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多样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多样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1296736.jpg)
- 王爱俭,王景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5019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外汇储备-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多样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3
1 导论3
1.1 问题的提出4
1.1.1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产生与构成4
1.1.2 “高储蓄两难”下巨额外汇储备的困扰6
1.1.3 提升外汇储备资产收益受到关注8
1.2 外汇储备优化管理成为主题词9
1.3 外汇储备优化管理的研究视角与策略空间11
1.3.1 外汇储备作为金融资源的投资属性分析11
1.3.2 结合需求层次分析的外汇储备全球配置组合12
1.3.3 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风险管理13
1.3.4 在战略性资产配置中实现外汇储备管理的转型15
1.4 本书的结构安排、主要内容和创新点16
2 关于外汇储备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19
2.1 国外研究的沿革与现状19
2.1.1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19
2.1.2 外汇储备需求因素分析21
2.1.3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研究22
2.1.4 外汇储备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3
2.1.5 持有外汇储备的动机与战略考察25
2.2 国内研究现状26
2.2.1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26
2.2.2 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因素的分析29
2.2.3 外汇储备的结构研究30
2.2.4 外汇储备的风险与收益研究32
2.3 中国外汇储备研究的新进展33
2.3.1 巨额储备的成因分析33
2.3.2 高额储备的风险防控34
2.3.3 储备资产的结构优化35
2.3.4 储备管理的体制改革35
2.3.5 中国外汇储备研究的趋势评析36
3 外汇储备优化管理40
3.1 外汇储备优化管理概述40
3.1.1 外汇储备管理的内涵40
3.1.2 外汇储备管理的阶段性42
3.1.3 外汇储备管理的层次选择43
3.2 外汇储备规模管理45
3.2.1 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提出46
3.2.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含义46
3.2.3 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47
3.2.4 外汇储备规模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意义49
3.3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51
3.3.1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提出51
3.3.2 货币储备体系的历史沿革52
3.3.3 多元化外汇储备结构的利弊分析53
3.3.4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意义55
4 外汇储备投资视角与投资效率57
4.1 外汇储备管理的投资视角分析57
4.1.1 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的目标57
4.1.2 外汇储备投资视角分析58
4.2 外汇储备投资效率概述60
4.2.1 外汇储备投资效率的含义60
4.2.2 外汇储备投资效率的特征61
4.2.3 外汇储备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62
4.3 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的风险管理框架64
4.3.1 建立外汇储备风险管理制度64
4.3.2 采取科学的风险控制手段64
4.3.3 合理分配外汇储备的运用65
4.3.4 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的风险管理方式65
第二篇 理论与实践篇71
5 外汇储备管理理论概述71
5.1 外汇储备管理理论的演进71
5.1.1 外汇储备规模理论的演进72
5.1.2 外汇储备结构理论的演进74
5.2 外汇储备规模理论77
5.2.1 外汇储备/进口比例(R/M)分析法77
5.2.2 成本收益分析法80
5.2.3 回归分析法84
5.2.4 其他外汇储备规模理论86
5.3 外汇储备结构理论87
5.3.1 外汇储备币种多元化理论88
5.3.2 外汇储备的资产组合理论93
6 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96
6.1 资本高速流动条件下外汇储备持有特征96
6.1.1 外汇储备持有规模的扩大化97
6.1.2 外汇储备全球分布的分歧化98
6.1.3 外汇储备持有动机的务虚化98
6.1.4 外汇储备持有资产的多元化100
6.2 外汇储备管理特征的国际比较101
6.2.1 国际货币输出国家及联盟外汇储备管理特征的国际比较102
6.2.2 国际货币输入国(地区)外汇储备管理特征的国际比较107
6.2.3 其他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特征介绍112
6.3 一个特殊的分析视角——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113
6.3.1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现状及成因分析114
6.3.2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管理模式115
6.3.3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管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17
7 全球化时代的新型金融危机120
7.1 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与发展120
7.1.1 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兴起120
7.1.2 次级贷款证券化机制122
7.1.3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123
7.1.4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124
7.2 新型金融危机的特征分析125
7.2.1 全球性金融结构失衡125
7.2.2 有效性冲突成为金融风险新特征125
7.2.3 金融衍生品交易催生新型投资主体126
7.3 全球化时代的新型金融危机与外汇储备管理127
7.3.1 全球化浪潮的革新与发展127
7.3.2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127
