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实在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实在论
  • (美)霍尔特等著;伍仁益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3687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22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536页
  • 主题词:新实在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实在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绪论3

一、新实在论的历史意义4

1.素朴实在论4

2.二元论6

3.贝克莱型的主观论8

4.康德型的主观论11

5.新实在论13

二、实在论的论辩14

1.以自我中心的困境为根据的论证的谬误15

2.基于虚假单纯性的谬误16

3.排他特殊性的谬误18

4.根据最初的断定下定义的谬误19

5.思辨的教条21

6.词语联想的错误22

7.越轨重要性的谬误24

三、实在论的改革方案25

1.用词谨严26

2.定义27

3.分析28

4.对逻辑形式的重视30

5.问题的划分31

6.明确表示的同意33

7.哲学研究和哲学史研究的分离35

四、实在论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哲学37

1.摈斥主观论的意义37

2.摈斥反理智主义的意义38

3.一元论和多元论38

4.认识及其对象;对象的独立性39

5.知识的内容与被认识的事物相等同40

6.柏拉图派的实在论41

7.总结41

五、实在论和专门科学42

1.实在论对专门科学的一般态度42

2.实在论和心理学43

3.实在论和生物学45

4.实在论对逻辑学和数理科学的关系46

5.实在论作为合作的基础47

把形而上学从认识论中解放出来&沃尔特·T.马文50

一、独断主义和批判主义之间的争论50

1.被看作在逻辑上先于一切其他科学的认识论50

2.被看作是知识的限度和可能性的科学的认识论51

3.被看作是关于实在的学说的认识论53

4.总结55

5.独断主义所持的反对批判主义的命题55

6.本文试图建立的结论56

二、认识论在逻辑上不是基础性的57

1.批判主义者的论证中似乎存在着两种错误57

2.逻辑不是一种关于思维规律的科学57

3.逻辑的题材58

4.这个题材是非心理的58

5.逻辑不是关于正确思维的技术59

6.我们在思维中使用逻辑的方法59

7.总结61

8.“认识”一词的暧昧不明:认识过程和被认识的事物62

9.命题的潜在性63

10.结论66

三、认识论,特别是认识的可能性的问题相对于其他科学的逻辑地位67

1.认识的可能性的科学以逻辑为其前提67

2.主张认识的可能性的科学是除逻辑以外一切科学的基础的学说68

3.科学命题中科学本身和信念并不以认识的可能性为其前提69

4.真正的、终极前提是超乎探究之外的70

5.问题的重述74

6.认识论在逻辑上后于专门科学75

7.认识的限度和可能性的科学也是如此78

8.结论82

四、认识论并不提供,而是预先假定一种关于实在的理论83

1.超验主义的两种类型83

2.独断主义者对超验主义第一种类型的反驳86

3.关于康德的超验主义的一个简略的考察,用以说明这些反驳88

4.对超验主义第二种类型的反驳:(甲)实在是自相一致的系统90

5.(乙)实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91

6.结论93

五、实用的检验和历史的判决94

1.近代世界观的改变应归因于哪些影响94

2.数学的影响95

3.物理学的影响96

4.进化论和历史研究的影响97

5.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学说所受的影响98

6.因果学说所受的影响99

7.实体学说所受的影响101

8.心灵主义和一元论绝对主义所受的影响102

9.结论102

六、应该把形而上学从认识论中解放出来103

1.形而上学在逻辑上和方法论上从其他知识部门所取得的帮助103

2.形而上学从认识论所取得的帮助105

3.一般的结论106

实在论的独立性理论&拉尔夫·巴尔顿·佩里108

一、独立性这个概念的重要性108

1.它在旧实在论中的意义108

2.里德和洛克的用法109

3.由之而来的实在论与实体论的混乱113

4.目前澄清这个概念的必要性114

二、依存性一词的意义116

1.关系117

2.全体—部分117

3.部分—全体118

4.事物—属性120

5.属性—事物120

6.因果关系121

7.交互关系123

8.蕴涵123

9.被蕴涵124

三、独立性在新实在论中的意义125

1.独立性不是无关系125

2.独立性不是先在性127

3.独立性的定义129

四、实在论的独立性理论用普通词语予以表述131

