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教史丛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道教史丛论
  • 潘雨廷著;张文江整理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8683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道教史-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教史丛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道教文化1

引言1

凡例十则8

第一章 由今推古,略述主要的道教教派12

第一节 今日仅存的两种教派12

第二节 认识隋唐以前的道教17

第二章 由古迄今,略论中国地区的原始宗教34

第一节 概述客观的时空条件34

第二节 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36

第三节 中国各地旧、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和原始宗教40

第三章 由原始宗教而来的道教中心内容46

第一节 封禅之源与人类生存46

第二节 仙境的憧憬和洞天福地49

第三节 长生的追求和医疗养生52

简短的总结55

附:《道教文化》任选若干章节示例94

一、道教之名实94

二、老子与孔子——《史记·老子列传》疏释95

三、孔望山之汉石刻95

四、道教中心是否为龙虎山96

后记98

原始宗教和易学初创99

中国的时空背景107

《易经》与中医的理论会通于象数112

详论《汉书·艺文志》,以见中国的“目录学”犹今日的“系统学”116

经学今古文争论的实质,本诸宗教的信仰126

论三茅公133

玄武与波粒135

道教的内外丹137

《周易参同契》源流版本考略143

《周易参同契》易象释146

魏伯阳自序146

经文上篇148

《参同契》简释168

魏伯阳自序168

《参同契》经文170

《〈参同契〉笺注》徐从事景休序186

《参同契》传文187

《参同契》笺注·《三相类》序197

三相类198

参同契·鼎器歌200

概述《参同契》两孔穴法202

附:提纲213

概述《参同契》重视箕斗之乡216

《列子》记要219

综述三葛(葛玄、葛洪、葛巢甫)各有所承的仙道224

寇谦之简要年谱229

陆修静简要年谱233

陶弘景简要年谱237

陈抟的易学及其成就241

陈抟事迹考释244

一、名字号释义244

二、出生地在四川245

三、陈抟智慧的来源245

《悟真篇》注释246

卷一 七律十六首246

卷二255

卷三 七绝三十二首264

《悟真篇》浅解266

《悟真篇》批语278

《关尹子》记要288

明初所认识的道教纲领290

附:《道教宗源》表解293

明代道教仅囿于正一、全真之辨295

记《道藏》中所收录的易著297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的道教299

一、中国之原始宗教299

二、殷周之际的宗教300

三、春秋战国之宗教(前770—前221)300

四、秦、西汉之宗教(前221—前25)301

五、东汉之宗教(25—220)301

六、魏晋南北朝之道教(220—589)302

唐代至今的道教303

气功历史讲义317

第一讲:先秦气功——老庄讲义317

附:孔孟319

第二讲:西汉气功——《内经》讲义320

第三讲:东汉气功——《参同契》讲义322

附:《安般守意经》323

第四讲:魏晋气功——《黄庭经》讲义324

附:达磨与《楞伽经》325

第五讲:隋唐气功——《天隐子》等讲义326

附:禅与密327

第六讲:宋元气功——《悟真篇》讲义328

附:理学330

第七讲:明代气功——《性命圭旨》讲义330

附:王阳明与王船山332

气功开发人体智能提纲334

今日研究《道藏》的现实意义336

附录一 拟写《道教史》之目录347

附录二 吴承仕《道藏》阅读笔记跋355

附录三 略谈宋元之南北宗下及明清之东西派358

后记 张文江361

修订本补记 张文江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