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革命史长编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革命史长编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1290500.jpg)
- 郑德荣,朱阳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12558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72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7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革命史长编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旧民主主义革命1
第一章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1
一 文化灿烂的古代中国及其在清代中期的衰落1
(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
(二)中国停滞在封建社会的末期5
(三)清王朝开始衰落9
二 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及其侵略魔爪伸向中国15
(一)英国的工业革命15
(二)资本主义列强把侵略魔爪伸向中国18
(三)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20
三 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7
(一)鸦片烟毒泛滥成灾27
(二)正义的禁烟运动32
(三)英国发动侵华战争35
(四)清政府卑屈求和37
(五)三元里人民武装抗英斗争39
四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3
(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43
(二)“国中之国”——租界的建立48
(三)“买办”的出现52
(四)通商口岸附近自然经济遭到破环55
(五)列强非法投资与中国产业工人的出现58
五 旧式农民战争的顶峰——太平天国59
(一)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59
(二)金田起义62
(三)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69
(四)太平天国破围战与《资政新篇》72
(五)太平军抗击外国干涉军74
(六)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及教训79
六 移花接木的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的产生80
(一)洋务运动的性质80
(二)洋务派建立军事工业及近代海军82
(三)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86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91
七 甲午中日战争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99
(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99
(二)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103
(三)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险恶局势105
八 谋求救国和维新变法的运动115
(一)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救亡运动115
(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中的困难118
(三)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120
(四)百日维新的失败124
九 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133
(一)帝国主义侵略引起了反抗133
(二)义和团斗争目标137
(三)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欺骗139
(四)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143
(五)《辛丑条约》的签订146
(六)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教训148
第二章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失败150
一 清末留学生运动150
(一)青年知识分子纷纷出国留学150
(二)留学生的爱国运动158
(三)留学生走上革命的道路164
二 同盟会及其纲领——三民主义172
(一)同盟会的建立172
(二)同盟会的革命纲领180
三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186
(一)武昌起义186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191
(三)南京临时政府各项政策法令200
四 袁世凯窃国与孙中山让权204
(一)帝国主义列强干涉辛亥革命204
(二)袁世凯窃国206
(三)孙中山交出革命政权216
五 革命党人的“二次革命”222
(一)民主与独裁之争222
(二)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228
(三)“二次革命”的失败231
六 护国战争236
(一)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236
(二)革命党、进步党反对袁世凯复辟斗争238
(三)护国军起义243
七 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253
(一)孙中山号召护法斗争253
(二)护法军政府的建立257
(三)护法运动失败264
第二编 新民主主义革命270
第三章 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270
一 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中的北京政府270
(一)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70
(二)北京政府与五四运动285
二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形成298
(一)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酝酿298
(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确立308
(三)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概念的提出317
三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方针及其实践323
(一)改组前国民党的基本状况324
(二)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方针329
(三)国民党改组的准备334
(四)国民党改组的基本完成341
四 从护法军政府到武汉国民政府的沿革354
(一)护法军政府的建立与改组355
(二)孙中山第二次回广东重组中华民国政府357
(三)改组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361
(四)国民政府迁都武汉371
五 黄埔军校与国民革命军的由来及构成377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377
(二)国民革命军的由来及构成385
六 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396
(一)孙中山北上及其政治主张397
(二)国民会议运动和反对善后会议的斗争402
七 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对国家主义派的批判410
(一)国家主义派的政治主张410
(二)旅欧共产党人对国家主义派的批判415
(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对国家主义派的进一步批判420
八 西山会议派纪略423
(一)西山会议派的酝酿423
(二)西山会议派的形成及其分裂活动426
(三)西山会议派的历史结局432
九 蒋介石的“四·一二”政变与江浙财团、帝国主义435
(一)蒋介石的“四·一二”政变与江浙财团的支持436
(二)蒋介石的“四·一二”政变与帝国主义的对华新政策444
十 从“四·一二”到“七·一五”国内政局的剧变454
(一)宁汉对立局面的形成454
(二)宁汉分头出兵北伐458
(三)武汉国民政府反对经济封锁的斗争460
(四)武汉国民政府的右转463
(五)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危害468
(六)汪精卫集团的分共,国民革命失败470
十一 共产国际与中国大革命472
(一)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的贡献473
(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指导上的失误484
第四章 土地革命战争492
一 国民党派系的角逐与蒋介石南京政府在全国统治的建立492
(一)宁汉沪合流与蒋介石下野492
(二)国民党特别委员会的建立及宁汉、宁粤对立497
(三)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与国民党政权的统一502
二 南京政府的屈辱外交与“改订新约运动”507
(一)南京政府的屈辱处交及“宁案”、“济案”的处置507
(二)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512
(三)国民政府对苏绝交与中东路事件518
三 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522
(一)裁兵之争522
(二)蒋桂战争528
(三)蒋冯战争532
(四)中原大战535
四 国民党统治初期的社会经济542
(一)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深入543
(二)官僚资本的出现549
(三)民族工商业的萎缩和农村经济的凋敝555
五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沿革564
(一)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一苏大”的准备564
(二)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的建立571
(三)全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口号的放弃576
六 “第三党”的反蒋斗争582
(一)“第三党”的产生582
(二)“第三党”的政治主张584
(三)“第三党”反对国民党政权的活动591
七 宋庆龄与保障民权和抗日救亡运动595
(一)创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法西斯专制统治595
(二)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600
(三)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日形成603
八 土地问题与土地革命606
(一)实行土地革命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必然606
(二)各党派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615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斗争620
九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的不抵抗政策和国联的“调查”631
(一)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的不抵抗政策631
(二)国际联盟的“调查”638
十 国民党爱国官兵的局部抗战646
(一)“一·二八”上海抗战646
(二)长城抗战654
(三)察哈尔抗战659
(四)福建事变662
十一 绥远抗战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671
(一)绥远抗战671
(二)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676
十二 西安事变前后的国共关系680
(一)从华北事变到西安事变,国共关系开始出现转机680
(二)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国共合作的重要开端690
(三)蒋介石发表对中共宣言的谈话,国共合作正式形成693
十三 抗战前的中国社会经济704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紧704
(二)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的确立708
(三)民族工业与农村经济的衰落712
(四)抗战前中国社会经济的某些发展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