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设学习型城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设学习型城市
  • 马仲良,吴晓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91968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城市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设学习型城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习型社会的到来1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学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1

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经济1

二、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中具有突出的重要性2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使学习成为组织竞争的焦点3

一、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3

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企业等组织不得不将学习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4

第三节 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为学习型社会创造了技术基础5

一、信息社会瞬息万变,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5

二、信息社会为学习型社会的到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6

第四节 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呼唤学习型社会的到来6

一、社会发展理念的转变: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7

二、学习型社会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8

三、学习型社会为人类走出现代化的阴影指明了道路8

第五节 全球教育改革引发学习型社会的诞生10

一、教育要从阶段性的教育走向全民教育、终身教育10

二、从只是学校抓教育走向整个社会都抓教育,实现社会的教育化10

三、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走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主的教育11

第六节 学习型社会理论的提出与发展12

第二章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引发一场管理学革命16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核心修炼16

一、“自我超越”的修炼17

二、“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18

三、“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18

四、“团体学习”的修炼18

五、“系统思考”的修炼19

第二节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发展20

一、对学习型组织概念和特点认识的深化20

二、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既有管理学理论相融合22

三、彼得·圣吉及其研究团队的新成果24

第三节 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发一场新的管理学革命24

第四节 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中学习的新特点26

一、全民学习26

二、终身学习27

三、全面学习27

四、主动学习27

五、团队学习28

六、组织学习28

七、快乐学习29

八、网络学习29

九、行动学习30

十、快速学习31

十一、创新性学习31

第三章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33

第一节 我国逐步确立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34

第二节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36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36

二、学习型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38

第三节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程38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39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伟大基础工作40

第四节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40

一、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41

二、学习型社会建设有助于提高人民当家做主的能力42

第五节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43

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43

二、学习型社会建设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44

第六节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45

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45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46

第七节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强劲动力47

一、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力量47

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设学习型政党48

第四章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50

第一节 学习型城市的定义和特点50

一、学习型城市的定义50

二、学习型城市的特点51

第二节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53

一、科学发展观和学习型城市的本质都是以人为本53

二、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增强城市经济创新活力的需要54

三、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加强城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55

四、创建学习型城市是繁荣城市文化的需要56

五、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加强城市社会建设的需要57

第三节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培育创新型城市的前提、基础和关键57

一、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57

二、构建学习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前提、基础和关键58

第四节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60

一、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建设学习型城市60

二、实现社会公平需要建设学习型城市61

三、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建设学习型城市62

第五节 全球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带来现实的挑战63

一、创建学习型社会要求构建学习型城市63

二、全球性的城市竞争要求创建学习型城市64

三、城市化进程加速要求建设学习型城市65

第六节 创建学习型城市有助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66

一、我国城市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66

二、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全面提高城市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68

第七节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实现城市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69

一、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69

二、创建学习型城市促进城市教育现代化尽早实现71

第五章 首都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意义、目标和任务74

第一节 首都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义74

一、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是首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74

二、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是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75

三、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是首都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必然选择76

四、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是提高首都城市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77

五、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是首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78

第二节 北京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近期总体目标79

一、北京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79

二、北京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具体目标81

第三节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85

一、北京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指导思想85

二、北京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本要求88

第四节 北京创建学习型城市的任务91

一、加快建立首都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91

二、大力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94

三、建设学习型城市,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提供坚实保障95

第六章 完善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保障机制97

第一节 推进终身学习法规制度建设97

一、加强相关法规建设97

二、完善学习激励制度99

第二节 健全组织领导机构100

一、建立科学的领导管理体系100

二、建立健全各级领导责任制101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101

第三节 完善资金投入机制102

一、政府是学习型城市建设资金投入的主体102

二、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也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103

三、社会团体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源泉104

四、个人是实现终身学习的主要投资者105

第四节 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交流105

一、充分发挥北京市学习型城市研究中心的作用105

二、继续加大对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宣传力度107

三、努力促进各类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的经验交流107

第五节 加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队伍建设108

一、建立一支理论研究队伍108

二、培育一支管理工作者队伍109

三、整合一支志愿者队伍110

第七章 建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112

第一节 建立终身教育制度的理论与实践112

一、终身教育的概念及终身教育体系113

二、加快完善首都终身教育体系115

第二节 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122

一、社区教育的概念和特点122

二、围绕居民素质提高,加快首都社区教育事业发展123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29

一、职业教育基本概念及北京的现状129

二、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132

第四节 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36

一、继续教育的内涵与北京的实践136

二、落实企业、单位主体责任,努力提高继续教育水平138

第五节 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142

一、农村教育的内涵与北京的实践142

二、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推动首都新农村建设144

第六节 建立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148

一、终身学习的概念、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148

二、加快首都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150

第八章 探索中国特色学习型组织理论154

第一节 紧紧抓住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活出生命的意义155

一、学习的真谛是为达到人心灵的转变155

二、学习型组织建设要围绕成员实现生命价值这一目标来开展156

第二节 在三个层面上苦练九项基本功156

一、个人学习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157

二、团队学习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159

三、组织学习是一场变革之舞160

第三节 六个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之路162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162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163

三、坚持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龙头163

四、坚持发扬人民群众主人翁精神164

五、坚持在追求社会进步中实现个人价值164

六、坚持从组织实际出发,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组织管理先进经验166

第九章 建设学习型机关169

第一节 首都学习型机关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169

一、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是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169

