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1380372.jpg)
- (日)寺地遵著;蒋蓓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58165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政治制度史-研究-中国-南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章 宋代政治史研究的轨迹与问题点1
一、宋代政治史研究的现状与研究视角1
(一)政治史的研究对象1
(二)宋代政治史研究的现状2
(三)宋代政治史研究的视角与问题点 其一 关于唐宋变革论4
(四)宋代政治史研究的视角与问题点 其二 关于南北民族抗争论6
二、南宋政治史研究的现况及本书的立场9
(一)南宋政治史研究的贫乏性9
(二)“南宋政权移转”的研究视角与问题点10
(三)本书的研究对象及其意义12
第一部 南宋政权的确立过程——绍兴十二年体制的确立进程17
第一章 南宋政权确立时期的政治课题与政治主体17
一、南宋政权确立时期的政治课题17
(一)南宋政权面临的政治课题17
(二)南宋政权的确立与对金关系19
(三)南宋政权的确立与收回兵权21
(四)南宋政权的确立与其他政治课题24
二、北宋的政治势力及其变动26
(一)南宋初期政治史与政治主体26
(二)北宋时期的政治主体 其一 当地土豪阶层28
(三)北宋时期的政治主体 其二 地主出身的官僚阶层30
(四)北宋时期的政治主体 其三 北宋末年的权贵阶层33
第二章 围绕宋代政权重建构想展开的政治斗争37
一、建炎初年的政治状况37
二、起用李纲38
三、拥立高宗的集团40
四、李纲的藩镇政策42
五、拥立高宗集团(黄潜善、汪伯彦)的政治方针45
六、皇帝驻跸地之争与李纲的失势49
第三章 江南政权——南宋的中兴53
一、禁军叛乱事件与吕颐浩得势53
二、“防淮论”与“吴越之行”——皇帝驻跸地问题56
三、范宗尹的藩镇政策59
四、吕颐浩路线的特色64
五、吕颐浩、秦桧的权力斗争67
六、吕颐浩路线的极限性70
七、江南系士人参政与元祐系士人复权72
第四章 赵鼎集团的形成与张浚路线的破产74
一、绍兴四年至七年的政治状况74
二、赵鼎上台76
三、赵鼎集团的特性79
四、张浚与对金强硬论82
五、淮西兵变——张浚强硬路线的失败87
六、赵鼎复起与新赵鼎路线89
第五章 第一次宋金和议的达成91
一、淮西兵变后的遗留问题——尝试收回兵权91
二、徽宗死讯与宋金和议之初97
三、由高宗主导的强行和议与赵鼎集团的崩溃101
四、绍兴八年第一次宋金和议的成立107
五、绍兴八年和议的正当性论与反对论112
第六章 南宋政权与江南地主阶层——以李光出任参知政事为中心119
一、李光的基本立场119
二、江南民力涵养论的兴起128
三、李光任参知政事131
四、李光被罢去参知政事136
第七章 绍兴十年至十二年间的政治过程 其一 金重占河南之战与南宋收回兵权142
一、金朝政变与第一次宋金和议破裂142
二、宋方的对应之道144
三、宋方对金宣战与战争指导方针148
四、收回兵权的过程154
(一)绍兴四年至六年家军联合体制的形成154
(二)绍兴十一年 禁军的编制158
第八章 绍兴十年至十二年间的政治过程 其二 第二次宋金和议的达成与江南民力涵养论的放弃166
一、绍兴十一年和议缔结的经过166
二、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与绍兴十二年秋韦太后还朝的意义171
三、第二次宋金和议时政治势力的动向与岳飞之死176
四、历来关于收回兵权与绍兴十一年和议的看法180
五、战时财政与江南民力涵养论的放弃184
第九章 南宋政权的基本性格189
第二部 秦桧专制体制的建立与变迁——维持绍兴十二年体制的政治结构197
第十章 秦桧研究的相关问题197
一、秦桧研究的困难所在197
二、王船山笔下的秦桧形象198
三、秦桧与秦桧集团研究的回顾200
四、秦桧专制期的设定与分析视角203
第十一章 秦桧专制的实施进程206
一、绍兴十二年、十三年的政治选择与秦桧专制的起点206
二、秦桧专制的形态——就吕中的论述而言209
三、秦桧专制的各推进阶段211
(一)绍兴十四年时期 宰执制形同虚设212
(二)绍兴十八年时期 掌控皇帝周边人士214
(三)绍兴二十年时期 支配江南枢要地区216
第十二章 秦桧专制体制的构成219
一、宰执(大臣)219
二、侍从(实务官僚)224
(一)秦桧专制下的侍从角色224
(二)六部尚书、侍郎227
(三)吏部尚书、侍郎231
(四)户部尚书、侍郎232
(五)刑部尚书、侍郎235
三、秦桧的社会立场、政治立场及其对皇帝周边的掌控237
(一)秦桧对郑亿年问题的态度237
(二)与王继先及富商阶层的关联241
四、秦桧亲属在江南统治上的角色243
第十三章 秦桧专制体制的极限253
一、秦桧集团的特质253
二、秦桧专制体制的极限255
三、秦桧专制时期江南知县的动向261
第十四章 秦桧专制体制与国家的一般政策——经界法270
一、经界法在秦桧专制中的位置270
二、经界法实施前的各种状况273
三、李椿年的经界法276
四、王铁、李朝正的经界法283
五、李椿年的复职与罢免287
六、经界法的终结与秦桧专制体制的变质291
终章 绍兴十二年体制的终结与乾道、淳熙体制的形成294
一、秦桧死后的政治过程——沈该、汤思退政权及其特征294
二、反秦桧势力的复权与崛起298
三、第三次宋金战争与高宗退位306
四、符离之败与汤思退的复起311
五、围绕隆兴和议的政治斗争316
六、后秦桧政治过程的历史意义325
附注332
人名索引349
后记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