1.一切单纯实有体都是相互独立的131

2.单纯实有体独立于它们作为其分子的复合体131

3.各复合体是相互独立的131

4.复合体依赖于它的单纯的组成成分132

5.一复合体依赖于另一复合体的一种事例132

6.另一种事例133

7.第三种事例134

8.第四种事例134

9.当一复合体独立于其他复合体时135

10.一个实有体如何可以获得依存性137

五、实在论的独立性理论应用于认识方面140

1.一个被经验的实有体对一个复合体的关系140

2.单纯的实有体不依存于意识140

3.复合体就其单纯的组成成分来说是独立于认识的143

4.逻辑和数学的命题是独立于意识的144

5.物理的复合体是独立于意识的145

6.逻辑的、数学的和物理的复合体是意识的对象147

六、主观性或依存于基本意识的事例152

1.意识的部分依存于意识的整体152

2.意识各部分的有限互相依存153

3.依存于选择活动的一些因素154

4.依存于结合活动的一些因素155

5.价值依存于意识156

6.工艺作品157

7.历史、社会、生活和反省思维158

七、主观性不依存于从属的意识160

1.意识的主体是不依存于被知的160

2.一意识不依存于另一意识161

3.心理内容不依存于内省164

4.价值不依存于价值判断165

5.知觉不依存于反省思维166

八、结论168

对于分析的辩护&E.G.斯波尔丁169

一、导言169

1.分析和整体的类型169

2.什么是分析?171

二、集合和列举的分析177

三、第二类型的整体(空间、时间等)及其分析185

Ⅰ.算学的分析189

A.数189

B.有理正整数189

C.关系191

D.有理分数193

E.包括整数与分数的全部有理数193

F.无理数和实数194

Ⅱ.空间的分析198

Ⅲ.时间的分析207

Ⅳ.运动和它的分析212

Ⅴ.速度和加速度223

加速度228

动力学和绵延232

Ⅵ.其他类别的个体(原子等)245

四、知觉的分析和概念的分析251

五、有机整体的分析258

化合物及其他258

有机体和它们的分析266

实在论的真与错的学说&W.P.蒙塔古271

一、真与错的意义272

1.真与假的定义272

2.何谓实在的和非实在的东西273

3.对于定义的责难;心理物理学转喻的语言谬误276

4.心理物理学转喻的语言谬误的第一个后果278

5.心理物理学转喻的语言谬误的第二个后果282

6.总结283

二、在纯粹事实世界中的因果和意识284

1.作为事实分析之元素的空间、时间与性质284

2.因果的二律背反——实体论者的“正题”,与实证论者的“反题”286

3.关于意识的主要的二律背反——泛实体论者的“反题”与泛灵论者的“正题”291

4.一个补充的关于意识的二律背反——被感知的对象是在脑子以内还是在脑子以外?299

5.意识与因果;物灵论作为二律背反的交互解决302

6.潜能的三个“方向”305

7.术语上的某种困难306

8.潜能的三个水平307

9.总结309

三、真与错的起源310

1.认识论的三角形310

2.两类真与错313

3.注意与信仰317

4.心理物理学转喻之实质的谬误319

5.真与错的程度与内在关系的谬误322

6.总结325

虚幻的经验在实在论的世界中之地位&埃德温·B.霍尔特327

一、知觉和思想的错觉327

1.关于空间的错误328

2.关于时间的错误331

3.关于第二性质的错误333

4.思想的错觉380

二、错误382

1.映象不断定什么东西382

2.实在论者断定什么?383

3.矛盾和“有”385

4.矛盾和实在论392

生物学的一些实在论的含义&沃尔特·B.皮特金400

一、从生物学角度对实在论进行的攻击401

二、关于生物学的情境的形式分析404

Ⅰ.关于某些刺激和反应的简单描述406

A.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可描述的区别406

B.反应的几种类型408

a.简单的适应413

b.简单的选择417

c.传导421

鳊鱼422

d.改变430

e.抵抗434

(i)毁坏刺激的抵抗434

(ii)借插入作用而造成的抵抗436

(iii)借停止旁支的机能而造成的抵抗437

三、这种形式分析的结果439

1.知觉的非构造性440

2.有机体内没有内在关系447

3.为反应所不能达到的整个情境450

4.作为刺激的纯粹关系;关于不可辨别的东西的谬误451

四、近代意识学说的一些缺陷460

1.形态学的谬误460

2.实用主义的观点463

3.新实在论的分析465

4.生物学的观点468

五、意识在生物学上的地位469

1.环境的一般结构469

2.环境作为空间的复合体472

3.生物学的情境的因素481

4.投射的不可辨别者485

5.幻觉的对象488

6.结论494

附录496

六位实在论者的方案与初步纲领496

略论霍尔特教授的论文&W.P.蒙塔古508

略论蒙塔古教授的论文&E.B.霍尔特511

略论霍尔特和蒙塔古教授的两篇论文&W.B.皮特金512

索引5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