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茶经实用图鉴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茶经实用图鉴 上
  • 赵利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751129842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茶经实用图鉴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茶的起源与发展1

第一章 茶的起源与发展2

一、茶的起源2

二、茶的发展11

第二章 中国茶文化概览15

一、中国茶文化的萌芽15

二、历代茶文化中的饮茶法16

三、中国茶文化的内核20

四、中国茶文化的播散24

五、中国茶文化的民族凝聚力29

六、中国历代茶文化与“茶政”30

七、茶文化与养生保健31

八、茶类与名茶34

九、茶文化与茶具34

十、茶文化与地名、出版、农药、洗涤35

十一、茶文化与日本茶道36

十二、茶叶37

第二篇 中国茶文化的传播39

第一章 中国茶叶对外传播路径40

一、对外传播综述40

二、“丝绸之路”与茶叶传播41

三、“茶马古道”与茶叶传播43

四、茶叶之路与茶叶传播44

五、海上茶路与茶叶传播48

第二章 茶文化走向世界49

一、中国茶早期外传与调饮文化及乳饮文化体系49

二、中国茶向日本、朝鲜的传播52

三、传入南亚诸国54

四、亚洲茶文化圈的形成及其重大意义56

五、日本茶道的形成与演变57

六、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对比62

七、朝鲜茶礼与中国儒家思想66

八、英法诸国饮茶习俗68

九、前苏联各民族饮茶习俗70

十、美洲、非洲国家饮茶习俗71

第三篇 茶艺欣赏73

第一章 茶艺六要素74

一、仪表美74

二、风度美75

三、语言美77

四、心灵美79

第二章 茶之美82

一、茶的名之美82

二、茶的外形美82

四、茶的香之美84

五、茶的味之美85

第三章 水之美87

一、水之美的标准87

二、水的分类90

三、水之美的鉴赏91

第四章 器之美96

一、茶具的形之美96

二、茶具的组合美99

第五章 境之美101

一、环境美101

二、艺境美103

三、人境美103

四、心境美104

第六章 艺之美106

一、程序编排的内涵美106

二、茶艺表演的动作美和神韵美107

第七章 茶艺中的品茶艺术109

一、品饮要义109

二、各类茶的品饮117

第八章 茶艺人员的礼仪要求119

一、仪容仪态119

二、服务姿态120

三、言谈得体122

第九章 各类茶茶艺鉴赏123

一、祁门工夫红茶茶艺123

二、台式乌龙茶茶艺124

三、绿茶茶艺125

四、禅茶茶艺130

第十章 中国茶艺百科鉴赏136

一、唐以前饮茶法136

二、唐代人饮茶法137

三、宋代饮茶法138

四、宋代斗茶法139

五、明代朱权饮茶法140

六、钱椿年的“煎茶四要”141

七、明人许次纾《茶疏》中提到茶142

八、泡好茶的诀窍144

九、合理安排饮茶147

十、泡茶时的配料147

十一、客来敬茶148

十二、龙井茶的冲泡148

十三、绿茶的冲泡技巧150

十四、乌龙茶的冲泡技巧151

十五、红茶的冲泡技巧153

十六、普洱茶的冲泡技巧154

十七、白茶的冲泡技巧154

十八、黄茶的冲泡技巧155

十九、花茶的冲泡技巧155

二十、红茶的饮用方法156

二十一、砖茶的饮法157

二十二、煨茶157

二十三、云南腌茶157

二十五、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宜158

二十六、四季喝茶巧安排159

二十七、茶与水的关系159

二十八、陆羽品评天下水159

二十九、乾隆品评天下水160

三十、古人选水的诀窍160

三十一、宜茶水品的种类162

第四篇 名茶鉴赏166

第一章 河南名茶166

一、大别山:信阳毛尖166

第二章 湖北名茶167

一、宜昌:宜昌红茶、峡州碧峰、邓村绿茶167

二、隆中:隆中茶168

三、恩施:恩施玉露168

第三章 湖南名茶170

一、安化:安化松针170

二、长沙:岳麓毛尖、高桥银峰170

三、张家界:碣滩茶172

四、沅陵:官庄毛尖173

五、衡山:南岳云雾茶174

六、湘潭:韶峰茶174

七、洞庭湖:君山银针175

第四章 广东名茶176

一、潮州:凤凰水仙176

第五章 广西名茶177

一、桂平:西山茶177

二、桂林:桂林毛尖178

三、昭平:象棋云雾179

第六章 江苏名茶180

一、苏州东山:碧螺春180

二、南京:雨花茶181

三、无锡:无锡毫茶182

四、金坛:雀舌茶183

五、连云港:花果山云雾茶183

六、宜兴:阳羡紫笋184

第七章 浙江名茶186

一、杭州:西湖龙井186

二、湖州:顾渚紫笋188

三、天目山:天目青顶189

四、安吉:安吉白片190

五、千岛湖:鸠坑毛尖、兰溪毛峰、千岛玉叶、清溪玉芽191

六、建德:建德苞茶193

七、江山:江山绿牡丹194

八、开化:开化龙顶195

九、金华:婺州举岩、双龙银针196

十、仙居:仙居碧绿197

十一、天台山:华顶云雾197

十二、雁荡山:雁荡毛峰198

十三、绍兴:珠茶、日铸雪芽199

十四、普陀山:普陀销茶201

十五、泰顺:香菇寮白毫201

十六、温州:乌牛早茶202

十七、景宁:惠明茶203

第八章 福建名茶204

一、安溪:铁观音、黄旦204

二、武夷山:大红袍205

三、天山:天山绿茶207

第九章 江西名茶208

一、婺源:婺源茗眉208

二、抚州:云林茶、通天岩茶208

三、上饶:上饶白眉209

四、庐山:庐山云雾210

五、修水:双井绿、宁红工夫茶211

六、井冈山:井冈翠绿212

第十章 安徽名茶214

一、黄山:黄山毛峰214

二、太平湖:太平猴魁215

三、九华山:九华毛峰217

四、祁门:祁门红茶218

五、歙县:顶谷大方、绿牡丹219

六、泾县:涌溪火青221

七、天柱山:天柱剑毫221

八、舒城:舒城兰花、岳西翠兰222

十、六安:六安瓜片224

十一、休宁:松萝茶226

第十一章 云南名茶227

一、西双版纳:普洱茶227

二、勐海:云海白毫、南糯白毫、滇红工夫茶227

三、化佛山:化佛茶229

四、大理:苍山雪绿229

第十二章 贵州名茶230

一、都匀:都匀毛尖230

二、遵义:遵义毛峰231

三、湄江:湄江翠片231

四、贵定:贵定云雾232

第十三章 四川名茶233

一、峨眉山:竹叶青、峨蕊233

二、雅安:峨眉毛峰235

三、蒙山:蒙顶甘露235

四、青城山:青城雪芽236

五、邛崃:文君嫩绿237

第十四章 台湾名茶239

一、南投:冻顶乌龙2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