释用隸书267

许氏兼变隸267

引孔子言267

重出字267

引诸家言268

前后两敍268

所收字数269

分部次敍269

每部中字次敍272

卷十八 说字四275

贾逵修旧文275

太尉南阁祭酒276

字林亡说文存277

反切277

新附280

说文各本异同280

二徐本异同285

说文补义288

卷十九 说字五291

卷一上考证291

卷一下考证297

卷二十 说字六301

卷二上考证301

卷二下考证308

卷二十一 说字七313

卷三上考证313

卷三下考证319

卷十五 说字一321

卷二十二 说字八325

卷四上考证325

卷四下考证331

卷二十三 说字九341

卷五上考证341

卷五下考证346

卷二十四 说字十351

卷六上考证351

卷六下考证361

卷二十五 说字十一367

卷七上考证367

卷七下考证374

卷二十六 说字十二383

卷八上考证383

卷八下考证395

卷二十七 说字十三399

卷九上考证399

卷九下考证404

卷二十八 说字十四409

卷十上考证409

卷十下考证415

第二十九 说字十五423

卷十一上考证423

卷十一下考证432

卷三十 说字十六437

卷十二上考证437

卷十二下考证443

卷十三上考证453

卷三十一 说字十七453

卷十三下考证461

卷三十二 说字十八469

卷十四上考证469

卷十四下考证477

卷三十三 说字十九485

尔雅不可駮485

?陶486

偃蹇潦倒486

人物486

工夫487

小篆有脚488

分隸行488

日曰489

类篇集韻489

论反切所自始490

集古反切合为一书491

高岡元黄492

音学五书及韻补正论古音493

读书偶得以佐顾氏493

卷三十四 说字二十497

段玉裁论古音497

驺虞權舆498

三台当作三能498

调同非韻499

梦萌等字古音499

吴下方言合于古音500

熊罷能等字古音501

裘应作渠之反501

命读为慢502

?字似从唐人作去鸠切502

缪502

不字音503

佛504

三十六字母504

卷三十五 说字二十一507

韻书功过大小507

韻书古本已亡508

广韻509

祁有二音疑广韻为宋人所删510

颜元孙所分与广韻异510

廿三先廿四仙511

应姓平仄皆可用511

文殷吻隐问焮511

五支515

二仟515

盐添咸卫嚴凡515

新添类隔515

寒欢515

迥拯等径证嶝517

五十二儼517

队代废517

卷三十六 说字二十二519

映敬屡改519

艳?酽陷鉴梵520

一书中彼此互异520

物迄521

叶帖洽狎业乏521

毛晃増修互注礼部韻略522

韻会韻府从略524

壬子新刊礼部韻略525

每韻款式顾刻与张曹不同525

元板古今韻会举要527

卷三十七 说地一529

尙书禹贡澊山530

禹贡九州531

九州未言水道535

尔雅释地九州536

释山五嶽有两条后条为正540

周礼职方氏贾疏非是541

七国都544

梁败于齐丧地于秦辱于楚545

卷三十八 说地二547

汉十三部547

省并朔方548

郡国太守刺史治所548

三国疆域549

许邺洛三都549

晋地志与汉志异550

南北朝地理得其大?亦可551

隋罷州置郡551

唐改郡为州552

外官要领惟探访节度二使553

宋地理志据元丰554

宋史地理挍误556

卷三十九 说地三559

西王母559

禹贡雍州末节水道559

梁州末节水道562

黑水564

三危570

河源572

积石龙门577

卷四十 说地四579

冀州梁岐非吕梁狐岐579

秦魏必争之地惟河西为要582

长安584

郑县新郑585

南陵沂水585

?586

阿阳586

泾水过郡三587

河水过郡十六587

六郡良家子588

京兆下邽588

汉安郡588

街东街西589

?县589

西明寺590

华阳观591

东门591

骆山人池亭592

商山592

卷四十一 说地五595

朱圉595

华山595

岍岐荆596

终南惇物乌鼠597

泾属渭汭598

漆沮既从599

原隰600

岷山602

江原至夏水603

江水过郡七604

朐忍605

嶓冢山605

