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肾小球肾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饶向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3558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肾小球肾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对肾的认识1
第一节 中医“肾”的生理病理1
一、肾的生理功能1
二、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3
第二节 肾系(肾和膀胱)常见证候5
一、实证5
二、虚证6
三、虚实夹杂证7
第二章 肾炎常见病证9
第一节 水肿9
一、病因病机9
二、辨证论治10
第二节 腰痛15
一、病因病机15
二、辨证论治16
第三节 尿血18
一、病因病机19
二、辨证论治19
第四节 癃闭22
一、病因病机23
二、辨证论治23
第五节 现代对中医“肾”的研究27
一、从肾本质的研究到证本质的研究27
二、从肾虚到衰老的研究28
三、从肾阴肾阳的调节功能到阴阳理论的探讨29
第三章 肾炎的临床基础30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和生理功能30
一、肾脏的结构30
二、肾脏的功能37
第二节 血尿42
一、血尿的病理生理42
二、血尿的分类、诊断和鉴别诊断42
第三节 蛋白尿47
一、蛋白尿的病理生理47
二、蛋白尿临床试验方法简介50
三、蛋白尿与临床肾病恶化发展的相关性52
四、蛋白尿导致进行性肾损害的机制52
第四节 高血压54
一、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54
二、高血压肾损害机制57
三、高血压的鉴别诊断59
四、抗高血压治疗60
第五节 水肿63
一、水肿的病理生理63
二、水肿的鉴别诊断64
三、肾性水肿的处理68
第六节 肾功能检测69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69
二、肾小管功能检查73
第七节 肾血流量测定80
第四章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及恶化机理82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82
一、导致肾炎的抗原82
二、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炎的发病机理83
三、细胞免疫86
第二节 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87
一、与肾炎相关的炎症介质及其对肾脏的作用88
二、炎症细胞94
第三节 凝血与纤溶系统98
第四节 遗传因素与肾小球肾炎100
一、MHC遗传学特征100
二、MHC抗原的生物学功能101
三、HLA与肾脏病102
第五节 肾小球肾炎的恶化机制103
一、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103
二、细胞/生长因子的重要作用及炎症介质的作用103
三、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进行性肾小球损伤104
四、肾小球固有细胞及浸润的炎症细胞的作用105
五、代谢异常106
第五章 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病理类型和临床分型109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109
一、肾小球体积变化109
二、肾小囊病变110
三、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病变111
四、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病变111
五、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113
六、肾小球系膜病变113
七、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异常114
八、肾小球内细胞增多115
九、肾小球内泡沫细胞形成115
十、肾小球缺血性病变115
十一、肾小球坏死115
十二、肾小球硬化、纤维化和玻璃样变115
十三、肾小球荒废116
第二节 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116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16
二、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肾小球肾炎117
三、血管性疾病所致肾小球病变117
四、代谢性疾病所致的肾小球病变118
五、遗传性肾病118
六、其他肾小球疾病118
七、终末期肾病119
八、移植后肾小球病变119
第三节 肾小球肾炎临床类型119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急性GN)119
二、急骤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RPGN)120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慢性GN)120
四、肾病综合征(NS)121
第四节 我国肾小球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121
第六章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123
第一节 概述123
一、定义123
二、发病情况124
第二节 发病机制124
一、西医病因124
二、病理和病理生理125
三、中医病因126
四、中医病机126
第三节 临床表现127
一、一般表现127
二、尿改变127
三、血液和其他理化检查128
四、合并症129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130
一、诊断130
二、鉴别诊断130
第五节 治疗132
一、中医治疗132
二、西医治疗136
三、中西医诊治参考138
第六节 预后、预防140
一、预后140
二、预防141
第七章 急进性肾炎142
第一节 概述142
一、定义142
二、发病情况143
第二节 发病机制143
一、西医病因143
二、西医发病机理144
三、病理改变145
四、中医病因147
五、中医病机147
第三节 临床表现148
一、一般表现148
二、尿改变148
三、血液和其他理化检查148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149
一、诊断149
二、鉴别诊断149
第五节 治疗151
一、中医治疗151
二、西医治疗156
三、中西医诊治经验158
第六节 预后、预防161
一、预后161
二、预防162
第八章 慢性肾小球肾炎163
第一节 概述163
一、概念163
二、发病情况164
第二节 发病机制164
一、西医病因164
二、西医发病机理164
三、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165
四、中医病因166
五、中医病机166
第三节 临床表现168
一、一般表现168
二、尿改变168
三、血液和其他理化检查168
四、合并症169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169
