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徽州书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徽州书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4/31386260.jpg)
- 徐达河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209371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徽州书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徽州书法的源与流1
(一)浩如烟海的中国书法艺术3
1.古文字书体的形成3
2.“六书”和戴震的“四体二用”说4
3.五体初定5
4.秦汉尚势8
5.魏晋尚韵8
6.唐人尚法11
7.宋人尚意14
8.元明尚态16
9.清人尚质20
(二)黟歙二千载徽州八百年22
1.秦置黟歙二县23
2.新安源出新安郡23
3.歙州新安几易其名24
4.改黟山为黄山25
5.一府六县格局的形成25
6.徽州得名26
(三)徽商——亦贾亦儒亦风雅27
1.称雄明清四百年27
2.先贾后儒和先儒后贾28
3.贾道儒行,风雅名世30
(四)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31
(五)徽州书法 芳华别具33
1.名家辈出,民间亦有高人34
2.独具特色的徽州书风36
(六)俯身拾遗皆精品38
1.徽州是文物之海38
2.地面遗存丰富39
3.馆藏诸多珍奇41
(七)新安四宝44
1.澄心堂纸45
2.徽笔(汪伯立笔)46
3.徽墨48
4.歙砚50
二、历代徽州代表书家53
(一)徽州书学的历史脉络53
(二)徽州书家代表人物55
1.朱熹——南宋书法四家之一55
2.程元凤——精通诗书的宰相65
3.方回——江西诗派殿军人物67
4.詹希元——台阁体“国朝第一手”68
5.程敏政——少年神童71
6.方元焕——家无两江字,不是大人家72
7.詹景凤——明代草书大家74
8.祝世禄——县令书法家82
9.罗文瑞——书得法于颜柳84
10.李流芳——诗书画三绝85
11.程京萼——仿山谷善草书90
12.汪由敦——乾隆喻为“书比张照”90
13.程瑶田——金石书法并称的乾嘉大儒95
14.汪士慎——“扬州八怪”之一101
15.罗聘——“扬州八怪”之一103
16.许承尧——徽州最后的翰林书家104
三、新安画派中的能书善画者111
(一)新安画派的历史渊源111
(二)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书画同源114
1.书画同“起”源115
2.书画同“形”源116
3.书画同“神”源117
4.书画同“心”源119
(三)新安画派中的书画兼擅的代表人物119
1.程嘉燧119
2.渐江121
3.查士标122
4.程邃126
5.梅清128
6.黄宾虹129
7.程瑶笙132
8.张翰飞134
9.汪采白136
10.鲍锡麟138
11.张君逸139
四、徽派篆刻141
(一)徽派篆刻的起源与发展142
(二)徽派篆刻名家简介及其作品欣赏142
1.何震142
2.苏宣143
3.朱简145
4.汪关146
5.李流芳147
6.程邃148
7.巴慰祖149
8.胡唐152
9.黄士陵153
10.黄宾虹154
(三)徽派篆刻对中国篆刻艺术发展的贡献155
1.开创文人刻印之先河155
2.奠定篆字造型理论基础155
3.首创切刀和单刀技法156
4.最早倡导篆刻艺术批评156
5.对邓派、浙派产生重要影响156
五、徽州状元书法157
(一)科举制度的沿革157
1.科举制度的起源时期——隋朝157
2.科举制度的完善时期——唐朝158
3.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宋朝159
4.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朝161
5.科举制度的灭亡时期——清代164
(二)中国状元的历史165
(三)徽州状元及其书法作品赏析169
1.舒雅170
2.吕溱171
3.章衡171
4.吴潜172
5.任亨泰173
6.唐皋174
7.陈于泰174
8.徐元文175
9.戴有祺177
10.汪绎179
11.汪应铨181
12.金德瑛183
13.毕沅184
14.黄轩186
15.金榜188
16.吴锡龄189
17.戴衢亨189
18.汪如洋191
19.潘世恩193
20.王以衔195
21.吴信中197
22.洪莹199
23.戴兰芬200
24.黄思永202
25.洪钧204
六、徽州名人书法207
(一)徽州自古多名人207
(二)徽州名人辈出的原因208
