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教材 实验诊断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新教材 实验诊断学 第2版
  • 刘成玉,郑文芝主编;林发全,栗军,吴晓蔓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3966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实验室诊断-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新教材 实验诊断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实验诊断学的发展简史1

二、实验诊断学的内容与特点3

三、实验诊断学的作用、选用原则与注意事项4

四、学习实验诊断学的基本要求7

第二章 实验诊断的基本概念9

一、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的概念9

二、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因素12

第三章 血液实验室检查17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17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17

二、血液标本的处理22

第二节 血液一般检查23

一、红细胞检查24

二、白细胞检查44

三、血小板检查60

四、血细胞直方图64

第三节 红细胞生成与成熟障碍相关检查67

一、红细胞铁代谢检查68

二、叶酸和维生素B12检查71

第四节 溶血检查72

一、溶血的一般检查72

二、细胞膜缺陷检查75

三、红细胞酶缺陷检查76

四、异常血红蛋白检查77

五、自身免疫性溶血检查79

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检查80

第四章 骨髓实验室检查81

第一节 骨髓标本采集81

一、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标本采集81

二、骨髓组织学检查的标本采集83

第二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84

第三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检查94

一、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94

二、其他常用细胞化学染色95

第四节 骨髓组织学检查98

第五节 血细胞免疫表型检查100

第六节 血细胞遗传学检查105

第七节 造血系统疾病的基因诊断108

第五章 止血与凝血功能检查111

第一节 筛查试验111

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111

二、出血时间112

三、血小板计数113

四、凝血酶原时间113

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15

六、凝血酶时间116

七、游离肝素时间116

八、纤维蛋白原117

九、D-二聚体117

十、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18

十一、3P试验119

第二节 血管壁检查120

一、血管性血友病相关指标120

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121

三、凝血酶调节蛋白122

第三节 血小板功能检查123

一、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123

二、血小板聚集试验123

三、P-选择素124

第四节 凝血系统检查125

一、组织因子抗原125

二、凝血因子促凝活性125

三、凝血酶原片段1+2126

四、纤维蛋白肽A/B127

五、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128

第五节 抗凝系统检查128

一、抗凝血酶128

二、蛋白C和蛋白S129

三、狼疮抗凝物质130

四、凝血因子抑制物130

五、肝素130

第六节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检查131

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131

二、纤溶酶原131

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132

四、α2-抗纤溶酶132

第七节 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133

一、筛查试验的选择与应用133

二、出血性疾病的项目选择与应用134

三、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项目选择与应用135

四、DIC检查的项目选择与应用136

五、抗血栓和溶血栓治疗监测的项目选择与应用138

第六章 血型与器官移植的实验室检查139

第一节 输血相容性检查139

一、ABO血型鉴定139

二、Rh血型鉴定142

三、血小板血型鉴定144

四、交叉配血试验145

第二节 器官移植的相关检查146

一、HLA分型检查147

二、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查149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检查150

四、移植器官的功能监测151

五、移植排异反应监测152

六、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监测153

七、感染监测154

八、器官移植相关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155

第七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实验室检查157

第一节 尿液检查157

一、尿液标本采集157

二、尿液理学检查159

三、尿液化学检查162

四、尿液有形成分检查165

五、尿液其他检查175

六、尿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178

第二节 粪便检查178

一、粪便标本采集179

二、粪便理学检查180

三、粪便隐血试验181

四、粪便显微镜检查183

五、粪便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189

第三节 痰液检查189

一、痰液标本采集190

二、痰液理学检查190

三、痰液有形成分检查192

四、痰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193

第四节 脑脊液检查193

一、脑脊液标本采集194

二、脑脊液理学检查195

三、脑脊液化学检查197

四、脑脊液显微镜检查200

五、脑脊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201

第五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202

一、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203

二、浆膜腔积液理学检查203

三、浆膜腔积液化学和免疫学检查204

四、浆膜腔积液显微镜检查206

五、浆膜腔积液病原生物学检查208

六、浆膜腔积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208

第六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209

一、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209

二、阴道分泌物理学检查210

三、阴道清洁度211

四、阴道分泌物病原生物学检查212

五、子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213

六、阴道分泌物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217

第七节 精液检查217

一、精液标本采集218

二、精液理学检查218

三、精液显微镜检查220

四、精液病原生物学检查224

五、精液其他检查224

六、精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225

第八节 前列腺液检查226

一、前列腺液标本采集226

二、前列腺液理学检查226

三、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227

四、前列腺液病原生物学检查228

五、前列腺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228

第九节 关节腔积液检查229

一、关节腔积液标本采集229

二、关节腔积液理学检查230

三、关节腔积液化学和免疫学检查231

四、关节腔积液有形成分检查233

五、关节腔积液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235

第八章 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查237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检查237

