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纵欲主义:历史遗存与现实追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纵欲主义:历史遗存与现实追问](https://www.shukui.net/cover/5/31345913.jpg)
- 蔡贞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01182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享乐主义-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纵欲主义:历史遗存与现实追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列子·杨朱》及其纵欲主义思想1
二、《吕氏春秋》及其纵欲主义思想2
三、吴稚晖及其纵欲主义思想3
四、普罗泰戈拉及其纵欲主义思想4
五、伊壁鸠鲁及其纵欲主义思想6
六、爱尔维修及其纵欲主义思想8
七、霍尔巴赫及其纵欲主义思想9
第一章 纵欲主义的生存环境14
第一节 不良的政治环境14
一、纵欲的必备要素14
二、不良政治环境的主要表现15
第二节 恶劣的经济环境21
一、生产与分配不对应21
二、义务与权利不对等24
三、奉献与回报不相称26
第三节 污浊的文化环境28
一、拜金主义甚嚣尘上28
二、官僚主义挥之不去32
第二章 纵欲主义的表现形式35
第一节 沉溺于对物质利益的占有和消耗35
一、物质利益的一般性特征35
二、纵欲主义在物质利益上的特殊表现39
第二节 痴迷于对感官色情的追逐和享受42
一、感官色情的一般性特征42
二、纵欲主义在感官色情上的特殊表现46
第三章 纵欲主义的伦理维度50
第一节 凡乐皆善50
一、快乐至上50
二、有欲即遂53
三、满足欲望的手段56
四、快乐与善的关联58
第二节 凡苦皆恶60
一、无欲可遂60
二、痛苦与恶的关联63
第三节 择善而从65
一、同类事物内部的比较和选择65
二、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和选择67
第四章 纵欲主义的主要根源69
第一节 心理根源69
一、炫耀心理69
二、从众心理71
三、泄愤心理72
四、颓废心理73
五、补偿心理74
六、体验心理75
七、恐慌心理76
第二节 认识根源78
一、基于对生与死的认识78
二、基于对实与名的认识80
第三节 社会根源83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83
二、纵欲主义源于不良的社会风气86
第四节 制度根源89
一、不科学的制度为纵欲主义大开方便之门89
二、不完善的制度为纵欲主义提供可乘之机94
第五章 纵欲主义的突出特征97
第一节 数量上求多97
一、对数量的过分要求是纵欲主义的必要前提97
二、对数量的过分要求与贪婪本性密切相关100
第二节 质量(素质)上求优102
一、对质量(素质)的过分要求是纵欲主义的直接动机102
二、对质量(素质)的过分要求与奢侈作风紧密相连105
第三节 内容上求全109
一、内容不同的欲望满足对象具有互补功能109
二、多种感知需要内容各异的欲望满足对象112
第四节 形式上求变115
一、变换形式的可能115
二、变换形式的意义118
第六章 纵欲主义的内在本质122
第一节 功利性122
一、功利是纵欲主义的唯一目标122
二、功利性是公益性的对立物125
第二节 自私性129
一、自私性是排他性的同义语129
二、自私的在场意味着仁爱的缺席132
第七章 纵欲主义的外围比较136
第一节 禁欲主义与纵欲主义的比较136
一、禁欲主义概述136
二、禁欲主义与纵欲主义的简要比较138
第二节 无欲主义与纵欲主义的比较140
一、无欲主义概述140
二、无欲主义与纵欲主义的简要比较142
第三节 节 欲主义与纵欲主义的比较144
一、节 欲主义概述144
二、节 欲主义与纵欲主义的简要比较147
第八章 纵欲主义的双重困境150
第一节 理论困境150
一、全面性需求与片面性需求之间的关系150
二、片面性需求的弊端155
第二节 现实困境158
一、人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统一体158
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分离161
第九章 纵欲主义的不利后果164
第一节 突破身体健康底线164
一、身体的功能164
二、逾越生理极限的危害167
第二节 造成需求对象短缺171
一、需求对象何以短缺171
二、需求对象短缺的隐患174
第三节 加剧精神空虚程度177
一、时间分配177
二、荒唐行为180
第四节 导致攀比之风盛行183
一、攀比的范围183
二、攀比的条件186
第五节 增加社会冲突风险190
一、利益冲突191
二、情感冲突194
第六节 助推现存规制崩溃196
一、不受现存规制约束197
二、突破现存规制约束199
第十章 纵欲主义的合理改造203
第一节 从自然欲望满足向非自然欲望满足转变203
一、非自然欲望及其满足203
二、欲望满足空间的拓展206
第二节 从为我满足向为他满足转变210
一、为他满足的必要性210
二、不同主体之间彼此依存212
第三节 从重享乐向重劳动转变215
一、劳动的永恒价值215
二、把享乐的来源置于首位220
第四节 从事后抑制向事前引导转变224
一、事前引导的关键或核心224
二、事后抑制的沉重代价229
主要参考文献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