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来西亚美术史 上 从原始走向现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来西亚美术史 上 从原始走向现代
  • (马来西亚)梅德顺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17077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738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786页
  • 主题词:美术史-马来西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来西亚美术史 上 从原始走向现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从原始走向现代1

【马来西亚原始美术发现篇】1

第一章 考古发现原住民原始生活的美术故事1

第一节 洞穴里考古发现古时原始族群美术活动的踪迹4

第二节 原始族群部落的器用文化对美术文明发展的意义5

第三节 原始族群部落的农耕文化对本土工艺美术的影响5

一、原始族群对雕刻美术的创造与追求8

二、原始族群编织工艺的发展概况13

结语14

思考点16

注释16

参考文献16

【马来西亚外来美术引进篇】17

第二章 外贸经商与文化交流背景下的美术播种(1400—1900)17

第一节 外来文化在马来西亚土地上影响与传播美术概况(1400—1900)18

一、早期印度和中国在马来西亚艺术的交融与贡献18

(一)印度宗教形态的美术形成与影响20

(二)中国悠久中华文化与美术的传播22

(三)美术造型古币为商业交易用途27

第二节 回教文化的传入与马来工艺美术的发展28

一、回教传入与马六甲王朝成立对艺术的影响29

二、回教工艺美术的形成与发展30

第三节 移居群体带来的民间风俗的文化艺术产物32

一、峇峇与娘惹文化积累中华文化传播与美术的遗产36

二、峇峇与娘惹日常风俗融通民间美术38

结语41

思考点41

注释41

参考文献42

【马来西亚殖民文化共存篇】43

第三章 外来文化与殖民地社会背景下的美术萌芽概况(1511—1957)43

第一节 葡萄牙在马来西亚留下的文化艺术产物(1511-1641)44

第二节 荷兰殖民时期留下的建筑与宗教美术元素(1641-1824)47

第三节 东方建筑美术在英殖民时期的交汇传播与影响48

第四节 英国式绘画孕育和与东方文化促进马来西亚本土美术的萌芽滋长(1824-1957)49

西方旅游画家在殖民地绘画写生的记录与传播50

结语53

思考点53

注释53

参考文献54

【马来西亚东西美术交汇篇】55

第四章 融汇马来西亚侨民画家思想的西方美术(1900—1925)55

第一节 侨民在马来西亚的美术观念与思想演变的过程发展56

一、书画的运用是艺术与教育的沟通桥梁61

二、水墨画传播和继承中国书画文化概况66

第二节 英殖民时期侨民思想与东西美术的融汇72

一、西画与中国画的际遇交汇与发展75

二、西方油画与水彩画的技法传承77

第三节 英殖民时期政策对华校美术教育的影响78

一、“英语至上”的教育政策造就了英校华裔画家78

二、殖民时期受西方绘画风格的传播与影响79

结语81

思考点82

注释82

参考文献82

【马来西亚南洋美术新兴篇】85

第五章 马来亚时期南洋画派展现南洋社会风貌(1926—1945)85

第一节 马来西亚南洋画派的风格思想形成与融合社会发展概况(1926—1945)86

一、南洋时期的美术教育助长南洋美术画派87

二、南洋画风的承继与发展脉络94

三、南洋时期本土画家出外旅游的成果97

第二节 南洋画派与后南洋美术风格的定位99

一、南洋美术风格“一体化二元性”的意识102

二、南洋美术风格孕育新一代画家102

三、二战时期南洋美术与文艺的停办104

第三节 南洋美术抗战意识的形成与发展105

一、漫画成为抗战的一种社会功能的工具106

二、南洋美术活动对抗日意识的积极推进109

第四节 南洋美术专科学校对本土美术教育的贡献110

一、南洋美专与南洋美术之父林学大115

二、倡导南洋本土化美术理论116

三、南洋美专培育的美术人才117

第五节 画会展览活动展现了南洋精神的风貌121

一、美术画会展览对社会的功能121

二、南洋精神风貌与本土艺术家的关系124

三、塑造南洋美术新面貌的展望126

结语126

思考点127

注释127

参考文献127

【马来西亚本土美术扎根篇】131

第六章 本土性与马来亚化的美术取向目标(1946—1957)131

第一节 “马来亚化”友族同胞本土性的美术发展133

第二节 “马来亚化”华人本土性的美术发展135

一、“马来亚化”文艺与美术的提倡135

二、“马来亚化”华人画家的创新案例136

三、“马来亚化”峇迪与蜡染艺术的创新案例138

四、马来亚化艺术团体对本土化美术的影响145

第三节 华裔画家本土主义的艺术创作和贡献148

一、中西画派两大体系的艺术精神148

二、汲取多样化的和谐创作方向151

第四节 华人美术自立自创风格发展概况154

一、“中学为体与西学为用”的多元华人美术创作风格154

二、华人美术风格的创作题材本土转型实纪155

结语159

思考点160

注释160

参考文献160

【马来西亚现代美术思维追随篇】163

第七章 马来西亚各族现代美术思维倾向的追随与发展(1958—1970)163

第一节 现代美术思维的传播与发展概述164

一、抽象表现主义的观念传播164

二、结构派绘画思想的兴起172

三、国家视觉艺术馆致力推广与发展现代美术主义174

第二节 现代美术思维的成熟时期与贡献179

一、各族画家留学海外与归来的艺术创新贡献179

二、伊斯兰艺术的兴起与现代主义思维的结合189

三、画廊和现代画展推动与促进现代美术思维的发展191

