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舞相融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文选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舞相融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文选 上
  •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 ISBN:780667652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民族舞蹈-舞蹈艺术-中国-文集;民间舞蹈-舞蹈艺术-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舞相融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师文选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采舞记——忆1945年川康之行&彭松1

舞蹈的摇篮——戴爱莲建立的育才舞蹈组(红岩村—上海)&彭松5

建设祖国大秧歌总结&彭松8

谈民间舞蹈的发掘和整理&彭松11

灯舞&彭松16

唐代的坐立部伎&彭松19

观祭孔仪,释古乐舞&彭松36

花鼓灯之歌&彭松45

文成公主入藏前后——写于舞剧《文成公主》上演之前&彭松56

汉代的角抵与舞蹈&彭松61

走访汉画像石之乡&彭松71

唐代舞图与戏面——读高岛千春的《舞乐图》&彭松77

汉代女乐&彭松81

傅毅《舞赋》的美学思想&彭松85

唐舞图在日本&彭松96

关于《公莫舞》&彭松105

仿唐乐舞小议&彭松109

开展对敦煌舞的研究&彭松111

李朝宫廷祭、宴乐舞&彭松115

万里学步&彭松127

寻求“玄珠”&彭松138

歌舞戏溯源&彭松141

鱼族之舞——观舞蹈《鲤鱼灯》有感&彭松144

《胡旋舞》考证&彭松147

从史学角度谈谈舞蹈现状&彭松153

《西凉乐》寻索&彭松156

舞蹈断想——在南京全国舞蹈创作会议上&彭松163

《大武》舞的时代背景和诗乐舞结构&彭松169

为《大武》颂诗“卒章”正名&彭松185

庖丁之“道”的启示&彭松189

“买椟”三思&彭松191

染丝说&彭松193

三鉴&彭松195

“大妙”之境&彭松198

同读者对话&彭松200

书法与舞蹈&彭松201

《方舞》小考&彭松206

《扇舞》小考&彭松207

敦煌舞谱残卷试破(初稿)&彭松208

鱼龙漫衍&彭松231

甲骨寻舞(上)&彭松235

史前舞蹈文明之我见&彭松251

戴爱莲的舞蹈艺术道路&彭松255

舞蹈审美漫话——“有无相生”&彭松257

舞蹈审美漫话——“反正相从”&彭松259

舞蹈审美漫话——“物一无文”&彭松261

舞蹈审美漫话——“心物交融”&彭松263

舞蹈审美漫话——“象外之象”&彭松265

舞蹈审美漫话——“形神相依”&彭松267

中册269

安徽的花鼓灯&盛婕269

关于教学训练方面的几个问题&盛婕272

藏族的“页”、“卓”和“日巴”&李承祥280

江西省“傩舞”调查介绍&盛婕288

中国舞蹈代表团访苏报告&盛婕299

巫和舞&刘恩伯309

中国民间舞的教学情况和教材整理&罗雄岩 许淑媖313

桂北“跳神”&刘恩伯 孙景琛318

从“厚古先生倒骑驴”谈秧歌&刘恩伯325

中国民间舞基训教材 第二课 东北秧歌&许淑媖327

中国民间舞基训教材 第三课 东北秧歌&许淑媖339

中国民间舞基训教材 第四课 安徽花鼓灯&朱萍347

中国民间舞基训教材 第五课 安徽花鼓灯&朱萍356

中国民间舞基训教材 第六课 安徽花鼓灯&朱萍364

试谈中国民间舞的教学&许淑媖374

民间舞教材的搜集、整理&许淑媖378

南北寻舞有感&许淑媖383

继承发展载歌载舞的舞蹈形式&刘恩伯386

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创新——课余随想之一&潘志涛390

谈民间舞蹈教材的选择提炼&马力学393

一封漫谈民间舞教学的信&朱萍400

再谈深入学习传统,奋力发展创新&许淑媖402

花鼓灯的风格特点&罗雄岩421

从辽南高跷到东北秧歌&罗雄岩426

探索·实践·追求&许淑媖435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采集点滴&许淑媖443

花鼓灯教学的体会&朱萍448

纤腰舞尽春杨柳——中国古代舞蹈美学札记&刘恩伯454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风格韵律及感情表达的特点&李正康(藏族)457

