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载人航天出版工程 空间救援 确保载人航天飞行的安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载人航天出版工程 空间救援 确保载人航天飞行的安全
  • (英)戴维·J.谢勒(DavidJ.Shayler)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 ISBN:978751591148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载人航天-救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载人航天出版工程 空间救援 确保载人航天飞行的安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STS-107:救援还是在轨维修1

1.1 哥伦比亚号最后一次飞行1

1.1.1 哥伦比亚号第28次任务4

1.1.2 哥伦比亚号失事5

1.1.3 物理原因6

1.2 救援还是维修7

1.2.1 延长任务时间7

1.2.2 舱外活动检查8

1.2.3 亚特兰蒂斯号实施救援11

1.2.4 救援任务乘组12

1.3 航天飞机救援球12

1.4 哥伦比亚号救援任务假定剖面16

1.4.1 模板对比17

1.4.2 亚特兰蒂斯号救援任务18

1.4.3 舱外活动——救援23

1.4.4 亚特兰蒂斯号返回和哥伦比亚号的处置26

1.5 舱外活动——修理28

1.5.1 有限的可选方案29

1.5.2 舱外活动修理技术31

1.6 备选方案32

1.6.1 LiOH再生32

1.6.2 备选航天器33

1.7 实践的检验34

参考文献36

第2章 空间:终极边疆37

2.1 人类的大使38

2.1.1 外空条约——国际协议38

2.1.2 救援协议39

2.1.3 协议的更新40

2.1.4 回到未来41

2.2 风险理论42

2.2.1 保持公众关注45

2.2.2 空间飞行中的危险45

2.2.3 救援系统与方案51

2.3 任务设计的安全性55

2.3.1 任务设计56

2.3.2 常规任务设计58

2.3.3 应急任务设计59

2.3.4 定义发射中止61

2.3.5 轨道操作概述63

2.3.6 下降阶段考虑因素63

2.4 小结64

参考文献66

第3章 生存训练67

3.1 NASA航天员生存和野外训练67

3.1.1 水星计划68

3.1.2 双子星座计划70

3.1.3 阿波罗计划74

3.1.4 航天飞机78

3.1.5 星座计划85

3.2 俄罗斯航天员生存训练85

3.2.1 东方号与上升号85

3.2.2 联盟号87

3.2.3 探测器计划93

3.2.4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93

3.3 中国的生存训练93

3.4 乘客与专家生存训练94

3.4.1 美国有效载荷专家94

3.4.2 俄罗斯研究专家航天员96

3.4.3 国际航天员乘组97

参考文献98

第4章 发射台逃生99

4.1 发射出现故障99

4.2 发射台上100

4.2.1 拜科努尔发射场101

4.2.2 卡纳维拉尔角104

4.2.3 肯尼迪航天中心108

4.2.4 范登堡空军基地121

4.2.5 中国122

第5章 发射逃逸1:逃逸塔123

5.1 逃逸塔123

5.2 水星计划发射逃逸塔124

5.2.1 飞行可靠性和安全性124

5.2.2 水星号飞船逃逸塔126

5.2.3 系统操作128

5.2.4 航天员紧急弹射按钮131

5.2.5 系统演变131

5.2.6 小火箭扮演大角色132

5.2.7 形体匹配座椅135

5.2.8 风洞试验和地面测试135

5.2.9 牵引火箭概念135

5.2.10 中止测试计划136

5.2.11 小乔伊运载火箭137

5.2.12 水星—红石运载火箭141

5.2.13 逃逸塔发射之日142

5.2.14 水星—宇宙神运载火箭143

5.2.15 小结144

5.3 双子星座号发射逃逸塔144

5.4 阿波罗发射逃逸塔146

5.4.1 概述147

5.4.2 硬件147

5.4.3 操作151

5.4.4 阿波罗异常中止性能154

5.4.5 发射逃逸系统研制158

5.4.6 白沙发射设施162

5.4.7 地面测试项目163

5.4.8 阿波罗发射逃逸系统飞行测试计划165

5.4.9 发射台异常中止测试165

5.4.10 小乔伊测试计划169

5.4.11 土星1号无人测试计划173

5.4.12 载人操作174

5.4.13 小结175

5.5 联盟号发射逃逸塔175

5.5.1 研制176

5.5.2 测试系统180

5.5.3 系统更新182

5.5.4 描述和操作183

5.5.5 操作经历186

5.5.6 小结187

5.6 苏联的其他逃逸塔187

5.6.1 钻石空间站的运输保障船(TKS)运输187

