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词曲基础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诗词曲基础知识](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268144.jpg)
- 席金友编著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ISBN:720405382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8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诗词格律(学科: 基本知识 地点: 中国) 散曲(学科: 基本知识 地点: 中国) 诗词格律 散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诗词曲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编 诗律3
第一章 诗歌的起源和发展3
第一节 诗歌的起源3
第二节 诗歌的发展9
一、《诗经》——周代四言诗的总集10
二、《楚辞》——四言诗的突破16
三、乐府诗——向五言诗过渡22
四、五言诗的起源和形成26
五、七言诗的起源和发展33
六、从古体诗到近体诗38
七、从律诗到词、曲47
第二章 诗歌的特点和分类52
第一节 诗歌的特点52
一、精炼52
二、押韵53
三、节奏鲜明55
四、句式整齐58
第二节 诗歌的分类61
一、按不同体裁划分61
二、按表现形式划分65
三、按内容性质划分65
第三章 诗的格律68
第一节 韵68
一、什么叫韵68
二、怎样押韵69
三、古代诗韵74
四、诗的和韵76
第二节 平仄85
一、平仄和四声85
二、什么是平仄88
三、平仄和声律91
四、平仄的应用93
第三节 对仗96
一、对仗的由来97
二、对仗的要求99
三、对仗的种类104
四、对仗的运用111
五、对仗的避忌112
六、对仗和对联114
第四节 粘对116
一、粘对的要求116
二、什么是“粘”117
三、什么是“对”118
四、粘对的运用120
五、失粘和失对121
第五节 其他124
一、关于孤平和拗救124
二、关于“一三五不论”131
第四章 古体诗134
第一节 四言诗135
一、四言诗的用韵136
二、四言诗的结构141
第二节 古绝149
一、古绝的特点149
二、五言古绝149
三、七言古绝156
第三节 古风160
一、古风的特点160
二、古风的用韵163
三、古风的平仄179
四、古风的对仗181
第四节 杂言182
一、一韵到底183
二、中间换韵184
第五节 乐府189
第五章 近体诗194
第一节 绝句194
一、五言绝句195
二、七言绝句200
三、六言绝句206
第二节 律诗208
一、五言律诗209
二、七言律诗214
三、律诗的对仗224
四、排律(长律)233
第三节 律诗余论238
一、六言律诗239
二、三韵小律239
三、古风式律诗241
四、入律的古风242
中编 词律251
第六章 词的特点和分类251
第一节 什么是词252
第二节 词的特点255
一、句式参差不齐255
二、有特定的词牌256
三、分单调和双调260
四、有特定的押韵261
五、有特定的平仄262
第三节 词的分类262
一、按字数多少划分263
二、按分片情况划分264
第七章 词的格律288
第一节 词的用韵288
一、词韵的分部288
二、押韵的方式290
三、词韵的特殊要求297
四、词的和韵300
第二节 词的平仄308
一、词的平仄严于律诗309
二、多用律句,兼用拗句313
三、上下片平仄有同有异315
四、词不讲究粘对316
五、怎样确定词的平仄318
第三节 词的对仗320
一、词的对仗形式320
二、词的对仗特点325
第四节 词谱327
一、《词律》所列《菩萨蛮》式样328
二、《钦定词谱》所列《菩萨蛮》式样328
三、《白香词谱》所列《菩萨蛮》式样329
第八章 词调种种331
第一节 词调和词牌331
第二节 词牌的由来333
第三节 关于令、引、近、慢335
第四节 摊破、减字及其他345
第五节 同调异名和异调同名353
一、同调异名353
二、异调同名355
第六节 填词和择调359
下编 曲律365
第九章 曲的格律365
第一节 曲的由来和特点365
一、曲的由来365
二、曲的特点368
第二节 曲的衬字369
一、衬字的字数369
二、衬字的位置371
三、句字的增损375
四、衬字与定格378
五、怎样辨别衬字381
第三节 曲的押韵382
一、曲的韵部382
二、用韵特点386
第四节 曲的平仄392
一、比诗词严392
二、句式特殊395
三、曲禁和务头401
第五节 曲的对仗403
一、运用灵活404
二、形式多样404
第十章 曲的体式414
第一节 剧曲与散曲414
一、剧曲414
二、散曲415
第二节 小令416
一、小令的特点416
二、小令的曲牌417
三、幺篇与重头418
第三节 带过曲422
一、带过曲的特点422
二、带过曲的构成422
第四节 套数426
一、套数的由来426
二、套数的构成428
三、南北合套434
第十一章 曲牌与宫调438
第一节 曲牌的由来438
第二节 同调名词、曲的差异439
第三节 曲牌的运用444
第四节 宫调与曲牌的关系447
第五节 跨宫与借宫449
第六节 宫调与声情452
第十二章 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456
第一节 语言特点456
一、不同于散文456
二、锻句和炼字461
第二节 语法特点469
一、词语的省略469
二、词序的颠倒478
第三节 诗歌的跳跃性及其他483
一、跳跃性483
二、意在诗外486
三、成语和词语的活用488
四、字音的异读491
第四节 诗词的句读497
一、词的不同句读497
二、诗词的“破句”500
【附录一】词谱举要504
【附录二】曲谱举要544
【附录三】诗韵简编563
【附录四】曲韵简编571
【附录五】主要参考书目585
后记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