一、诊断169
二、鉴别诊断169
第五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171
一、中医治疗171
二、西医治疗178
三、中西医诊治经验179
第六节 预后、预防183
一、预后183
二、预防复发和加重病情184
第九章 肾病综合征185
第一节 概述185
一、概念185
二、发病情况186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理186
一、病因186
二、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187
三、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病理生理189
第三节 临床表现192
一、水肿192
二、蛋白尿192
三、血浆蛋白水平改变192
四、高脂血症193
第四节 合并症193
一、感染193
二、血栓和栓塞193
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疾病194
四、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迟缓194
五、肾功能损害194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195
一、诊断195
二、鉴别诊断195
第六节 肾病综合征治疗196
一、中医治疗196
二、西医治疗199
三、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的处理205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208
第七节 预后、预防212
一、预后212
二、预防复发和加重病情212
附 几种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213
一、肾小球微小病变(MCD)213
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214
三、局灶节段性硬化(FSGS)215
四、膜性肾病(MN)217
五、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炎,MPGN)220
第十章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223
第一节 概述223
一、定义223
二、发病情况224
第二节 发病机制224
一、西医病因和发病原理224
二、病理改变224
三、中医病因病机225
第三节 临床表现226
一、一般表现226
二、实验室检查226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227
一、诊断227
二、鉴别诊断227
第五节 治疗228
一、中医治疗228
二、西医治疗231
三、中医辨治经验232
第六节 预后、预防233
一、预后233
二、预防233
第十一章 IgA肾病235
第一节 概述235
第二节 发病机理236
一、西医发病机理236
二、病理及免疫病理变化239
三、中医病因病机240
第三节 临床表现242
一、一般表现242
二、实验室检查243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244
一、诊断244
二、鉴别诊断244
第五节 治疗245
一、中医治疗245
二、西医治疗249
三、中西医结合诊治251
第六节 预后、预防255
一、预后255
二、预防255
第十二章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57
第一节 概述257
一、定义257
二、发病情况258
第二节 发病机制及病理258
一、西医发病机制258
二、西医病理259
三、中医病因病机260
第三节 临床表现260
一、病史特点260
二、肾外表现261
三、肾脏受累表现261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262
一、诊断262
二、鉴别诊断263
第五节 治疗263
一、辨证论治263
二、专方验方266
三、其他疗法267
四、西医治疗267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参考268
第六节 预后、预防269
一、预后269
二、预防270
第十三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271
第一节 概述271
一、定义271
二、发病情况272
第二节 发病机制273
一、西医病因273
二、西医发病机制274
三、病理改变275
四、中医病因279
五、中医病机279
第三节 临床表现280
一、全身表现280
二、肾脏表现280
三、实验室检查281
四、提示病情活动的临床指标282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283
一、诊断283
二、鉴别诊断285
第五节 治疗286
一、中医治疗286
二、西医治疗289
三、中西医诊治经验292
第六节 预后、预防294
一、预后294
二、预防294
第十四章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296
第一节 概述296
第二节 发病机制297
一、西医发病机理297
二、病理改变298
三、中医病因病机299
第三节 临床表现299
一、一般情况299
二、呼吸系统表现300
三、消化系统表现300
四、神经系统表现300
五、实验室检查300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301
一、诊断301
二、鉴别诊断301
第五节 治疗302
一、中医辨证论治302
二、西医治疗304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306
第六节 预后和预防复发306
一、预后306
二、预防复发307
第十五章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308
第一节 概述308
一、定义308
二、发病情况309
第二节 发病机理309
一、西医发病机制309
二、病理311
三、中医病因病机312
第三节 临床表现312
一、病史312
二、临床表现312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314
一、诊断314
二、鉴别诊断315
第五节 治疗316
一、辨证论治316
二、西医治疗319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321
第六节 预后、预防321
一、预后321
二、预防321
第十六章 Alport综合征323
第一节 概述323
一、定义323
二、发病324
第二节 发病机理324
一、西医发病机理324
二、病理325
三、中医病因病机326
第三节 临床表现327
一、一般表现327
二、病理328
三、分子遗传型的确立328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329
一、诊断329
二、鉴别诊断329
第五节 治疗331
一、中医治疗331
二、西医治疗333
第六节 预后、预防333
一、预后333
二、预防333
第十七章 肾炎患者自我管理335
第一节 肾炎患者饮食管理335
一、合理配方、饮食有节335
二、因病施食336
三、辨证用膳338
第二节 肾炎患者的护理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