在采集中探索规律——从民间到课堂的点滴体会&许淑媖460

天津早年的“皇会”&刘恩伯 孙景琛482

汉代舞蹈形象的丰富宝库——汉代乐舞画像石、砖简介&刘恩伯490

塔吉克族舞蹈的艺术特色&罗雄岩495

探索与构思&马力学502

民间舞教学的规律特点——在民间舞组合一百例研习班上的讲稿&马力学505

关于中国民间舞课堂伴奏形式的探讨&裘柳钦514

选择和丰富中国民间舞课堂音乐的若干方法&裘柳钦519

民间舞蹈的概念与文化特征&罗雄岩523

舞的起点&马力学530

谈朝鲜族舞动作短句的规律特点&崔华纯533

在编排民间舞组合中——对处理音乐节奏的一些尝试&刘友兰536

写在公开课之后&潘志涛 韦柰(执笔)541

九曲黄河灯初探——灯阵的古文化遗存&罗雄岩544

深邃与升华&罗雄岩552

农耕文化与汉族民间舞蹈&罗雄岩556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刍议&罗雄岩570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之我见&罗雄岩575

探索舞蹈艺术非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罗雄岩578

太平时节花灯盛&刘恩伯585

重要的在于参与——赛后漫谈《桃李杯》&潘志涛587

霞巾曳彩虹&刘恩伯589

嫣然纵送游龙惊&刘恩伯591

民族民间舞价值的开掘&孙龙奎593

从“广场民间舞”与“代表性民间舞”的特性谈对“代表性民间舞”的继承发展&游开文595

舞蹈形体训练要义&罗雄岩601

“舞素”·“舞韵”·“舞符”新探——中国民间舞教材规律探索&许淑媖608

民族舞科教改三则&朱萍613

强化民间舞课堂教学的“民间性”&贾美娜619

藏族历史、宗教、地理、习俗和舞蹈的关系&李正康624

对当前民间舞创作走向的思考&游开文630

舞蹈的文化建设与语言创生&丁一 大圭638

元素教学——从自然模仿到理性运用&潘志涛643

韧在何处——对山东鼓子秧歌训练教材核心元素中“韧”性含义的认识&明文军645

“抻”在哪里——浅论鼓子秧歌“抻鼓子”的提炼角度和训练价值&明文军649

朝鲜族与维吾尔族民间舞蹈音乐的比较研究&裘柳钦653

中国民间舞部分分序&潘志涛660

论中国民间舞蹈教材设置的系统观&赵铁春667

对中国民间舞教学功能的再思考&周萍674

民间舞教学中的“内力提示”与“外力定型”&叶丹670

雪,为什么是红的——舞剧《红雪》的人性剖析与人格建构&于平 孙龙奎687

花鼓满天飞 淮水滚滚来&明文军692

由秧歌教学所想到的……&明文军694

试谈东北秧歌板胡的演奏&王延亭701

中国民间舞蹈音乐的曲式分析&裘柳钦703

对民间舞教学与创作的几点认识&郭磊712

从袁莉得奖说“桃李杯”民间舞比赛&潘志涛 明文军718

由厦门班毕业课想到的&明文军721

开拓舞蹈教育市场 培养复合型人才&潘志涛 明文军(执笔)726

加强对“民间性”的追求&郭磊728

由一台“雅舞”引起的思考&明文军730

艺术与体育的融合 奥林匹克精神的高扬——七运会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爱我中华》出台纪实&刘建 明文军731

雨儿飘在发梢上&明文军735

寓情于舞血更浓&明文军737

下册739

第四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述评&潘志涛739

“舞”的思维 “动”的逻辑——读万素的民间舞作品&文竹745

赛后评点&潘志涛748

蒙古族民间舞蹈文化探析&罗雄岩751

当代民间舞教育批判&高度759

中国民间舞基本功训练的思考&满运喜764

试论“古格里”的文化沉积与外在表现(节选)&韩贤杰(朝鲜族)767

试论民间舞教学中学生积极的主体意识(节选)&王晓莉(朝鲜族)768

民间舞教学的“动之以情”的几种方式(节选)&郭磊770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应始终贯穿“情”(节选)&韩萍(回族)772

论确立民间舞课堂之主体&田露774

谈民间舞演员的节奏感(节选)&黄奕华778

论编创性民间舞训练的重要性&惠彤779

论中国民间舞“即兴舞”的训练可行性&刘轰784

关于藏族踢踏舞下肢训练的重要性&王斌791

对大学民间舞教学的思考&杨颖(回族)794

谐调是民间舞蹈艺术魅力的本质力量&李佳799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的音腔研究&孙宝萝805