1.崇文重教和“徽骆驼”精神的激发208
2.徽州商人的推动210
3.徽州宗族的抚育212
4.流动文化和灵山秀水的孕育213
(三)徽州名人简介及其书法作品赏析215
1.汪道昆215
2.程大位217
3.戴震217
4.王茂荫219
5.曹文埴220
6.洪亮吉222
7.胡光墉225
8.陶行知227
9.胡适229
10.周诒春231
11.吴承仕233
12.苏雪林235
七、徽州御医和名医的书写237
(一)新安医学概况237
(二)御医的历史241
(三)中国御医之乡——徽州府祁门县248
(四)徽州御医和名医的书写249
1.汪机249
2.徐春甫250
3.陈嘉谟252
4.王琠253
5.汪宦254
6.江瓘255
7.黄万户255
8.汪昂256
9.吴谦257
10.程门雪259
八、徽州文书261
(一)什么是徽州文书261
(二)徽州文书的发掘历史262
(三)具有代表性的徽州文书263
1.地权赋役文书264
2.宗族文书264
3.商业文书265
4.官府文书266
5.社会关系文书267
6.教育与科举文书268
7.文化和艺术文书268
8.会社文书269
九、徽州摩崖石刻上的书法271
(一)“新安大好山水”石刻271
(二)黄山石刻272
(三)齐云山石刻285
十、徽州碑刻291
(一)歙县新安碑园碑刻291
1.《馀清斋帖》291
2.《清鉴堂帖》292
3.徽郡太守何公德政碑记293
4.桃花书屋图293
(二)唐模檀干园镜亭碑刻295
(三)许村云溪堂碑刻296
十一、徽州楹联匾额上的书法299
(一)楹联的起源299
1.楹联的渊源299
2.楹联的产生300
(二)楹联的发展301
1.宋元——楹联的发展期301
2.明代——楹联的繁荣期302
3.清代——楹联的鼎盛期303
(三)楹联与书法306
1.书写楹联的书体307
2.书写楹联的用纸307
3.书写楹联的章法307
4.书写楹联的笔法与墨法308
5.书写楹联的行款309
6.书写楹联的题款309
7.书写楹联的印章310
(四)徽州楹联的特点310
(五)具有代表性的徽州楹联312
1.咏状类312
2.寄托类314
3.孝悌类314
4.尚德类315
5.重教类316
6.修身类317
7.齐家类318
8.治国类320
9.营商类321
(六)匾额的渊源321
1.汉代——匾额的起源322
2.宋代——匾额的发展时期322
3.明清——匾额的鼎盛期323
(七)匾额上的书法323
(八)具有代表性的徽州匾额324
1.园林建筑内的匾额328
2.表赞贺颂的匾额330
3.商铺招牌的匾额332
十二、牌坊上的名家书法333
(一)牌坊的历史333
1.牌坊的功能演变333
2.牌坊的建筑渊源334
(二)牌坊的等级和分类339
1.古代牌坊的等级339
2.牌坊的分类340
(三)牌坊上的饰物及其含义341
(四)徽州牌坊概况342
(五)具有代表性的徽州牌坊343
1.贞白里坊343
2.许国石坊344
3.丞相状元坊346
4.奕世尚书坊348
5.胶州刺史坊350
6.慈孝里坊352
7.骢步亭353
8.三朝典翰坊354
9.双寿承恩坊355
10.同胞翰林坊357
11.恩谌松筠坊359
十三、浅绛彩瓷器上徽州人的书画361
(一)时代背景361
(二)冶陶徽帮创造出瓷画新貌——浅绛彩362
(三)浅绛彩瓷的盛兴362
(四)浅绛彩瓷的衰落363
(五)浅绛彩瓷的历史地位363
(六)浅绛彩与新安画派的关系364
(七)浅绛彩与程门画派、皖南画派的关系365
(八)浅绛彩徽州代表人物365
1.程门365
2.金品卿367
3.王少维368
4.俞子明368
5.汪藩369
6.高心田369
7.汪晓棠370
8.汪友棠371
9.任焕章371
10.钱安372
11.黄士陵372
12.王大凡373
13.汪大沧374
14.汪章375
15.许品衡375
16.刘雨岑376
17.李明亮376
十四、徽州刻书中的书法377
(一)徽州刻书概述377
(二)徽州刻书的发展历史378
1.徽州刻书的初创时期——唐末378
2.徽州刻书的发展时期——宋元378
3.徽州刻书的黄金时期——明代380
4.徽州刻书的最后辉煌时期——清代381
(三)刻书书体变化383
(四)徽州刻书的特点387
1.工艺精湛,珍品层出不穷387
2.图文并茂,版式喜闻乐见387
3.采用套印,富于创新精神388
(五)徽州刻书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89
1.洪适389
2.程大昌390
3.朱熹391
4.方回391
5.郑玉392
6.朱升394
7.程敏政395
8.汪机395
9.胡宗宪397
10.汪廷讷398
11.吴勉学399
12.胡正言400
13.汪森400
14.张潮401
15.马曰琯、马曰璐402
16.汪启淑403
17.鲍廷博405
后记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