二、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170

三、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是迎接全球竞争与挑战的迫切需要171

第二节 学习型机关的概念和特点172

一、学习型机关的概念172

二、学习型机关的特点172

第三节 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174

一、北京创建学习型机关的目标和要求174

二、深刻理解学习型机关的“学习”特点174

三、北京创建学习型机关的主要任务175

四、学习型机关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推进181

第十章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183

第一节 深刻认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183

一、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在学习型社会保持先进性的必然选择184

二、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求184

三、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加强全党理论武装的需要184

四、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全面提升党员素质和能力,不断保持党的生命力的需要185

五、建设学习型政党是进一步改善党的学习的需要185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具有优良的学习传统186

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上的重要作用186

二、我们党的优秀学习经验187

三、发扬光荣传统,加强先进性教育188

第三节 建设学习型政党,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188

一、加强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领导和指导189

二、把学习和贯彻党章贯穿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始终189

三、建立健全各种学习制度189

四、大规模培训干部190

五、积极借鉴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经验190

六、在学习中拓展各种学习平台,保证必要的学习经费191

七、从实际出发,分阶段推进创建工作的持续深入191

第十一章 建设学习型企业193

第一节 中国创建学习型企业的“S”形管理模式193

一、西方管理学的发展沿革193

二、学习型组织管理与其他管理学理论的关系195

第二节 学习型企业的概念和特点196

一、学习型企业的概念196

二、学习型企业的特点196

第三节 大力创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企业199

一、抓好个人学习,夯实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基础200

二、加强团队学习,提高组织整体学习能力202

三、开展组织学习,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204

四、从实际出发,稳步深入开展创建207

第十二章 建设学习型学校208

第一节 加快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必要性208

一、加快学习型学校建设是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的需要208

二、加快学习型学校建设是切实转变学校管理模式的需要209

三、加快学习型学校建设是首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209

第二节 学习型学校的定义与特点210

一、学习型学校的定义210

二、学习型学校的特点211

第三节 积极稳妥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213

一、培养学习型学生213

二、培养学习型教师214

三、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216

四、建立学校与社区的密切联系218

五、从实际出发,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创建工作218

六、积极、理性地推动教育体制改革219

第十三章 建设学习型社团2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三大板块协调运转的社会221

一、现代社会三大板块的划分221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吹响了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号角223

第二节 高度重视学习型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224

一、建设学习型社团有利于提高社团组织能力,为和谐社区建设服务224

二、建设学习型社团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225

三、建设学习型社团有利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225

第三节 学习型社团的定义与特点226

一、学习型社团的定义226

二、学习型社团的特点227

第四节 服务社会需求,加快学习型社团建设229

一、深入宣传理解学习型组织理论,正确认识创建学习型社团的意义229

二、设立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学习型社团建设规划229

三、广泛开展学习研讨活动,为会员学习提供服务230

四、凝练组织的共同愿景230

五、学以致用,加快提高社团自律建设和能力建设231

六、从实际出发,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创建工作231

第十四章 建设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233

第一节 加快学习型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233

一、创建学习型社区是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工程233

二、加快学习型社区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34

三、加快学习型社区建设是北京建设“学习之都”的重要基础234

四、加快学习型社区建设有利于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工作235

第二节 学习型社区的定义与特点236

一、正确理解学习型社区的概念236

二、学习型社区的特点237

第三节 加快首都学习型社区建设239

一、以人为本建设学习型社区239

二、以推动组织学习加快学习型社区建设步伐240

三、以发展社区教育为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核心241

四、以学习推动社区建设事业全面发展241

五、按规律办事,逐步提升学习型社区创建水平243

第四节 建设学习型家庭244

一、建设学习型家庭的重要意义244

二、学习型家庭的含义和基本要素245

三、广泛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246

第十五章 建设学习型区县、街道、乡镇249

第一节 学习型区县的定义和特点249

一、学习型区县的定义249

二、学习型区县的特点249

第二节 北京市学习型区县建设现状251

一、北京学习型区县建设整体概况251

二、各区县创建学习型城区情况简述251

第三节 深化学习型区县建设255

一、区县领导和主管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创建学习型区县工作255

二、着力探索建立符合区域特点的创建工作长效机制257

三、努力建立纵横融通的区域社区教育网络258

四、大力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搭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259

五、加强指导评估力度,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建设259

六、把学习型区县建设同各项工作相结合,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发展260

七、从实际出发,认清发展阶段,明确创建方向260

第四节 建设学习型街道262

一、加快学习型街道建设的意义262

二、学习型街道的定义263

三、努力推进学习型街道建设向纵深发展263

第五节 建设学习型乡镇267

一、建设学习型乡镇的重要意义267

二、学习型乡镇的定义268

三、大力推进学习型乡镇建设的主要途径268

第十六章 人文奥运与学习型城市271

第一节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落实“人文奥运”理念的有效途径271

一、人文奥运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任务271

二、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有助于落实人文奥运理念273

第二节 人文奥运理念与学习型城市理念存在高度一致性275

一、人文奥运理念的基本内涵与核心275

二、学习型城市理念的基本内涵276

第三节 学习型城市建设是践行人文奥运的最佳方式277

一、近年来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277

二、学习型城市建设为践行人文奥运理念提供了良好平台278

第四节 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为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带来新的机遇279

一、奥运知识丰富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内容279

二、奥运会的筹备工作提升了市民学习的软硬件水平280

三、奥运会期间将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市民学习高潮280

第五节 通过学习型城市建设落实人文奥运行动计划的实践281

一、通过市民素质工程落实人文奥运理念281

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奥运学习活动283

三、通过学习型城市建设落实人文奥运理念的建议285

附录1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287

附录2 建设学习型城市知识问答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