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荔波县志1978-200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荔波县志1978-2008](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1338623.jpg)
- 荔波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2380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928页
- 文件大小:197MB
- 文件页数:1030页
- 主题词:荔波县-地方志-1978-2008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荔波县志1978-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20
特记 革命老区县——荔波41
第一篇 政区 地理45
第一章 建置区划47
第一节 建置沿革47
第二节 行政区划48
第二章 乡镇概况50
第一节 玉屏镇50
第二节 茂兰镇52
第三节 朝阳镇53
第四节 佳荣镇55
第五节 立化镇57
第六节 甲良镇58
第七节 洞塘乡60
第八节 方村乡62
第九节 播尧乡63
第十节 驾欧乡65
第十一节 翁昂乡66
第十二节 捞村乡68
第十三节 水利水族乡69
第十四节 水尧水族乡70
第十五节 永康水族乡72
第十六节 瑶山瑶族乡73
第十七节 瑶麓瑶族乡75
第三章 自然地理76
第一节 地形 地质 地貌76
第二节 土壤 植被80
第三节 水文81
第四节 气候82
第五节 自然资源86
第六节 自然灾害88
第二篇 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93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生态95
第一节 自然环境95
第二节 自然生态97
第三节 自然遗产特征与价值98
第二章 荔波自然遗产地的申报109
第一节 组织机构109
第二节 世界自然遗产地申报工作110
第三章 资源保护114
第一节 管理机构114
第二节 资源保护规划114
第三节 保护项目与立法116
第四节 生态环境整治与管理117
第五节 宣传培训教育119
第六节 巡查与监督121
第四章 科研考察与合作项目123
第一节 国内专家科研考察123
第二节 国外专家科研考察125
第三节 国际国内合作交流128
附一: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详图129
附二:世界遗产委员会决议130
附三:荔波宣言131
附四:石林决议132
第三篇 人口 民族 宗教133
第一章 人口135
第一节 人口分布135
第二节 人口构成135
第三节 人口变动138
第四节 人口普查139
第五节 计划生育140
第二章 民族146
第一节 民族构成146
第二节 民族分布147
第三节 世居民族147
第四节 民族事务156
第五节 民族团结160
第三章 宗教161
第一节 宗教活动161
第二节 宗教管理162
第四篇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163
第一章 中共荔波县委员会165
第一节 工作机构165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167
第三节 重要会议169
第四节 重大决策173
第五节 重大活动176
第六节 县委办公室工作178
附:1978—2008年历届中共荔波县委领导任职表180
第二章 纪律检查185
第一节 全体委员会议185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与廉政建设186
第三节 案件查处与行政监察188
第三章 组织工作191
第一节 基层组织建设191
第二节 干部队伍管理194
第三节 知识分子和人才工作198
第四节 远程教育199
第四章 宣传工作201
第一节 干部理论学习201
第二节 政策宣传与对外宣传203
第三节 新闻报道205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206
第五章 政法委及综治工作209
第一节 协调监督工作209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9
第三节 维护社会稳定与平安创建211
第六章 统战工作213
第一节 落实政策213
第二节 统战宣传214
第三节 党外人士与非公经济人士工作214
第四节 台湾事务214
第七章 其他党务216
第一节 离休退休干部工作216
第二节 县直属机关党组织建设220
第三节 党校教育 党史研究223
第五篇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227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229
第一节 代表选举229
第二节 代表大会230
第二章 县人大常委会233
第一节 工作机构233
第二节 常委会会议235
第三节 代表工作235
第四节 监督237
第五节 人事任免238
第六节 议案与建议239
第三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240
第一节 代表选举240
第二节 乡(镇)人大主席团240
第六篇 地方政府243
第一章 政府工作机构245
第一节 县政府领导成员245
第二节 县政府工作机构248
第三节 区、乡(镇)机构254
第二章 施政纪要255
第一节 重要会议255
第二节 施政重大决策与绩效265
第三节 重要活动269
第三章 其他政务270
第一节 信访工作270
第二节 档案管理271
第三节 地方志编纂276
第四节 招商引资276
第七篇 地方政协279
第一章 政协荔波县委员会281
第一节 委员构成281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282
第三节 常委会议285
第四节 工作机构287
第二章 主要工作288
第一节 委员提案288
第二节 视察调研289
第三节 文史资料编辑291
第四节 联谊活动291
第五节 智力支边292
第八篇 社会团体295
第一章 工会297
第一节 组织建设297
第二节 代表大会297
第三节 工会活动298
第二章 共产主义青年团301
第一节 组织建设301
第二节 代表大会302
第三节 组织活动303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307
第一节 组织建设307
第二节 代表大会308
第三节 主要活动308
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315
第一节 组织建设315
第二节 代表大会315
第三节 主要工作316
第五章 科学技术协会319
第一节 科协组织319
第二节 代表大会319
第三节 学会协会320
第四节 科普工作320
第六章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323
第一节 组织建设323
第二节 代表大会323
第三节 文艺活动323
第七章 残疾人联合会325
第一节 组织建设325
第二节 代表大会325
第三节 权益保障326
第四节 助残活动与文体活动327
第九篇 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 民政329
第一章 人力资源与劳动就业331
第一节 人事制度改革331
第二节 公务员管理331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332
第四节 编制管理332
第五节 就业与劳务输出335
第六节 工资 福利336