5.6.2 载人登月航天员188

5.6.3 发射逃逸189

5.7 神舟飞船发射逃逸系统192

5.8 猎户座发射逃逸塔193

5.8.1 飞行测试办公室196

5.8.2 测试计划196

5.8.3 测试航天器配置198

5.8.4 发射异常中止系统199

5.8.5 试验支架准备200

5.8.6 AA-1及以远203

5.9 小结203

参考文献205

第6章 发射逃逸2:弹射座椅207

6.1 弹射座椅历史207

6.2 火箭飞机208

6.2.1 X-1,突破音障后用降落伞着陆(1946—1958)209

6.2.2 “天空闪光”和“天空火箭”(1947—1956)209

6.2.3 X-2,不同的方法(1952—1956)209

6.2.4 X-3,“短剑”(1952—1956)211

6.2.5 X-4,无尾研究(1948—1953)211

6.2.6 X-5,后掠翼和可变后掠翼研究(1951—1955)212

6.2.7 X-13,垂直起飞和着陆研究(1955—1959)212

6.2.8 X-14,垂直起飞和着陆技术的发展(1957—1981)212

6.2.9 X-15,挑战大气层边缘极限(1959—1968)212

6.2.10 X-20,戴纳—索尔(从未超越的飞行阶段)214

6.2.11 升力体技术,“飞行的浴缸”(1963—1975)216

6.2.12 从音障到航天飞机及以远216

6.3 东方号飞船、单座椅弹射217

6.3.1 系统研制217

6.3.2 系统运行219

6.3.3 不携带逃逸系统的东方号飞船220

6.4 双子星座飞船:双人弹射220

6.4.1 载人的大力神运载火箭221

6.4.2 双子星座飞船逃逸系统222

6.4.3 系统介绍223

6.4.4 弹射顺序226

6.4.5 试验计划227

6.4.6 双子星座飞船的飞行236

6.5 双子星座飞船和载人轨道实验室237

6.5.1 大力神2M运载火箭故障检测系统237

6.5.2 双子星座B飞船逃逸模式238

6.5.3 双子星座B飞船上用逃逸塔239

6.5.4 备选方案239

6.6 航天飞机进入空间240

6.7 NASA航天飞机发射情况241

6.7.1 早期发展242

6.7.2 弹射座椅安装244

6.8 NASA航天飞机中止模式251

6.8.1 中止定义254

6.8.2 无损中止模式257

6.9 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发射逃逸设备261

6.9.1 暴风雪号救援的起源262

6.9.2 发射紧急情况263

6.9.3 弹射选项264

6.9.4 暴风雪号全压力救援服266

6.9.5 暴风雪号发射中止选项267

6.10 欧洲的航天飞机——赫尔墨斯号269

6.10.1 空天飞机起源270

6.10.2 欧洲航天员逃生270

参考文献277

第7章 飞离地球279

7.1 阿波罗时代279

7.1.1 阿波罗备选任务280

7.1.2 阿波罗地球轨道280

7.1.3 月球距离284

7.1.4 阿波罗:人类登月的开始286

7.1.5 地面与空间保障295

7.1.6 月球着陆地点295

7.1.7 自由返回还是混合返回296

7.1.8 无备选方案298

7.1.9 阿波罗的伙伴系统299

7.1.10 应急月球行走301

7.2 宏伟计划与设计研究301

7.3 航天飞机应急操作310

7.3.1 研究焦点311

7.3.2 航天飞机乘员应急保障315

7.4 简易舱外活动救援辅助装置舱外活动316

7.5 空间站紧急需要318

7.5.1 从FIRST到X-38318

7.5.2 太空舱救援方案323

7.6 空间站上的安全326

7.6.1 问题领域327

7.6.2 安全港327

7.7 你好,休斯顿328

7.7.1 任务控制中心的作用329

7.7.2 应急措施计划330

7.7.3 谁负责任331

7.7.4 职责332

7.7.5 团队精神333

7.7.6 小结334

7.8 重返月球、去火星或更远334

参考文献336

第8章 返回地球339

8.1 着陆记分板339

8.2 安全下降服341

8.3 空间猎鹰加压服343

8.4 降落伞344

8.4.1 东方号和上升号345

8.4.2 水星号347

8.4.3 双子星座351

8.4.4 阿波罗357

8.4.5 联盟号368

8.4.6 神舟号飞船372

8.5 返回家园375

8.5.1 航天飞机376

8.5.2 暴风雪号377

8.5.3 从暴风雪号迅速退出378

8.6 救生设备379

8.6.1 美国的救生设备379

8.6.2 苏联/俄罗斯的救生设备383

8.6.3 中国的救生设备384

8.7 搜寻和营救384

8.7.1 美国的搜寻和营救工作385

8.7.2 苏联/俄罗斯的搜寻和营救工作397

8.7.3 中国的搜寻和营救工作398

8.8 小结398

参考文献399

第9章 总结401

参考文献目录404

缩略语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