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考试评价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考试评价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1316353.jpg)
- 张远增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58380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考试制度-教育评估-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考试评价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考试概析1
第一节 考试的起源1
第二节 考试的演进3
一、普通活动型考试3
二、专门活动型考试3
三、专业活动型考试7
第三节 考试的构成要素12
一、价值主体12
二、考试主体13
三、考试标准13
四、考试客体14
五、需要14
第四节 考试要素的交互作用16
一、二要素交互作用16
二、三要素交互作用20
三、四要素交互作用25
第五节 考试的机理27
一、考试的学习机理28
二、考试的测量机理36
三、考试的评价机理47
第六节 考试的分类48
一、单一标准分类48
二、复合标准分类50
第二章 教学型考试评价51
第一节 教学型考试的基本问题51
一、核心问题:实现有效教学52
二、累积——为学习奠基问题54
三、同化——学习内容主体化问题56
四、顺应——学习者对象化问题58
第二节 教学型考试评价的原则60
第三节 教学型考试评价的评价标准65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65
二、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现状67
三、有利于学生寻求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67
四、有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68
五、有利于降低课堂教学成本69
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70
第四节 教学型考试评价的基本策略71
一、分析考试的内容与考法71
二、分析题目难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73
第五节 教学型考试评价的模式75
一、评价模式的结构75
二、教学绩效证据的构成76
三、判断教学绩效证据的标准78
第六节 教学型考试评价的质量保障79
一、建立教学之价值主体资格制度79
二、建立教学之评价主体资格制度80
三、建立教学绩效证据清单制度81
四、建立教学绩效证据管理系统81
第三章 测量型考试评价83
第一节 测量型考试的基本问题83
一、考试的测量操作性定义83
二、考试的测量“良好性”84
三、考试的测量技术85
第二节 测量型考试评价的原则87
第三节 测量型考试评价的评价标准89
一、效度89
二、区分度99
三、信度108
四、稳定性115
五、自洽性121
第四节 测量型考试评价的策略134
一、逻辑证明135
二、可行证明136
三、结果证明137
第五节 测量型考试评价的基本模式138
一、举证倒置评价模式138
二、系统分析模式140
第六节 测量型考试评价的质量保障141
一、建立测量型考试的技术标准体系141
二、建立测量型考试质量监督机构142
三、建立评价测量型考试的社会机构142
第四章 评价型考试评价144
第一节 评价型考试的基本问题144
一、为谁考145
二、谁来考146
三、考什么147
四、怎样考147
第二节 评价型考试评价的原则147
一、导向原则148
二、激励原则148
三、科学性原则149
四、可观测原则149
五、合法原则150
第三节 评价型考试评价的评价标准150
一、考试的测量学指标优良150
二、有利于价值主体把握自己的价值状态151
三、有利于价值客体的价值实现151
四、具有良好的教育性153
第四节 评价型考试评价的策略163
一、消弭分歧,促进融合163
二、整合目的,四位一体164
三、实事求是,相对最优164
四、程序正义,规范运行165
五、共同建构,超越自我166
第五节 评价型考试评价的基本模式166
一、审计评价模式167
二、目标游离评价模式171
三、消费者导向模式172
第六节 评价型考试评价的质量保障176
一、建立评价型考试之价值主体的标准体系176
二、建立评价型考试的技术标准体系177
三、建立评价评价型考试的专业性社会组织178
四、建立评价型考试质量监督机构179
第七节 案例:2010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评价179
第五章 教育考试设计181
第一节 教育考试设计的程式181
一、明确考试的目的181
二、确定考试的优势功能182
三、确定试卷的结构183
四、确定试卷的量程184
五、试题设计184
六、试卷试测与调试184
七、试卷定型185
八、教育考试设计结果的呈现186
第二节 试卷结构设计186
一、知识领域结构设计187
二、认知水平结构设计189
三、认知风格结构设计191
四、试题呈现方式结构设计193
五、试卷素材结构设计194
第三节 试卷量程设计196
一、零分设计196
二、“分”的设计197
三、满分设计199
四、总分设计200
第四节 试测与调试202
一、试测202
二、调试203
第五节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设计207
一、试卷难度和自洽性的计量208
二、试卷设计212
三、应用举例220
第六章 试题设计223
第一节 问题概析223
一、问题的涵义223
二、问题的结构231
三、问题的分类231
四、问题的评价233
第二节 题型及其机制235
一、题型235
二、题型的机制235
三、题型的分类237
第三节 试题及其机制240
一、试题240
二、试题的机制242
三、试题的分类243
第四节 试题设计的内容243
一、问题解决链的概念243
二、设计试题的问题解决链245
三、编制试题245
第五节 试题设计的基本策略246
一、“情境→试题”策略246
二、“题目→试题”策略252
后记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