第七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341
第二章 社会保障343
第一节 最低生活保障343
第二节 社会保险344
第三章 民政349
第一节 村民自治349
第二节 优抚 安置350
第三节 救灾救济354
第四节 救助 社会福利355
第五节 婚姻及收养登记357
第六节 民间组织管理358
第七节 老龄工作359
第八节 勘界360
第十篇 政法 军事363
第一章 公安365
第一节 案件侦破365
第二节 治安管理366
第三节 户政与出入境管理369
第四节 交通管理371
第五节 消防安全管理373
第六节 缉毒375
第七节 监所管理376
第八节 110报警服务与信息网络安全监察377
第二章 检察378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建设378
第二节 刑事案件检察379
第三节 民事行政案件检察382
第四节 反贪污贿赂与渎职侵权检察383
第五节 监所与控告申诉检察386
第三章 法院388
第一节 机构388
第二节 刑事案件审判389
第三节 民商案件审判391
第四节 经济案件审判392
第五节 行政案件审判393
第六节 告诉申诉与审判监督394
第七节 案件执行395
第四章 司法行政397
第一节 普法宣传教育397
第二节 人民调解398
第三节 公证事务399
第四节 律师事务399
第五章 军事401
第一节 军事机构401
第二节 民兵预备役404
第三节 征兵405
第四节 国防教育406
第五节 拥政爱民407
第十一篇 农业 林业409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11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411
第二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412
第二章 农业综合开发413
第一节 农田基本建设413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414
第三节 农业技术培训414
第四节 农业区划415
第五节 农村沼气开发417
第三章 种植业419
第一节 粮食作物419
第二节 经济作物422
第三节 耕作制度428
第四节 植物保护与检疫429
第四章 养殖业433
第一节 畜禽饲养433
第二节 水产养殖438
第三节 畜禽疫病防治439
第四节 饲草 饲料443
第五章 林业445
第一节 森林资源445
第二节 植树造林447
第三节 山林保护451
第四节 林产品开发利用455
第五节 林政管理455
第六节 林业规费征收459
第六章 水利463
第一节 水利工程463
第二节 防汛抗旱471
第三节 水土保持472
第四节 水利管理473
第七章 农业机械475
第一节 农机经营475
第二节 农机作业服务475
第三节 农机技术推广476
第四节 农机监理478
第十二篇 “两瑶”扶贫与扶贫攻坚481
第一章 “两瑶”扶贫483
第一节 特贫乡瑶山、瑶麓483
第二节 “两瑶”扶贫举措484
第三节 “两瑶”扶贫资金投入与项目485
第二章 扶贫攻坚487
第一节 “八七”扶贫攻坚487
第二节 对口帮扶与定点帮扶490
附录:扶贫决战在瑶山492
第十三篇 工业 乡镇企业495
第一章 煤炭工业497
第一节 煤炭资源与开发决策497
第二节 县内企业开采煤矿498
第三节 广西红茂矿务局开采煤矿499
第四节 煤矿管理502
第五节 煤矿企业整顿504
附:重点煤矿企业简介505
第二章 电力工业507
第一节 水电开发507
第二节 供电508
第三节 电网建设509
第三章 工业体制改革与其他工业511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511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制511
第三节 其他工业512
第四章 乡镇企业517
第一节 企业门类517
第二节 企业经营管理517
第十四篇 旅游业521
第一章 自然旅游资源523
第一节 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23
第二节 国家级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530
第二章 人文旅游资源531
第一节 红色旅游资源531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化风情532
第三章 景区建设534
第一节 景区开发534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535
第三节 发展乡村旅游539
第四章 旅游综合管理542
第一节 景区保护542
第二节 旅游服务543
第三节 旅游安全与卫生管理545
第四节 景区达标管理及创建AAAAA级景区546
第五章 旅游宣传与经济效益548
第一节 文化活动548
第二节 节会活动549
第三节 旅游经济效益551
第十五篇 商贸 供销合作社553
第一章 商业555
第一节 商业体制改革555
第二节 商业企业经营556
第三节 国营服务业558
第二章 粮油经营560
第一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560
第二节 粮油收购561
第三节 粮油供应与仓储、加工563
第三章 盐品专营 卷烟专卖568
第一节 盐品专营568
第二节 卷烟专卖571
第四章 供销合作社573
第一节 供销合作体制改革573
第二节 经营网店574
第三节 购销业务575
第五章 石油 物资577
第一节 石油经营577
第二节 物资经营579
第十六篇 经济综合管理583
第一章 计划管理585
第一节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585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585
第三节 建设项目588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590
第一节 管理体制590
第二节 市场管理591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597
第四节 商标管理600
第五节 广告管理600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601
第七节 非公有制经济管理602
第三章 物价管理605
第一节 价格改革605
第二节 价格监督检查606
第三节 收费管理606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607
第一节 管理体制607
第二节 计量管理607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608
第四节 质量管理608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609
第六节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609
第五章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610
第一节 管理体制610
第二节 食品安全监督610
第三节 药品监督管理612
第六章 国土资源管理616
第一节 管理体制616
第二节 土地资源管理617
第三节 矿产资源管理623
第四节 地质环境保护625
第五节 测绘管理626
第七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628
第一节 安全生产教育628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629
第八章 统计630
