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制约要因识别与商业模式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薛奕曦,尤建新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7043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电动汽车-汽车工业-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制约要因识别与商业模式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问题的提出3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4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5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7
1.3.1 研究的技术路线7
1.3.2 研究方法8
1.4 主要创新点8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10
2.1 社会—技术转型理论相关研究10
2.1.1 社会—技术转型的内涵界定10
2.1.2 基于MLP的社会—技术转型研究12
2.1.3 基于SNM的社会—技术转型研究15
2.2 商业模式相关理论研究19
2.2.1 商业模式的内涵19
2.2.2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21
2.2.3 商业模式的创新23
2.3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24
2.3.1 国外相关研究24
2.3.2 国内相关研究27
2.4 电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相关研究29
2.4.1 国外相关研究30
2.4.2 国内相关研究32
2.5 研究评述及研究方向34
2.5.1 相关研究评述34
2.5.2 本书研究的主要方向35
第3章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及目标37
3.1 产业发展历程37
3.1.1 “七五”至“九五”计划期间——基础研发38
3.1.2 “十五”规划期间——三纵三横39
3.1.3 “十一五”规划期间——科技攻关40
3.1.4 “十二五”规划期间——路线确定41
3.2 产业相关政策41
3.2.1 政策措施的密集度44
3.2.2 政策措施的类型分布46
3.3 产业市场规模现状与目标46
3.3.1 市场规模现状46
3.3.2 市场规模目标47
3.4 本章小结48
第4章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多层次分析49
4.1 MLP和SNM分析框架49
4.1.1 MLP分析框架50
4.1.2 SNM分析框架53
4.2 产业发展面临的场景层机遇57
4.2.1 能源问题57
4.2.2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58
4.2.3 环境压力59
4.3 产业发展面临的社会—技术域影响59
4.3.1 生产体系61
4.3.2 传统汽车本身62
4.3.3 市场和消费者习惯63
4.3.4 文化和符号意义64
4.3.5 道路基础设施和空间规划64
4.4 产业发展面临的小生境保护65
4.4.1 小生境层的保护空间66
4.4.2 小生境层的保护方式67
4.4.3 小生境层内示范运营效果71
4.5 本章小结81
第5章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83
5.1 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83
5.1.1 生产系统和产业结构84
5.1.2 产品本身85
5.1.3 市场和消费者习惯87
5.1.4 基础设施88
5.1.5 政策措施89
5.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模型(IVIF-DEMATEL)的提出90
5.3 IVIF-DEMATEL模型的构建92
5.3.1 直觉模糊集92
5.3.2 区间直觉模糊集93
5.3.3 DEMATEL96
5.3.4 IVIF-DEMATEL模型97
5.4 IVIF-DEMATEL模型的应用100
5.4.1 专家评估信息100
5.4.2 模型计算结果102
5.5 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106
5.5.1 商业模式(F2)106
5.5.2 技术水平(F1)107
5.5.3 政策措施(F14)107
5.5.4 电动汽车性能(F7)108
5.5.5 充换电基础设施(F13)108
5.6 本章小结109
第6章 基于最关键因素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及障碍分析110
6.1 创新的必要性110
6.1.1 非连续性创新需要新的商业模式111
6.1.2 突破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111
6.1.3 建立电动汽车产业的自我强化机制112
6.2 典型实践分析113
6.2.1 换电租赁113
6.2.2 融资租赁114
6.2.3 整车销售115
6.2.4 定向购买115
6.2.5 共享租赁116
6.3 创新障碍——以深圳为例117
6.3.1 “深圳模式”的价值网络117
6.3.2 价值网络主体的经济性分析118
6.3.3 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障碍130
6.4 本章小结132
第7章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设计134
7.1 创新的理论基础134
7.1.1 电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的内涵134
7.1.2 电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要素的“3—7”构成体系135
7.1.3 电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两阶段概念框架137
7.2 创新的路径139
7.3 创新的方法141
7.3.1 方法的提出141
7.3.2 方法的描述142
7.3.3 方法的应用146
7.4 案例:深圳电动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153
7.4.1 2009年——商业模式创新的初始和准备阶段153
7.4.2 2010年——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发展阶段154
7.4.3 2011年——商业模式的进一步设计和发展阶段155
7.4.4 2012年至今——商业模式的推广和持续学习阶段156
7.5 本章小结156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158
8.1 主要研究结论158
8.2 相关对策建议161
8.3 研究有待深入的几个方面162
参考文献164
附录1 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第二轮)179
附录2 电动汽车示范城市(群)配套政策(第二轮)181
附录3 电动汽车示范城市(群)推广情况(第二轮)185
后记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