7.3.3 外汇储备管理与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128
7.3.4 次贷危机环境下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129
8 中国外汇储备的历史沿革与管理现状131
8.1 中国外汇储备的历史沿革131
8.1.1 1949—1978年较低的外汇储备水平阶段131
8.1.2 1979—1981年政局稳定后外汇储备波动阶段132
8.1.3 1982—1984年外汇储备小幅度增长阶段132
8.1.4 1985—1989年外汇储备减少及恢复阶段133
8.1.5 1990—1994年外汇储备成倍增长阶段133
8.1.6 1994年汇改以后外汇储备的发展134
8.2 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分析135
8.2.1 我国外汇储备的状况分析136
8.2.2 我国保持大量外汇储备的客观必然性138
8.2.3 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效应分析139
8.3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41
8.3.1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41
8.3.2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国所要采取的具体对策144
第三篇 宏观经济篇153
9 外汇储备与中国经济内外均衡153
9.1 内外均衡的基本理论153
9.1.1 内外均衡的概念153
9.1.2 内外均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154
9.1.3 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155
9.1.4 米德冲突:内外均衡矛盾的一个论述156
9.2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所面临的内外均衡状况分析161
9.2.1 内部均衡的衡量161
9.2.2 外部均衡的衡量163
9.2.3 宏观经济失衡——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宏观动因164
9.3 促进宏观经济平衡的政策建议166
9.3.1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平衡国际收支166
9.3.2 进一步改革外汇体制,向意愿结售汇过渡167
9.3.3 适当放开汇率波动的幅度,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168
9.3.4 减少过剩储蓄,致力于经济内部均衡169
10 外汇储备与汇率政策172
10.1 外汇储备规模与汇率政策之间的关系172
10.1.1 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沿革172
10.1.2 2005年汇率改革背景分析174
10.1.3 人民币汇率制度对外汇储备形成的作用机制175
10.2 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主要原因177
10.2.1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持续双顺差177
10.2.2 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压力迫使外汇储备增长178
10.2.3 根源在于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178
10.3 外汇超额供给的化解之道179
10.3.1 超额外汇供给分析179
10.3.2 超额外汇供给导致内外失衡181
10.3.3 超额外汇供给的化解之道182
10.4 货币错配、外汇储备与汇率制度的选择183
10.4.1 外汇储备、汇率制度和货币错配三者关系的现状184
10.4.2 货币错配、固定汇率制和巨额外汇储备关系中的风险185
10.4.3 货币错配、汇率制度和外汇储备关系的优化186
11 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189
11.1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189
11.1.1 开放经济下我国货币供给的构成189
11.1.2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的冲突191
11.2 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过程194
11.2.1 国际收支顺差引起外汇储备增加195
11.2.2 外汇储备增加引起外汇占款增加196
11.2.3 外汇占款增加引起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的增加196
11.3 外汇储备增长对利率的影响197
11.4 外汇占款增加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198
11.4.1 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198
11.4.2 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201
12 外汇储备与流动性问题204
12.1 以流动性过剩为例的分析204
12.1.1 流动性过剩浅析204
12.1.2 货币超额供给205
12.1.3 银行业存贷差不断扩大207
12.1.4 外汇储备急剧增长208
12.2 外汇储备对流动性的作用机制209
12.2.1 双顺差形成的直接原因210
12.2.2 外汇政策对流动性的影响211
12.3 外汇储备激增催生的资产泡沫212
12.3.1 超额外汇储备与国内股市和房地产泡沫化212
12.3.2 资产泡沫对我国经济的利弊213
12.3.3 相关政策建议214
12.4 日、韩外汇储备管理经验与借鉴214
12.4.1 日本外汇储备剧增并没有直接导致流动性泛滥214
12.4.2 韩国成立国家投资公司管理过剩外汇储备215
第四篇 实证篇219
13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实证分析219
13.1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阿格沃尔模型分析219
13.1.1 阿格沃尔模型简介219
13.1.2 实证分析220
13.1.3 模型结论与分析221
13.2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回归分析222
13.2.1 模型简介222
13.2.2 经济计量分析223
13.2.3 模型结论与分析226
13.3 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28
13.3.1 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229
13.3.2 实证模型分析231
13.4 基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外汇储备规模分析235
13.4.1 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的变化235
13.4.2 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变化237
13.4.3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对货币政策及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238
