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资源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资源法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402990.jpg)
- 吕忠梅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083814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资源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资源与环境问题1
第一节 环境资源1
一、环境资源的概念1
二、环境资源的分类6
第二节 环境问题7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种类7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8
第二章 环境资源法概述20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的涵义20
一、环境资源法的概念20
二、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环境资源社会关系21
三、环境资源法的特征24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律关系27
一、环境资源法律关系及其构成27
二、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主体30
三、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内容34
四、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客体40
第三节 环境资源法的地位与体系42
一、环境资源法的地位42
二、环境资源法的效力体系44
第四节 环境资源保护基本法47
一、环境资源保护基本法的概念47
二、环境资源保护基本法的地位52
三、中国环境资源保护基本法的产生和发展55
四、《环境保护法》的体系结构59
五、环境资源保护基本法的完善61
一、不同的环境资源法价值观65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的价值观65
上篇65
第三章 环境资源法的价值定位65
二、环境资源法的价值目标75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的目的76
一、环境资源法目的的概念76
二、环境法目的的立法实践76
三、中国环境资源法的目的缺陷78
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80
第三节 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89
一、源头控制及全程控制原则89
二、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91
三、风险预防原则94
四、环境民主原则98
第四章 环境权的理论与实践103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的发展103
一、环境权的提出103
二、环境权在国际法上的承认105
第二节 环境权的基本理论106
一、环境权的基本属性106
二、环境权的独立性110
三、环境权的涵义的分解组合113
四、环境权的内容116
一、环境使用权124
第三节 公民环境权124
二、环境保护相邻权129
三、环境价格权137
第四节 国家环境权143
一、国家环境权的概念143
二、环境资源管理权的行使145
三、国家环境资源管理权的特殊实现方式156
中篇163
第五章 环境资源综合法律制度163
第一节 源头控制制度163
一、环境统计制度163
二、规划、计划制度165
三、环境监测制度168
四、环境标准制度171
五、环境资源保护目标责任制度174
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76
第二节 过程控制制度179
一、“三同时”制度179
二、许可证制度181
三、环境标志制度184
四、综合开发利用制度186
第六章 自然保护法律制度191
第一节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191
一、自然资源权属制度的概念191
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192
三、自然资源的使用权195
四、自然资源的其他权益197
第二节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198
一、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概念198
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法律依据199
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内容199
第三节 自然资源开发禁限制度200
一、自然资源开发禁限制度的概念200
二、自然资源开发禁限制度的法律依据201
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禁限制度的主要内容203
第四节 进出口管制制度204
一、进出口管制制度的概念204
二、自然资源进出口管制制度的法律依据204
一、自然资源补救制度的概念206
三、进出口管制制度的内容206
第五节 自然资源补救制度206
二、自然资源补救制度的内容208
第七章 污染控制制度212
第一节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212
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概念212
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内容213
第二节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214
一、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概念214
二、申报登记的适用对象215
三、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内容和程序215
一、污染物排放税费制度的概念216
第三节 污染物排放税费制度216
二、排污费的征收219
第四节 现场检查制度222
一、现场检查制度的概念222
二、现场检查制度的法律规定224
第五节 限期治理制度226
一、限期治理制度的概念226
二、限期治理制度的内容226
三、限期治理决定的形式227
四、限期治理的对象227
五、限期治理的决定机关228
一、防止环境污染转嫁制度的概念229
第六节 防止污染转嫁、转移制度229
六、违反限期治理制度的后果229
二、污染转嫁或转移的法律原因231
三、污染转嫁、转发的构成要件234
四、转嫁污染的方式235
五、防止污染转嫁的法律规定235
第七节 污染事故强制应急措施制度237
一、强制应急措施制度的概念237
二、强制应急措施制度的内容238
第八章 环境资源责任制度240
第一节 环境资源民事责任240
一、环境资源民事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240
二、环境资源民事责任的种类及承担方式244
三、无过失责任246
第二节 环境资源行政责任251
一、环境资源法上的行政责任概述251
二、行政制裁253
三、行政处罚254
四、行政处分260
第三节 环境资源刑事责任261
一、环境资源法上的刑事责任的概念261
二、危害环境资源的犯罪及其犯罪构成263
三、环境资源法上的刑事责任的立法类型268
四、中国的环境资源犯罪立法269
一、正当防卫276
第九章 环境资源纠纷解决制度276
第一节 非诉解决制度276
二、紧急避险278
三、自助行为280
第二节 环境资源民事诉讼282
一、环境资源民事诉讼的概念与特征282
二、环境资源民事诉讼的分类289
三、环境资源民事诉讼的基本规定290
第三节 环境资源行政诉讼297
一、环境资源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297
二、环境资源行政诉讼的分类298
三、环境资源行政诉讼的基本规定299
一、环境资源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305
第四节 环境资源刑事诉讼305
二、环境资源刑事诉讼的基本规定306
下篇309
第十章 自然保护法309
第一节 自然保护法的概述309
一、自然保护法的概念及性质309
二、自然保护法的特征310
三、自然保护法的体系311
第二节 环境要素保护法313
一、土地保护法313
二、水保护法320
三、水土保持法324
四、森林保护法327
五、草原保护法333
六、渔业资源保护法336
七、矿产资源保护法339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344
一、生物多样性344
二、野生动物保护法347
三、野生植物保护法350
第四节 特殊区域保护法352
一、特殊区域352
二、特殊区域保护法的概念和特征354
三、自然保护区法355
四、风景名胜区保护法358
五、国家公园保护法360
六、文物古迹保护法365
第十一章 污染防治法370
第一节 污染防治法概述370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370
二、环境污染防治法的概念和特征371
第二节 媒介污染防治法372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372
二、水污染防治法379
三、海洋污染防治法386
第三节 污染物质污染防治法395
一、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395
二、噪声污染防治法399
三、放射性污染防治法404
四、危险物品污染防治法409
第十二章 国际环境资源法414
第一节 国际环境资源法概述414
一、国际环境资源法的概念和特点414
二、国际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422
三、国际环境资源法的渊源和体系429
四、中国与国际环境资源法的发展435
五、国际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437
第二节 中国对国际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态度448
一、我国对国际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主张448
二、对各领域具体问题的态度及国际环境资源法律动议450
主要参考书目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