沱潜既道611

和夷614

织皮西倾因桓是来617

卷四十二 说地六619

禹贡豫州末节水道619

荆州末节水道620

逆方621

太行622

大伾623

降水大陆624

大陆628

清漳过郡五629

汾水过郡五630

沇水过郡九630

卷四十三 说地七631

广平国631

纶氏非建初置632

淮633

漳633

九江633

濁漳634

石头城635

湘州635

山东636

黎637

沙鹿638

有窮639

诸冯负夏鸣条639

空桑640

卷四十四 说地八641

雍州洛水豫州?水音同字别641

伊洛瀍澗642

孟津644

導沇水东流为济人于河溢为荥646

豫州荥波649

菏泽孟豬651

盤庚迁都亳殷651

文王时三亳阪尹652

導淮自桐柏656

卷四十五 说地九657

荆州沱潜657

云梦659

楚都有五滕文公之楚过宋係顺道661

九江664

卷四十六 说地十673

东至于澧诸节673

彭蠡679

导汉东匯泽为彭蠡680

交阯682

崇山684

卷四十七 说地十一687

禹贡冀州末节水道687

兖州末节水道689

徐州末节水道694

揚州末节水道698

卷四十八 说地十二701

碣石701

衡漳703

恒卫707

九河708

出河之泲711

雷夏灉沮716

卷四十九 说地十三721

故大河屯氏河721

漯水过郡三722

泗水过郡六722

睢水过郡五722

广阳国723

北海平寿寿光斟县724

东平国725

鲁国725

薛县726

淮阳郡727

蒲姑地名非人名728

沛国728

合肥728

盛唐728

太公反葬于周其事难行729

雩门730

归三田730

堕三都731

孔子所生郰非邹亦非陬731

灭滕事当从汉志733

任国风姓赵岐注误733

于陵734

卷五十 说地十四735

潍淄735

汶736

沂737

蒙羽738

羽山739

大野739

泗滨浮磬740

三江742

敷浅原742

吴郡743

丹杨745

三江747

震泽748

三吴752

阊门753

勾吴753

故吴城有二753

疁城754

沈尢村754

申浦755

卷五十一 说人一757

三皇五帝757

五帝夏殷及周初皆无年759

八元八愷761

后稷见叶762

辨夏商历年谬妄之说764

外丙仲壬765

太甲元年十二月765

臣扈767

高宗肜日768

祖甲769

文王受命称王改元770

武王伐纣之年772

世数未足尽信何況其年773

先王连后稷数773

用甲子纪年六国以下仍不用774

卷五十二 说人二777

成王多得周公属黨777

康诰779

多士三月781

先作洛后迁殷781

王退卽辟于周命公后783

周公居攝七年784

在新邑烝祭又告文王廟封伯禽785

顾命年月日787

卷五十三 说人三791

散宜生791

微仲791

周公召公相成王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792

商容现存792

夷逸792

穆王训夏赎刑794

?命794

厉王艳妻795

君氏796

鲁桓公楚穆王797

桓公子纠797

书弑闵公及仇牧不书宋督798

寺人披798

僬侥798

简璧799

晋悼公諡法799

周公800

老子之流沙800

老子杳?诡异801

卷五十四 说人四805

鲁哀公805

太宰嚭未尝见诛史记误806

某年係某帝王弟幾年806

孔父子奔鲁807

君子807

孔子生卒年月日808

委吏810

孔子至卫810

颜雠由810

左邱明810

颜渊季路811

南容811

四科十哲非皆从陈蔡812

孟懿子812

曾点815

曾子直呼子夏名数其罪事未可信815

有姓815

陈亢816

弟子门人可通稱817

衍圣公之名所自始818

表六国本秦记818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818

三桓微819

子思年819

離妻820

公轮子820

辨赵岐以公孙衍张仪为合从之谬820

鲁共公元年误前一年821

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822