13.4.4 外汇储备规模持续增长下相关政策建议239
14 外汇储备与汇率的关系模型242
14.1 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的相互影响分析242
14.1.1 超常的外汇储备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242
14.1.2 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是维持汇率稳定的必然结果243
14.2 外汇储备增长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关系244
14.2.1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关系245
14.2.2 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的变动实证分析246
14.3 外汇储备的管理与人民币汇率的改革249
14.3.1 加大汇率波动的幅度,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249
14.3.2 改革并完善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250
15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选择252
15.1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的模型分析252
15.1.1 资产组合选择模型下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实证分析252
15.1.2 基于海勒—奈特模型和杜利模型的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影响因素257
15.2 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理论259
15.3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的目标260
15.3.1 外汇储备的需求动机分析260
15.3.2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的目标261
15.4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的策略选择262
15.4.1 资产组合模型下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的策略选择262
15.4.2 考虑海勒—奈特模型和杜利模型的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的策略选择263
第五篇 战略篇269
16 中国外汇储备投资优化的路径选择269
16.1 中国外汇储备投资优化的国内外环境269
16.2 中国外汇储备投资优化的主体选择270
16.2.1 关于外汇储备资产使用权问题271
16.2.2 中国外汇储备投资优化的主体——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72
16.2.3 成立外汇投资公司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275
16.3 实现外汇储备投资优化的保障体系276
16.4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278
16.4.1 以美元为代表的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278
16.4.2 条件允许情况下应适当增加黄金储备281
16.4.3 外汇储备投资于海外股权282
16.4.4 提高外汇储备配置于非金融资产的额度284
16.5 外汇储备优化投资与国家安全285
16.6 外汇储备投资路径优化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286
16.6.1 中国的国际定位与外汇储备286
16.6.2 如何通过提高储备投资效率来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288
17 发展性目标下的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评估290
17.1 中国外汇储备海外投资绩效考核的方法选择290
17.1.1 储备投资组合效率考核的单因素模型与多因素模型291
17.1.2 基于股票选择能力评价的绩效考核方法296
17.1.3 基于市场时机选择能力评价的绩效考核方法297
17.2 中国外汇储备间接投资与直接投资的效率考核300
17.2.1 中国外汇储备间接投资的绩效考核300
17.2.2 储备直接投资的绩效考核306
17.3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全球业绩评估308
17.3.1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全球业绩评估的方法308
17.3.2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全球业绩评估基准的选择309
17.3.3 全球投资业绩标准310
17.4 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效率考核体系的构建310
17.4.1 构建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效率考核体系应遵循的原则311
17.4.2 构建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效率考核体系的指标选择与技术路线图311
18 外汇储备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313
18.1 外汇储备投资基金的风险分类与成因313
18.1.1 外汇储备投资基金风险的基本概念313
18.1.2 外汇储备投资基金风险形成的理论评述315
18.1.3 外汇储备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的意义319
18.2 外汇储备投资基金风险管理探析319
18.2.1 外汇储备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319
18.2.2 外汇储备投资基金风险的新特征321
18.2.3 外汇储备投资基金的风险管理工具321
18.3 外汇储备投资基金管理风险的治理323
18.3.1 建立外汇储备投资基金管理者最优激励相容机制323
18.3.2 外汇储备投资基金的信息披露326
18.3.3 健全外汇储备投资基金的监管体系328
18.4 外汇储备投资基金的市场风险管理330
18.4.1 投资组合理论330
18.4.2 外汇储备投资基金市场风险的监测333
19 前景展望——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崛起335
19.1 当今世界主权财富基金的概况335
19.1.1 主权财富基金的三大发展趋势336
19.1.2 主权财富基金未来规模膨胀的动因337
19.1.3 主权财富基金的快速增长及未来规模337
19.2 未来战略性投资与保护主义的争端339
19.3 未来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合理选择341
19.3.1 积极参与主权财富基金基本规则的制定342
19.3.2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流向343
参考文献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