一、血清肌酐237

二、内生肌酐清除率238

三、血清尿素240

四、血清尿酸241

五、血清胱抑素C242

六、肾损伤因子-1243

七、微量清蛋白243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检查244

一、近端肾小管功能244

二、远端肾小管功能247

第三节 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249

第九章 肝脏和胰腺功能实验室检查251

第一节 肝脏功能检查251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251

二、胆红素代谢功能254

三、胆汁酸代谢功能256

四、血清酶学257

第二节 胰腺功能检查263

一、淀粉酶263

二、脂肪酶264

三、胰岛相关自身抗体265

第三节 肝脏和胰腺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267

第十章 代谢功能实验室检查269

第一节 糖代谢检查269

一、葡萄糖269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71

三、糖化血红蛋白272

四、胰岛素273

五、C肽274

六、β-羟丁酸275

七、乳酸276

八、丙酮酸276

第二节 脂类代谢检查277

一、血浆脂类277

二、脂蛋白281

三、载脂蛋白284

第三节 电解质与水平衡检查285

一、水平衡285

二、钾平衡287

三、钠平衡289

四、氯平衡290

第四节 骨代谢检查292

一、血清钙、磷、镁292

二、骨代谢相关激素296

三、骨代谢标志物296

第五节 代谢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299

一、糖代谢异常299

二、脂质代谢异常300

三、骨代谢异常300

第十一章 内分泌功能实验室检查302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检查302

一、甲状腺素302

二、游离甲状腺素303

三、三碘甲腺原氨酸304

四、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304

五、反三碘甲腺原氨酸305

六、甲状腺球蛋白305

七、甲状腺球蛋白抗体306

八、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307

九、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307

第二节 甲状旁腺激素检查308

一、甲状旁腺素308

二、降钙素309

三、1,25-二羟维生素D3310

第三节 肾上腺激素检查311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查311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检查314

第四节 垂体激素检查316

一、生长激素316

二、抗利尿激素317

三、促甲状腺激素317

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18

五、黄体生成素319

六、卵泡刺激素320

七、泌乳素321

第五节 性腺激素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322

一、睾酮322

二、黄体酮323

三、雌二醇324

第六节 内分泌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324

一、甲状腺功能的实验室检查324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实验室检查325

三、甲状腺功能低下与实验室检查326

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与实验室检查326

第十二章 心肌损伤实验室检查328

第一节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328

一、心肌肌钙蛋白328

二、肌酸激酶331

三、肌酸激酶同工酶MB332

四、肌红蛋白333

五、脂肪酸结合蛋白334

第二节 心脏功能标志物检查335

一、B型利钠肽336

二、半乳糖凝集素-3337

第三节 心血管炎症标志物检查337

一、超敏C-反应蛋白338

二、白介素-6339

第四节 心肌损伤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339

一、冠心病相关标志物339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志物341

第十三章 免疫功能实验室检查342

第一节 体液免疫功能检查342

一、免疫球蛋白342

二、补体345

第二节 细胞免疫功能检查347

一、T淋巴细胞亚群347

二、自然杀伤细胞349

第三节 自身抗体检查350

一、常用自身抗体筛查项目350

二、常用自身抗体诊断项目354

第四节 免疫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356

一、免疫球蛋白及补体356

二、自身抗体357

第十四章 肿瘤标志物实验室检查358

第一节 蛋白类标志物358

一、甲胎蛋白358

二、癌胚抗原359

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360

四、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361

第二节 酶类标志物362

一、α-L-岩藻糖苷酶362

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362

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363

第三节 糖类标志物363

一、糖链抗原50363

二、糖链抗原125364

三、糖链抗原15-3365

四、糖链抗原19-9366

五、糖链抗原242367

六、糖链抗原72-4367

第四节 肿瘤标志物的选择与应用368

一、肿瘤标志物的选择368

二、肿瘤标志物的应用369

第十五章 病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370

第一节 标本采集370

第二节 细菌感染372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373

二、大肠埃希菌373

三、铜绿假单胞菌374

四、结核分枝杆菌375

第三节 病毒感染376

一、轮状病毒376

二、肝炎病毒377

三、胎儿先天性感染384

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386

五、SARS冠状病毒387

第四节 真菌感染388

一、皮肤癣菌388

二、白假丝酵母菌388

三、新型隐球菌389

四、曲霉390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391

一、华支睾吸虫391

二、溶组织内阿米巴391

第六节 病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与应用392

第十六章 常见疾病的实验诊断394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394

一、病毒性肝炎394

二、肝硬化396

三、结肠直肠癌397

四、急性胰腺炎397

五、腹泻398

六、乳糜泻399

第二节 心脏疾病的实验诊断400

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00

二、心力衰竭402

三、感染性心内膜炎403

四、心包炎404

第三节 内分泌疾病的实验诊断404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04

二、亚急性甲状腺炎406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06

四、皮质醇增多症407

五、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408

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08

七、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411

八、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411

九、垂体生长激素瘤412

第四节 代谢性疾病的实验诊断412

一、糖尿病412

二、高脂血症414

三、骨质疏松416

第五节 造血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417

一、红细胞疾病417

二、白细胞疾病424

三、骨髓增殖性肿瘤431

四、出血、凝血疾病的实验诊断435

五、淋巴瘤438

六、多发性骨髓瘤440

第六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441

一、肺部感染441

二、支气管哮喘445

三、支气管扩张症446

四、原发性支气管肺癌446

第七节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448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448

二、肾病综合征448

三、急性肾衰竭449

四、尿路感染与结石450

五、外阴及阴道炎症451

六、前列腺炎与男性不育症451

七、泌尿生殖系统肿瘤452

第八节 风湿病与免疫性疾病的实验诊断454

一、类风湿关节炎454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455

三、强直性脊柱炎455

四、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56

五、自身免疫性肝炎457

第九节 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457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457

二、细菌性脑膜炎458

三、隐球菌性脑膜炎459

四、多发性硬化459

五、阿尔茨海默病460

六、吉兰-巴雷综合征460

第十节 部分新发传染病的实验诊断460

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61

二、人禽流行性感冒461

三、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462

第十一节 性传播疾病的实验诊断462

一、淋病462

二、梅毒463

三、非淋菌性尿道炎463

四、软下疳464

五、尖锐湿疣464

六、生殖器疱疹464

七、艾滋病465

参考文献467

索引4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