走向世界的东方舞蹈——’96汉城第4届国际舞蹈学术研讨会随记&于平 申文龙811

中国民间舞:一条祈盼修补的万里长城&赵铁春816

东方舞蹈世界化的思考&申文龙822

《龙族律动》的由来&马力学825

第五届“桃李杯”体会三则&潘志涛830

中国民间舞基训课的定性与教研&满运喜839

关于开设“中国民间舞动作分析课”的设想&高度843

《大姑娘美》及刘明源的演奏特色&龚小明847

点线面——写在《泱泱大歌》落幕之后&赵铁春850

闲谈偶得——试谈民俗和民间舞蹈&李北达855

维吾尔族舞蹈生成一瞥&刘建 孙龙奎860

中国民间舞教学之我见&贾美娜873

关于“中国民间舞教学法课”的几点思考&郭磊880

中国民间舞是养育中国舞蹈艺术的温床&李佳884

呼唤多元化 培育舞蹈文化人——21世纪职业舞蹈教育的断想&明文军887

对专业舞蹈教育的三点思考&赵铁春893

舞到情浓时 细品其中味——维吾尔族舞蹈风采&杨颖898

文化人格与舞蹈的编导演&田露902

大空间与小空间——舞蹈训练中“球的意识”&李北达905

谈民间舞与古典舞在下个世纪的关系&李佳908

浅析海洋秧歌与胶州秧歌女角动态差别&靳苗苗912

圆:打开舞蹈艺术之门的钥匙&张晓梅916

关于民间舞的“即兴”问题&焦艳丽921

“学院派”民间舞存在的学术与社会价值&明文军924

侃“风格”&李北达930

汉族秧歌舞蹈与现代审美意识&苏雪冰933

第六届“桃李杯”民间舞比赛的成就&潘志涛940

看中国舞剧的真善美&孙龙奎946

关于韩国农乐舞与中国秧歌舞的艺术构造比较研究——有关韩国农乐舞的部分内容摘要&韩贤杰949

关于第六届《桃李杯》中的群舞&潘志涛970

中、韩两国舞蹈教学之管见&张晓梅974

海外风涛静 寰中麟凤翔——妈祖信仰与出巡舞蹈的文化探析&罗雄岩980

舞蹈创造性人才智能结构浅探&秦丽秋989

世俗的叛逆者——浅析“王大娘”人物形象的塑造&袁媛995

再谈中国民间舞的“民族性”——兼谈“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民间舞认识论&明文军1002

从“桃李杯”赛看民间舞的发展&潘志涛1013

繁花似锦 目不暇接——小记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潘志涛1016

舞动的中国服饰文化——我看《金舞银饰》&赵铁春1020

也谈音乐剧&赵铁春1023

谈民族民间舞学科的文化建设&赵铁春1027

对民间舞学科的思考&郭磊1034

对民间舞学科的思考&韩萍1039

为“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正名&潘志涛 赵铁春1044

风儿飘舞心悠远——兼谈道具舞&孙龙奎1053

《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现代民间舞人传承与创新的探索&王昕1056

感人至深的《梁祝》——记香港舞蹈团二十周年团庆献礼节目&潘志涛1061

我追求这样的“俗”&靳苗苗1064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职业化架构&高度1067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历史传承与学科定位&赵铁春1077

“民族风格”与“个性创作”的当代结合——从《扇骨》说起&张晓梅1091

试论现当代学院派民间舞创作的困境&郭磊1096

多元探索 不懈追求——写在第七届“桃李杯”赛前&赵铁春1110

风格性——民间舞教学的本质魅力&张文海1113

繁弦急管后浅吟低唱《香格里拉》&高度1123

在纯朴和真挚中延续永恒——观俄罗斯莫伊谢耶夫国立模范民间舞蹈团演出&王昕1126

中国民间狮子舞的发展及演变&王晓丽1129

第七届桃李杯民族民间舞比赛述评&赵铁春 王昕1135

民族民间舞创作纵横谈&张晓梅1139

与民共舞——“田野作业”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意义&赵铁春 王昕1148

论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类型划分与教材建构的关系&韩贤杰1161

看《云南映象》——谈民族民间舞创作的三种样式&赵铁春1114

作品引用索引1176

专著引用索引1183

人物引言索引1188

后记11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