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电一体化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电一体化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1352213.jpg)
- 张发军主编;杜轩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1706117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89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01页
- 主题词:机电一体化-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电一体化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导论1
1.1 概述1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3
1.2.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组成3
1.2.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5
1.3 一体化理论和设计思想7
1.3.1 质、能、信息一体化设计7
1.3.2 功能结构一体化设计7
1.3.3 广义机电一体化设计7
1.3.4 虚实一体化设计8
1.3.5 人—机—环境一体化设计8
1.4 系统构成要素的相互连接8
1.4.1 按接口功能分类9
1.4.2 按变换与调整功能分类9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分类9
1.5.1 数控机械类9
1.5.2 电子设备类9
1.5.3 机电结合类9
1.5.4 电液伺服类10
1.5.5 信息控制类10
1.6 机电一体化的作用与应用10
1.6.1 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10
1.6.2 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10
1.6.3 调整和维护方便,使用性能改善10
1.6.4 具有复合功能,适用面广11
1.6.5 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自动化生产11
1.6.6 节约能源,减少耗材11
1.7 机电一体化理论基础与支撑技术12
1.7.1 理论基础12
1.7.2 支撑技术12
1.8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前景15
1.8.1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15
1.8.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15
第2章 机电一体化精密传动技术18
2.1 机械系统设计概述18
2.1.1 机电一体化对传动精度基本要求19
2.1.2 机械机构主要种类19
2.1.3 精度设计两个环节19
2.2 精密机械传动比设计原则20
2.2.1 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传动的要求20
2.2.2 总传动比的确定20
2.2.3 传动链的级数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21
2.3 转动惯量对传动精度的影响25
2.3.1 数学模型建立25
2.3.2 机械参数对传动精度的影响30
2.3.3 间隙对传动精度的影响32
2.4 几种特殊的精密传动装置33
2.4.1 谐波齿轮传动33
2.4.2 滚珠传动装置36
2.4.3 同步带传动40
第3章 机电一体化运动执行装置45
3.1 执行装置概述45
3.1.1 执行机构的组成及要求45
3.1.2 执行装置及其分类46
3.1.3 执行装置的基本动作原理48
3.1.4 执行装置的特点与性能49
3.1.5 新型执行装置50
3.2 电动执行装置51
3.2.1 直流伺服电动机51
3.2.2 交流伺服电动机52
3.2.3 步进电动机53
3.2.4 直接驱动电动机55
3.2.5 超声波电动机55
3.2.6 直线电动机56
3.2.7 音圈电动机56
3.3 液压系统执行装置58
3.3.1 液压系统的组成58
3.3.2 液压系统的优缺点59
3.4 气动系统执行装置60
3.4.1 气动系统的组成60
3.4.2 气动控制系统优缺点61
3.5 液压与气动常见装置62
3.5.1 液压执行装置62
3.5.2 气动执行装置63
3.6 其他新型执行装置64
第4章 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基础66
4.1 控制系统的分类66
4.1.1 以自动控制方式分类66
4.1.2 以参与控制方式分类67
4.1.3 以调节规律分类68
4.2 控制器的典型系统69
4.2.1 工控机的定义69
4.2.2 工控机的组成69
4.2.3 工控机总线技术70
4.2.4 常用总线特点72
4.2.5 数据通信技术72
4.2.6 工控机的发展73
4.3 单片微控制器74
4.3.1 单片机简介74
4.3.2 单片机特点及应用75
4.3.3 常用的单片机产品种类76
4.4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78
4.4.1 PLC概述78
4.4.2 PLC特点79
4.4.3 PLC的分类80
4.4.4 PLC应用领域81
4.5 国内外PLC产品介绍82
第5章 机电一体化感知与检测技术87
5.1 检测系统的功用与特性87
5.1.1 检测系统的基本功能87
5.1.2 检测系统的基本要求88
5.2 常用传感器90
5.2.1 线位移传感器90
5.2.2 角位移传感器及转速传感器93
5.2.3 加速度与速度传感器95
5.2.4 力传感器96
5.2.5 接近传感器与距离传感器97
5.2.6 温度、流量传感器98
5.3 检测系统组成及检测原理99
5.3.1 模拟量检测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99
5.3.2 脉冲信号的检测系统103
第6章 机电一体化伺服控制技术106
6.1 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及特点106
6.1.1 伺服系统的基本概念106
6.1.2 对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106
6.1.3 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108
6.1.4 伺服系统的分类109
6.2 伺服系统的执行元件110
6.2.1 执行元件的种类及特点110
6.2.2 直流伺服电动机110
6.2.3 交流伺服电动机112
6.2.4 步进电动机113
6.2.5 其他种类执行元件115
6.3 执行元件的控制与驱动116
6.3.1 步进电动机的控制与驱动116
6.3.2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与驱动117
6.4 伺服系统设计方案120
6.4.1 系统设计方案120
6.4.2 伺服系统设计方案123
6.4.3 伺服系统误差分析126
第7章 机电一体化典型设备机器人129
7.1 机器人的组成及特征129
7.1.1 机器人的组成129
7.1.2 机器人的特征130
7.1.3 机器人的发展131
7.2 机器人的分类及应用133
7.2.1 按信息输入形式分类133
7.2.2 按坐标类型分类133
7.2.3 按受控运动方式分类136
7.2.4 按照机器人的用途分类137
7.3 机器人系统138
7.3.1 机器人定义138
7.3.2 机器人相关概念138
7.4 机器人控制的组成与分类139
7.4.1 对机器人控制系统一般要求139
7.4.2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140
7.4.3 机器人控制系统分类140
7.4.4 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141
7.5 工业机器人概述141
7.5.1 FANUC机器人142
7.5.2 ABB机器人142
7.5.3 安川机器人143
7.5.4 KUKA机器人144
第8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总体设计准则147
8.1 机电一体化技术总体设计概述147
8.1.1 机电一体化总体设计内容147
8.1.2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使用要求与性能指标149
8.1.3 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及性能指标的分配151
8.1.4 设计思想、类型、准则和规律154
8.2 机电一体化系统抗干扰技术156
8.2.1 干扰的定义156
8.2.2 干扰形成三个要素157
8.2.3 电磁干扰的种类157
8.2.4 干扰存在的形式158
8.3 抑制系统抗干扰技术措施159
8.3.1 屏蔽159
8.3.2 隔离160
8.3.3 滤波161
8.3.4 接地162
8.3.5 软件抗干扰设计164
8.4 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方法164
8.4.1 逻辑设计力求简单可靠164
8.4.2 硬件自检测和软件自恢复的设计165
8.4.3 从安装和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消除干扰165
第9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实例168
9.1 机电一体化技术研发要点168
9.1.1 基本开发思路168
9.1.2 用户要求170
9.1.3 功能要素和模块170
9.1.4 接口设计要点171
9.1.5 系统整体方案拟订和评价171
9.1.6 制作与调试172
9.2 电机变频控制应用技术172
9.2.1 常用分类172
9.2.2 工作原理173
9.2.3 调节方法175
9.3 视觉传感式变量施药机器人175
9.3.1 系统的组成176
9.3.2 工作原理177
9.3.3 设计模块177
9.4 步进电动机单片机控制178
9.4.1 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78
9.4.2 步进电动机单片机驱动原理179
9.4.3 软件设计180
9.5 机械手PLC控制的实现183
9.5.1 工程实例详述183
9.5.2 控制分析与硬件设计183
9.5.3 逻辑分析与程序设计184
9.5.4 PLC与单片机简要比较187
参考文献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