第三节 马来西亚现代艺术主义倾向的创作与代表人物196

一、概念艺术197

二、抽象艺术199

三、印象主义201

四、其他艺术流派倾向的艺术家202

五、现代主义创作形式的新空间207

结语212

思考点214

注释214

参考文献215

【马来西亚跨文化多元美术创新篇】217

第八章 马来西亚跨文化与多元美术的发展(1971—2000)217

第一节 跨文化与多元审美性的特征218

一、跨文化与多元美术背景下的特质219

二、跨文化与多元美术的意义222

三、艺术社团的跨族群特质222

第二节 跨文化多元美术与他族文化共存的发展概况223

一、马来传统皮影美术与中华文化的融合223

二、花车与花灯船的装置美术体现和谐讯息224

三、国家博物馆镶嵌壁画象征和平共处233

四、华校生融合马来文化在银币图案设计236

五、邮票设计呈现出跨文化元素238

第三节 跨文化多元美术元素的发展与展望241

一、新生代年轻画家的理念与传承241

二、未来多元文化取向的艺术之路242

三、大马新生代崛起的青年画家247

结语251

思考点252

注释252

参考文献252

【马来西亚美术教育传授篇】253

第九章 马来西亚教育体制下的美术教育形成发展253

第一节 中国美术教育的传播与引进254

一、传习所模式的孕育与美术学校的创办254

二、华侨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实施254

三、中国师资带动美术教育的发展261

四、美术考试制度的催生和应对275

五、华校技职教育培养美术人才285

六、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统一美术课程294

七、校内美术学会培养美术人才的目标302

第二节 英殖民地西方美术教育师教学法的推展与引进311

一、西方美术技法培训带动本地美术的发展311

二、成立画组与美术教育研讨会培养美术师资312

三、艺术视觉官引进与推动美术教育新课程322

第三节 儿童美术教育与校外美术培训班的共生326

一、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概况331

二、校外美术培训班与协会的体制助长美育331

三、校外美术教育机构团体的贡献335

第四节 独立后私立高等美术教育院校的开办与人才培养338

一、1967年马来西亚艺术学院(MIA)的成立341

二、1968年吉隆坡美术学院(KLCA)的贡献348

三、1978年西马艺术学院创办358

四、1983年中央艺术学院的创办360

五、1986年霹雳艺术学院的创办364

六、1987年赤道艺术学院的创办367

七、1990年沙巴艺术学院的创办368

八、1990年万达国际学院377

九、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378

十、专艺广告美术设计学院的创办381

十一、达尔尚艺术学院的创办388

十二、新纪元学院美术与设计系的设立390

十三、其他大专院校的艺术课程395

第五节 独立后国立高等美术教育课程科系的发展396

一、政府师训学院美术师资培训396

二、1967年玛拉工艺学院首设美术学院403

三、1968年槟城理科大学人文学院设立美术系404

结语405

思考点417

注释417

参考文献420

【马来西亚本土画家共进篇】423

第十章 马来西亚各类绘画媒介源流发展与本土画家的创作表现423

第一节 西洋绘画发展源流及其本土画家的创作表现424

一、水彩画—追求美与自学的艺术精神的本土画家424

二、油画——学习与继承西方艺术精髓的本土画家433

第二节 中国书画及其本土画家的人文精神444

一、水墨画——国画精华的体现446

二、书法艺术——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467

三、篆刻472

第三节 其他绘画艺术发展源流与本土画家的创作表现491

一、版画491

二、摄影496

三、漫画506

四、插图或插画515

五、木刻521

六、蜡染或峇迪绘画525

七、粉彩画(Pastel)529

八、素描与速写532

(一)肖像画541

(二)风景画544

第四节 立体美术与雕塑的发展545

一、立体雕塑549

二、陶艺550

(一)现代陶艺559

(二)窑的现状发展560

结语563

思考点565

注释565

参考文献568

【马来西亚美术事业耕耘篇】571

第十一章 探析马来西亚美术事业发展的幕后功臣571

第一节 美术活动与教育的蓬勃发展与画会的共生572

一、二战后画会成立的交流概况575

二、独立后国家画廊与画会的蓬勃发展587

第二节 南北艺术事业的贡献者616

一、骆清泉对槟城艺术事业的鼎力捐助617

二、李海萍与彭彪局绅对柔佛州艺术事业的积极推动627

第三节 马来西亚美术史料研究者635

一、马戈对南洋美术文献的贡献637

二、姚梦彤对马来亚新加坡战前美术文献的贡献642

三、锺金钩博士撰写马来西亚美术演变与发展简史645

四、T.K Sabapathy和Redza Piyadasa美术史论研究的付出651

五、拿督陈志宽医生对画家与作品的详录介绍652

六、锺瑜博士对华人美术史料的贡献656

七、庄梦轩艺文赏析撰写的文章与著作661

八、朵拉对大马艺术家心路历程的散文写作664

九、其他艺文杂志的贡献684

十、马来西亚美术批评概况685

第四节 马来西亚各大画廊的成立688

第五节 国际画展的推动与前进694

一、亚洲国际美术展览会(AIAE)694

二、拿督沈哲初首创马来西亚艺术博览会(Art-Expo)697

三、世界女艺术家联展706

四、亚洲美术交流展707

第六节 美术馆与文物纪念馆的社会贡献709

结语726

思考点728

注释728

参考文献730

鸣谢732

后记7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