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爱年,李慧玲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6234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自然资源保护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环境保护与环境保护法概述5
第一节 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6
一、环境7
二、环境问题10
三、环境保护13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概述20
一、环境保护法的定义20
二、环境保护法的任务、目的和作用25
三、环境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30
四、环境保护法的体系33
第三节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38
一、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的概念38
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40
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41
第二章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49
第一节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50
一、协调发展原则的形成51
二、协调发展原则与可持续发展53
三、生态保护优先的协调发展原则55
四、协调发展原则的贯彻56
第二节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59
一、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含义60
二、预防为主原则的新发展:风险防范原则62
三、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的贯彻65
第三节 环境有偿使用原则67
一、环境有偿使用原则的含义67
二、环境有偿使用原则的意义69
三、我国环境有偿使用原则的确立70
四、环境有偿使用原则的贯彻71
第三章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74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79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79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80
三、《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突破84
第二节 “三同时”制度85
一、“三同时”制度的概念85
二、“三同时”制度的立法及其主要内容86
第三节 许可证制度89
一、许可证制度的概念、种类89
二、许可证制度的立法概况89
三、许可证制度的主要立法规定90
四、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的主要内容93
五、排污许可证制度与排污权交易94
第四节 征收环境保护费制度94
一、排污收费制度94
二、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101
第五节 限期治理制度102
一、限期治理制度的概念102
二、限期治理制度的建立和我国的主要立法规定102
三、限期治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06
第六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108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的概念108
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的建立和我国主要立法规定109
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的主要内容110
第七节 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115
一、环境信息公开制度115
二、公众参与制度120
第四章 环境标准128
第一节 环境标准概述128
一、环境标准的概念129
二、环境标准的性质129
三、环境标准的作用130
第二节 环境标准体系131
一、环境标准体系概述131
二、环境标准的分级132
三、环境标准的分类133
第三节 环境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监督136
一、环境标准的制定136
二、环境标准的实施137
三、环境标准实施的监督139
第五章 环境侵权与环境民事责任141
第一节 环境侵权与环境民事责任概述146
一、环境侵权的概念146
二、环境侵权的特点148
三、环境民事责任的概念150
四、环境民事责任的特征151
第二节 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151
一、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概述151
二、环境民事责任的无过错归责原则152
三、共同侵权、连带责任、按份责任和公平责任155
第三节 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59
一、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述159
二、环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160
三、环境民事责任的免责条件164
第四节 环境民事责任形式168
一、环境民事责任形式概述168
二、排除危害169
三、赔偿损失171
四、恢复原状174
第五节 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175
一、环境纠纷及其特点175
二、我国现行的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176
三、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182
第六章 环境行政执法与环境行政责任190
第一节 环境行政执法概述194
一、环境行政执法概念及特征194
二、环境行政执法原则195
三、环境行政执法范围201
四、环境行政执法程序201
第二节 环境行政责任概念及其构成要件202
一、环境行政责任概念202
二、环境行政责任构成要件203
第三节 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形式207
一、环境行政处罚207
二、环境行政处分214
三、环境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216
四、环境纪律处分217
第四节 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218
一、环境行政复议218
二、环境行政诉讼221
第七章 环境犯罪和环境刑事责任234
第一节 环境犯罪概述235
一、环境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235
二、环境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237
三、环境犯罪与其他类罪的区别241
四、我国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具体规定242
第二节 环境资源刑事责任概述252
一、环境刑事责任概念252
二、我国环境刑事责任立法252
三、我国环境刑事责任的具体规定及其特点254
四、环境犯罪的刑罚适用258
第八章 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法263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265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其危害265
二、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原因266
三、大气污染防治的立法概况268
四、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主要法律规定268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法279
一、水污染的含义及其危害279
二、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及其原因280
三、水污染防治的立法概况282
四、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282
第九章 海洋环境保护法297
第一节 海洋环境与海洋环境保护立法299
一、海洋环境299
二、海洋环境污染损害300
三、海洋环境保护立法303
第二节 《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主要法律规定305
一、适用范围305
二、海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306
三、海洋生态保护310
四、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312
五、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314
六、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315
七、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317
八、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319
九、防止拆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320
第十章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324
第一节 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法律规定326
一、固体废物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326
二、固体废物污染328
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立法329
第二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342
一、环境噪声的概念和特点342
二、环境噪声污染343
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345
第十一章 其他有害有毒物质防治法355
第一节 防治放射性污染的法律规定357
一、放射性污染概述357
二、防治放射性污染的立法概况358
三、放射性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359
第二节 防治电磁辐射污染的法律规定366
一、电磁辐射污染概念366
二、电磁辐射污染的特点366
三、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367
第三节 防治农药污染的法律规定370
一、农药污染的概念370
二、农药污染的危害372
三、防治农药污染的立法状况374
四、农药污染防治主要法律规定374
第十二章 土地资源保护法、水法和水土保持法380
第一节 土地资源保护法381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及特征381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立法体系381
三、我国土地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384
第二节 水法和水土保持法390
一、水资源的概念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390
二、我国水资源立法体系392
三、《水法》的主要内容393
四、《水土保持法》的主要内容400
第十三章 森林、草原、能源和矿产资源保护法406
第一节 森林法409
一、森林及森林资源409
二、保护森林的意义及保护森林的立法411
三、保护森林资源的法律规定412
第二节 草原法418
一、草原及草原资源418
二、保护草原的意义及保护草原的立法420
三、保护草原的法律规定420
第三节 矿产资源和能源保护法425
一、矿产资源保护法425
二、能源法432
第十四章 野生动植物和渔业资源保护法442
第一节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442
一、野生动植物资源概述442
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444
三、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规定447
四、动植物检疫的法律规定450
第二节 渔业法454
一、渔业资源概况454
二、渔业资源保护立法455
三、《渔业法》对渔业资源保护的规定455
第十五章 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462
第一节 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概述462
一、特殊区域环境及其保护462
二、特殊区域环境保护的作用463
三、特殊区域环境保护立法464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法律规定465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意义465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概况466
三、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法律规定466
第三节 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法律规定470
一、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和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意义470
二、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471
三、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法律规定471
第四节 保护森林公园的法律规定474
一、森林公园的概念和保护森林公园的意义474
二、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概况475
三、保护森林公园的法律规定475
第十六章 国际环境保护法479
第一节 国际环境保护法概述480
一、国际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和危害后果480
二、国际环境保护法的概念482
三、国际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历程484
第二节 国际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488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488
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490
三、国际环境合作原则491
四、预防原则(风险防范原则)492
五、国家环境主权和不损害国家管辖或控制范围以外环境的责任原则493
第三节 国际环境保护法的主要领域494
一、全球气候的保护494
二、有害废物的国际管制496
三、海洋环境的保护498
四、生物资源的国际保护500
后记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