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协调区域发展:30年区域政策与发展回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协调区域发展:30年区域政策与发展回顾
  • 张军扩,侯永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80234188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22页
  • 主题词:区域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协调区域发展:30年区域政策与发展回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总框架11

一、现行区域战略和政策的基本架构11

1.四大板块的区域政策12

2.扶贫政策16

3.少数民族地区政策18

4.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18

5.各类保护区19

6.正在构建中的四类主体功能区20

二、形成的过程20

1.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调整相适应20

2.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相协调23

3.区域生产力布局27

三、改革开放后的主要区域政策效果评估28

1.促进了整体经济增长28

2.分工格局趋于合理化29

3.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增长极31

4.扶贫效果良好33

5.区域发展不平衡未能改变34

6.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日趋加大35

7.在某些领域还存在重复建设36

8.地方过度竞争的问题36

四、区域战略和政策的未来37

1.树立科学发展观,制定新时期的区域政策目标37

2.科学把握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框架结构38

3.积极推进区域政策公平41

4.探讨标准经济区划分的可能性41

第二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和政策42

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背景和意义43

1.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迫切要求转变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43

2.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完善46

二、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发展要求49

1.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特性49

2.主体功能区的初始划分及其与未来发展的关系51

3.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要求54

三、落实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体制和政策保障58

1.理想的国土空间功能分工格局形成中的政府和市场58

2.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演变与政策激励和约束结构60

3.体制保障和政策保障64

第三章 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专项扶贫政策75

一、1978~1985年的中国贫困区域发展政策75

1.以工代赈76

2.“三西”农业建设77

3.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确定78

4.初步确定扶贫方针79

二、1986~2000年的中国贫困区域发展政策81

1.建立了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为主要机构的农村反贫困组织81

2.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地域单元,确定扶贫标准和贫困县84

3.完善扶贫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办法和政策85

4.东西协作扶贫88

5.建立对扶贫状况的动态监测89

6.制定了反贫困行动的纲领性文件90

三、2001~2007年的中国贫困区域发展政策92

1.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政策94

2.以村确定扶贫区域96

3.扶贫途径98

四、中国贫困区域发展政策的主要成就和问题108

1.创造了贫困人口由2.5亿下降到2148万的历史壮举108

2.开创了以经济高增长、城市化为依托的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方式109

3.转变贫困区域发展思路,实现从“救济”扶贫到“开发”扶贫110

五、中国未来扶贫政策和工作的展望111

第四章 资源枯竭型地区政策114

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5

1.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定义115

2.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基本情况116

3.资源枯竭型地区存在的问题120

二、改革开放前资源型地区的开发过程与生态政策122

1.第一阶段123

2.第二阶段126

三、改革开放后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过程与政策128

1.第一阶段128

2.第二阶段133

四、资源枯竭型地区政策的现状140

1.资源枯竭型地区政策体系的现状140

2.资源枯竭型地区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145

第五章 生态功能区政策156

一、宏观背景157

二、自然保护区政策的提出和发展160

1.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160

2.自然保护区现状161

3.主要政策演进163

4.政策效果165

三、风景名胜区政策演进167

1.发展概况167

2.发展现状168

3.主要政策演进171

4.政策效果173

四、生态功能保护区政策演进174

1.背景分析174

2.主要政策演进174

3.《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主要任务175

4.《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主要举措176

5.政策效果177

五、经验总结及未来的挑战178

1.经验借鉴178

2.未来面临的挑战179

第六章 增长格局和经济重心的演变181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演变181

1.区域增长格局的变化181

2.中国区域经济重心的变迁190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增长格局演变的原因192

1.市场化改革对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影响193

2.对外开放对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影响198

3.国家区域总体政策的演变对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影响201

三、未来的中国区域增长格局202

1.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近期演变202

2.中国区域增长格局变化的长期趋势206

第七章 区域分工与合作207

一、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内涵与意义207

二、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演进及阶段性特征208

1.政府为主导,主要依靠计划手段推进沿海和内陆地区分工协作的发展阶段209

2.市场作用逐步加强,产业分工有所深化,跨区域企业联盟与并购推动的自下而上的区域经济合作阶段213

3.合作机制建设备受重视,产业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进入“上下结合”的新阶段216

三、目前我国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趋势218

四、目前我国区域合作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趋势227

1.地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227

2.沿海三大经济圈内部的合作不断加强228

3.基于腹地竞争的泛区域合作范围明显扩大229

4.政府主导的跨区域规划正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以“上下结合”为动力的新阶段230

5.在推进区域分工合作中,都市圈理念和主体功能区理念开始形成并逐步体现231

五、推进区域分工合作中的经验总结与基本要求232

第八章 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236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演变237

1.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的差异237

2.各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242

3.各地区居民人均消费的差距246

4.各地区人均财政收支的差距249

二、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252

1.各种地区发展不平衡指标的比较252

2.地区差距的区域分解254

3.地区差距的城乡分解258

三、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未来趋势260

附录8.1中国各省的人均GDP(现价)263

附录8.2中国各省的不变价人均GDP的计算265

附录8.3考察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指标选择266

第九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269

一、珠三角经济区的形成269

1.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界定269

2.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历史270

3.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的兴起271

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272

1.经济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超过中高收入国家水平272

2.对外贸易飞速发展,贸易结构不断优化273

3.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断优化275

4.珠三角经济区企业的发展280

5.珠三角经济区的空间经济结构284

6.珠三角经济区的区域分工与合作287

三、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动因分析289

1.区域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289

2.分权制改革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294

3.乡镇企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297

4.引进外资对地方经济的影响297

5.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98

四、地区经济发展展望298

第十章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302

一、长三角经济兴起的背景303

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304

1.综合经济实力304

2.对外贸易305

3.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发展306

4.长三角经济区企业的发展310

5.长三角经济区的空间经济结构313

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315

四、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的动因分析320

1.区域政策的影响320

2.市场化改革的影响323

3.对外开放324

4.地方政府的作用325

五、地区发展展望329

第十一章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331

一、京津冀的经济发展历程331

1.1978~1989年低水平上的不稳定增长阶段332

2.1990~1999年经济快速发展阶段333

3.2000~2006年国家区域经济发展重心北移环境下的稳定发展336

二、京津冀的经济发展状况338

1.北京市的发展状况338

2.天津市的发展状况340

3.河北省的发展状况342

三、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344

1.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概念的形成与发展344

2.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念348

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因351

1.区位和交通优势351

2.自然资源条件352

3.人才和科技教育条件353

4.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活力354

5.开放带来的国际资本和产业的国际转移354

6.国家对重点区域的扶持政策355

五、京津冀区域发展展望359

第十二章 中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新思考361

一、影响中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若干重要因素361

1.在全球化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繁多复杂362

2.影响中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若干重要因素365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372

1.发展差距难以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同373

2.贫困地区的人民将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374

3.产业区际分工更加合理374

4.中西部地区将出现更多的增长极375

5.各地将出现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376

6.一体化程度极高的经济板块越来越多377

7.区域之间良性互动的格局逐渐形成378

8.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跨境合作更加深入378

三、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思考379

1.要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恰当发挥政府的作用379

2.系统设计区域政策,为恰当发挥政府作用创造前提382

3.完善体制机制,为有效发挥市场作用奠定基础385

参考文献387

后记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