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地下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京地下水
  • 张安京主编,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978780246117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地下水资源-水资源管理-概况-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地下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条件12

第一节 地形地貌12

第二节 气象与水文15

第三节 地质构造20

第四节 地层24

第五节 第四纪地质29

第二章 地下水系统划分35

第一节 地下水系统划分原则35

第二节 地下水系统划分36

第三节 地下水子系统划分38

第三章 孔隙水系统水文地质特征47

第一节 地下水赋存特征47

第二节 补径排条件及变化56

第三节 动态特征70

第四节 水化学特征75

第五节 循环演化77

第四章 岩溶裂隙水与基岩裂隙水系统基本特征92

第一节 岩溶裂隙水赋存条件92

第二节 基岩裂隙水赋存条件96

第三节 补径排条件99

第四节 岩溶水动态特征102

第五节 水化学特征108

第六节 典型地区岩溶水循环演化109

第五章 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116

第一节 水文地质参数系列研究116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计算119

第三节 地下水可采资源评价127

第四节 地下水资源开采程度分区评价131

第六章 地下水水质评价140

第一节 地下水水质单项指标评价140

第二节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152

第三节 地下水质量利用功能分区评价156

第七章 地下水供水勘察及开发利用160

第一节 城市供水勘察160

第二节 城市重点供水水源地供水勘察162

第三节 郊区城镇、工矿企业事业供水勘察163

第四节 平原区农田供水勘察171

第五节 解决农村人畜供水水文地质勘查173

第六节 地下水开发利用175

第八章 城市地下水应急供水187

第一节 应急供水的提出187

第二节 应急供水条件分析189

第三节 应急供水实例193

第九章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工程方案的分析论证205

第一节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条件分析205

第二节 联合调蓄工程214

第三节 人工回灌方案实施效果分析227

第十章 平原区地下水调控与恢复模拟研究233

第一节 平原区地下水流模型233

第二节 调控阶段划分及方案确定234

第三节 地下水调控与恢复效果分析236

第四节 典型区地下水恢复条件与能力研究254

第十一章 城市雨洪资源开发利用研究259

第一节 北京城市雨洪利用概况259

第二节 老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示范工程262

第三节 城市雨洪回灌工程方案267

第十二章 地下水水质变化与污染防治的分析研究272

第一节 地下水水质变化评价272

第二节 地下水水质变化与污染原因分析277

第三节 地下水的水质变化及污染演化分析284

第四节 平原区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及污染风险性评价288

第五节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303

第十三章 生活垃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与防治措施研究307

第一节 生活垃圾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307

第二节 生活垃圾对地下水的影响308

第三节 生活垃圾污染风险评价分析318

第四节 生活垃圾填埋场适宜性区划321

第五节 垃圾场地的控制和治理对策322

第十四章 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的成因与防治对策研究325

第一节 地面沉降发展过程325

第二节 地面沉降成因与发育规律328

第三节 地裂缝发展的历史与现状332

第四节 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危害343

第五节 地面沉降防治措施346

第六节 地裂缝防治措施347

第十五章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349

第一节 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合理利用地下水349

第二节 保护地下水环境,控制地下水污染351

第三节 科学利用地下储水空间,完善地下水战略储备体系355

第四节 建立地下水资源科学利用的新模式358

参考文献360

参考资料364

结束语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