卷五十五 说人五825

阎氏考孟子生卒出处年月先后今改正825

孟子享年甚长约有九十餘835

孟子本不以岁月先后为次叙837

卷五十六 说人六839

邹卽邾839

孟子所至之地839

七邑中六邑皆齐地惟范不知何时至842

赢去齐都三百余里844

孟子至薛係田氏之薛且必在至滕后845

投老踪跡不出一二百里845

孟子及门人封爵846

孔距心王驩846

曾元曾西公明仪公明高847

告子848

卷五十七 说人七851

秦始皇刻石851

苏昌泄祕书852

刘向传不及贾谊852

郑与官二书异853

沈田子林子传853

文中子853

唐玄宗非真友爱857

汪姓858

俱文珍858

唐范公告身859

皮日休未嘗陷贼为学士862

杨晟自刎863

郑康成865

卷五十八 说人八865

郑氏世系866

郑氏世系图866

郑氏出处868

郑唐成年谱875

郑氏著述879

郑氏群书表884

郑氏师友887

郑氏传学890

郑氏轶事892

卷五十九 说人九893

郑氏冢墓893

郑氏碑碣894

郑氏后裔895

郑氏古蹟897

郑氏崇祀899

郑氏品藻900

卷六十 说人十915

宋太宗915

受禅乃太宗与赵普本谋917

王安石怒交阯言新法不便919

蔡攸以进奉得少师919

三路都统葛主衰919

完颜宗贤920

巫伋等为金国祈请使920

虞允文拒战金主亮920

以张浚为宣抚处置使921

杨皇后年反长于宁宗不可信921

度宗纪张顺三见921

潘大楍922

瀛国公立係四岁922

元军军钱塘江沙上923

宋元宰相位号923

王景等七人传924

向敏中事不实924

夏竦欲诛保塞兵925

梁颢登第之年925

以蔡確诗为讥讪非冤925

张浚926

黄锷代黄潜善死928

传亮被擒后死928

史浩史弥远史嵩之本贯不同929

敖陶孙931

陈宜中杀郑虎臣931

梁成大李知孝932

文天祥为右丞相932

赵延寿与叶隆礼所载异馀亦然933

徽宗天会十三年薨皇统二年復封郡王934

史鉴盛稱徐武功934

卷六十一 说物一937

斗937

冶氏杀矢刃长寸云云贾疏与戴震皆非938

戟重十五斤939

鍰?939

山节藻棁942

瑚璉944

金縢启籥944

碑碣945

觚不觚945

枕946

箸946

燭947

鈹947

方策948

卷六十二 说物二949

?睆緜蠻949

鸱鸮949

驺虞951

古无骑马事952

城门之轨953

娄豬953

龟四体954

蘜954

唐棣956

绿竹956

諼草957

蔔958

王瓜非黄瓜958

蒲盧959

卷六十三 说制一961

禹濬畎浍距川961

九州田分九等962

周沟洫之制963

周井田之制966

三等授田968

税法轻重之制970

卷六十四 说制二983

六鄕983

廛里以下九等田985

六遂986

鄕遂出车987

三等采地988

四处公邑1003

馀夫圭田1006

廛无夫里之布1007

囿里数1007

卷六十五 说制三1009

制军1009

车之卒伍1010

辨可任1012

起徒役1013

军将1014

辨尽发之非1015

邦国鄕遂之军1018

邦国境内之军1023

千乘1024

卷六十六 说制四1033

顾命宫室制度1033

明堂在国之陽不在应门内1042

西南其户1044

卷六十七 说制五1049

禘郊祖宗1049

六天1052

圜丘南郊分祭六天1053

用牲于郊1056

社于新邑1057

郊社禘嘗1059

春秋二节1059

卷六十八 说制六1061

廟制1061

辨王肃七廟之非1064

吾不欲观1066

禋于六宗1066

辨诸家六宗之非1068

卷六十九 说制七1075

春王正月1075

社主1078

告朔饩羊1079

伐木诗兼饗食燕礼1079

反坫1080

天子诸侯各有三朝1080

拜下1084

樹塞门1085

虞夏商周朝礼1085

殷国1089

執圭1090

聘礼掌客不同1091

攝主1091

卷七十 说制八1093

黄衣狐裘1093

表而出之1093

寢衣1094

扱地1094

吴孟子1095

呼妻兄弟为舅1095

吉服1096

祭墓1098

號祝1099

哀子1099

宰我問丧1100