第一节 统计管理630
第二节 调查 普查630
第九章 审计监督633
第一节 政府审计633
第二节 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636
第十七篇 财政 税务 金融639
第一章 财政641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641
第二节 财政预算642
第三节 财政收支642
第四节 财政资金管理645
第五节 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本营运647
第六节 农村税收与改革650
第七节 煤炭税费征收654
第二章 税务656
第一节 税务体制改革656
第二节 国税征管657
第三节 地方税征管661
第三章 金融667
第一节 银行业667
第二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678
第三节 金融监管681
第四节 保险业683
第十八篇 交通运输 邮政 通信687
第一章 公路交通运输689
第一节 公路建设689
第二节 公路运输696
第三节 公路管理698
第四节 桥梁700
第二章 铁路 水路 航空703
第一节 铁路交通703
第二节 内河航运704
第三节 航空706
第三章 邮政 通信708
第一节 邮政708
第二节 电信709
第三节 移动通信 联通通信711
第十九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713
第一章 城乡建设715
第一节 县城建设715
第二节 村镇建设719
第三节 建筑业721
第二章 住房和房地产业723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723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724
第三节 房屋管理与房产交易725
第三章 环境保护726
第一节 环境污染726
第二节 污染治理727
第三节 环境监测730
第四节 环境功能区划分731
第五节 生态示范区创建734
第六节 环保宣传 执法检查 排污费征收735
第二十篇 教育 科学技术737
第一章 教育739
第一节 基础教育739
第二节 “两基”工作743
第三节 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744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746
第五节 教师队伍746
第六节 校舍建设748
第七节 社会助学 勤工俭学749
第八节 教育管理753
第二章 科学技术758
第一节 科技队伍758
第二节 科技培训与宣传759
第三节 科技应用推广761
第四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762
第五节 科研成果763
第六节 地震监测764
专记: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764
第二十一篇 文化 传媒767
第一章 文化769
第一节 群众文化769
第二节 民族民间文艺771
第三节 图书 新闻出版774
第四节 文化遗产776
第五节 文化市场管理779
第二章 广播 电视 电影780
第一节 广播780
第二节 电视781
第三节 电影放映784
第二十二篇 卫生 体育787
第一章 医疗卫生789
第一节 医疗卫生队伍789
第二节 医疗790
第三节 疾病预防控制791
第四节 妇幼保健796
第五节 公共卫生799
第六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801
第七节 世界卫生项目802
专记:国家卫生县城创建805
第二章 体育807
第一节 场地设施807
第二节 群众体育807
第三节 学校体育809
第四节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810
第五节 体育比赛 人才培养812
第二十三篇 社会生活815
第一章 城乡居民收入817
第一节 城镇居民收入817
第二节 农民收入817
第三节 衣食住行及其他819
第二章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822
第一节 创建文明单位822
第二节 创建文明村寨和“十星级”文明户822
第三节 创建文明新村示范点823
第四节 社会新风823
人物825
一、人物传825
二、人物简介827
三、人物表831
(一)烈士名录831
(二)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名录831
(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834
(四)省级以上中共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录836
四、前志补遗837
(一)传记837
(二)明至民国时期荔波县历任知县(知事、县事)、县长一览表838
附录842
一、重要文献辑录842
(一)县级文献842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旅游开发区的决定842
中共荔波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843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生态县、公园县的决定848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850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科技先进县的决定856
中共荔波县委关于荔波县跨世纪发展思路的决定859
中共荔波县委关于荔波县保护母亲河行动方案的决定863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的决定865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活动的决定866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868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新阶段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的决定873
中共荔波县委、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意见877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整脏治乱”城乡清洁工程工作的决定882
中共荔波县委关于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决定888
(二)国家、省、州级文献892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通知892
国务院关于发布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894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896
二、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先进单位名录899
三、荔波县2009—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资料901
机构名称、专用词汇全称与简称对照表915
索引918
编纂始末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