孺悲1100

旧君服1101

卷七十一 说制九1103

同年1103

试郎吏1103

唐进士试诗赋1104

定斯取数1106

秋试貢士聘處士为主试1107

鄕会试专用宋元朱蔡朱胡陈五种1108

袁亮知宋儒考古之非1108

六官始颛顼1109

卿士出为诸矦1110

唐虞五等爵1111

牧誓官制1111

门子1113

汉九卿1114

代耕1114

光禄卿1115

魏时京官之制1116

外官制1116

卷七十二 说制十1123

书疏言量之数与汉志异1123

五秉1124

原思粟九百1125

钱法1126

仪象考略1126

卷七十三 说制十一1139

洪範曰肃时雨若等1139

歲月日时等1140

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1141

六沴1142

朔日辛卯1143

攺赤道为朱道1143

推文王受命之岁1143

一日分十二时1144

岁年1146

闰月无中氣1146

社日1148

重三重阳七夕重九1149

黄梅1149

卷七十四 说制十二1151

在齐闻韶1151

太师摯章1151

诗亡1152

雅颂得所1155

龟法久亡推当阙疑1157

贞屯悔豫是再筮得两卦1159

環攻1160

三宥1161

历人戕敗人宥1161

卷七十五 说集一1163

赋比興1163

许宋黎楚诸国之风1164

诗人自述其名1165

朱子仍用毛诗1165

程大昌论南雅颂国风等名皆妄1166

重韻1166

同纽字不可连押1167

古今韻通押1169

服中不当作诗1171

诗纪漏去鼓吹曲1172

射雉赋误1172

四大名家论诗1172

前谿歌1173

诗式1173

卷七十六 说集二1175

杜子美1175

以旬为年1185

韩昌黎1185

卷七十七 说集三1197

李义山1197

温飞卿1205

借韻1214

卷七十八 说集四1217

东坡用韻1217

便旋1221

雲中下蔡1222

驰骛功名有園不居1223

陆君实輓诗1224

宋诗纪事1224

刘须溪无受业陆象山事1224

马鞍山1225

赵昕嘉定志1226

卷七十九 说集五1227

明诗選1227

虎邱築城1230

袁凯人逊国诸臣1230

岿1230

徐溥1231

李空同1231

姚涞1232

顾华玉1232

何大復诗误1232

李沧溟1233

王元美1235

杨用修夫人1235

高儈多漏1235

洪武正韻1236

馀不1236

王朱连用同纽1236

第四桥1237

駮踳1238

戌丁对误1239

駏驴1239

初三月1239

自寿诗自贺诗1240

珠络鼓玉交杯1240

百八鐘十三楼1240

卷八十 说集六1243

李陵荅苏武书1243

文中子推奉曹植1243

三易三多1243

诗笔1244

文選体1244

文章变例1245

墓志书曾祖1245

外王父1245

譔文不繋职司1246

会鞏与弟布不同居1246

婺学1246

元黄溍之文1247

三十而立1249

卷八十一 说通一1249

必也正名1251

为学病在好博1253

太极图及先天图1256

七十馀萬日1257

窺日视月1257

旱言仁1257

与颜冉论仁皆成语1258

克己復礼1258

回不攺其樂樂是樂道1259

不至于榖汉人本以榖为禄1259

可与適道与唐棣之华为一章1259

雅言執礼1260

无争1260

学不厌诲不倦夫子自任非自谦1261

述而第一第二第三章1261

物1262

狂1262

生今反古1263

辞逹而已矣1263

卷八十二 说通二1265

方1265

侃侃訚訚1265

束脩1266

遊必有方1267

数1267

丧1268

至于犬马1268

无友不如己1269

体物不可遗1269

色难1269

立言之法1270

孟子春秋天子之事1271

嫁1271

滕1272

徽1272

居居究究1272

少艾1272

執熱1273

折枝1273

皇甫持正戒虚张1273

圣门事业图1274

读书必有得力之书1274

诸葛武侯孫思邈语1275

抱蜀1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