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
  • 郝滨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4487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60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577页
  • 主题词:冲模-设计-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对冲模的要求1

1.2 冲模的分类及特点1

1.2.1 冲模的分类1

1.2.2 冲压生产批量、模具类型和选用设备的关系1

1.2.3 工序组合的原则1

1.3 冲模设计的主要工作4

1.3.1 冲模设计的资料准备4

1.3.2 冲模设计的主要工作4

第2章 冲裁6

2.1 冲裁工件的工艺性6

2.1.1 对冲裁工件的形状要求6

2.1.2 冲孔的尺寸要求7

2.2 冲裁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毛刺8

2.2.1 冲裁件的精度8

2.2.2 冲裁件的表面粗糙度和毛刺11

2.3 冲裁件的排样与搭边12

2.3.1 排样12

2.3.2 搭边16

2.3.3 条料宽度和导尺间距离的计算18

2.4 冲裁工艺力19

2.4.1 冲裁力计算19

2.4.2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计算22

2.4.3 冲压压力中心23

2.5 冲裁模具设计24

2.5.1 冲裁模的基本结构24

2.5.2 冲裁模的类型及特点25

2.5.3 冲裁间隙26

2.5.4 凸、凹模刃口尺寸30

2.5.5 凹模设计33

2.5.6 凸模设计37

2.5.7 镶拼式凸模和凹模的设计41

2.5.8 凸模和凹模标准件44

2.6 冲裁模典型结构56

2.6.1 落料模56

2.6.2 冲孔模61

2.6.3 切边模69

2.6.4 剖切模71

2.6.5 切断模75

2.7 冲裁模具设计实例83

第3章 弯曲86

3.1 弯曲件的工艺性86

3.1.1 板材弯曲的工艺性86

3.1.2 管材弯曲的工艺性89

3.1.3 弯曲件上孔壁到弯边的最小距离92

3.2 弯曲件的精度92

3.3 弯曲件展开长度的计算94

3.4 弯曲工艺力的计算102

3.4.1 弯曲力的计算102

3.4.2 顶件力和压料力的计算103

3.4.3 弯曲设备标称压力的选择103

3.4.4 人力手工可弯曲的低碳钢棒材的最大尺寸104

3.4.5 弯曲各种金属用的典型润滑剂104

3.5 弯曲回弹与防止105

3.5.1 弯曲件的回弹105

3.5.2 影响回弹的因素105

3.5.3 角度回弹量的确定105

3.5.4 减少回弹量的措施110

3.6 弯曲模设计112

3.6.1 弯曲模的设计要点112

3.6.2 弯曲模工作部分的设计113

3.7 弯曲工序的安排117

3.8 弯曲模结构设计119

3.8.1 弯曲模结构的设计要点119

3.8.2 弯曲模的结构设计119

3.9 弯曲模典型结构123

3.10 弯曲件产生废品原因及消除方法138

3.11 提高弯曲件精度的工艺措施139

3.12 弯曲模设计实例141

第4章 拉深146

4.1 拉深件的工艺性146

4.1.1 拉深件的圆角146

4.1.2 一次拉深成形的条件147

4.1.3 对拉深件的其他工艺要求147

4.1.4 拉深件所能达到的偏差148

4.1.5 拉深件的尺寸标注148

4.1.6 拉深件的修边余量149

4.2 拉深毛坯的确定150

4.2.1 确定拉深毛坯形状和毛坯尺寸的方法150

4.2.2 旋转体拉深件的毛坯尺寸计算150

4.2.3 矩形工件毛坯尺寸计算163

4.3 拉深工艺计算165

4.3.1 拉深系数165

4.3.2 拉深次数166

4.3.3 决定拉深系数与拉深次数用表166

4.3.4 无凸缘圆筒形工件的工艺计算170

4.3.5 有凸缘圆筒形工件的工艺计算171

4.4 拉深力能参数的计算172

4.4.1 拉深力172

4.4.2 拉深功175

4.4.3 压边力175

4.4.4 拉深总工艺力176

4.4.5 拉深速度177

4.5 拉深模工作部件设计177

4.5.1 拉深模设计要点177

4.5.2 圆筒形件拉深178

4.5.3 反拉深182

4.5.4 阶梯形件的拉深182

4.5.5 半球形件拉深184

4.5.6 抛物线形件的拉深186

4.5.7 锥形件的拉深188

4.5.8 矩形件的拉深190

4.6 变薄拉深196

4.7 拉深模结构设计200

4.8 拉深模典型结构201

4.9 拉深件的质量分析210

4.10 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212

4.10.1 润滑212

4.10.2 退火213

4.10.3 酸洗215

4.11 拉深模设计实例215

第5章 成形228

5.1 胀形228

5.1.1 胀形件工艺性228

5.1.2 胀形工艺的种类及特点228

5.1.3 胀形工艺计算229

5.1.4 胀形模的结构230

5.2 起伏成形234

5.2.1 压加强筋234

5.2.2 压凸包237

5.3 翻边240

5.3.1 孔的翻边240

5.3.2 外缘翻边245

5.3.3 变薄翻孔245

5.3.4 螺纹孔翻边248

5.3.5 翻边模的结构252

5.4 缩口254

5.4.1 缩口成形特点254

5.4.2 缩口工艺计算254

5.4.3 缩口模的结构256

5.5 校平与整形257

5.5.1 校平258

5.5.2 整形259

5.5.3 校平、整形力的计算261

5.6 成形模典型结构262

第6章 复合模266

6.1 复合模的特点、种类及选用266

6.1.1 复合模的特点和种类266

6.1.2 选择复合模的原则266

6.2 复合模设计267

6.2.1 复合模设计的特点267

6.2.2 复合模的种类268

6.2.3 复合模典型结构270

6.2.4 复合模设计实例284

第7章 连续模287

7.1 连续模的特点、类型与应用287

7.1.1 连续模的特点287

7.1.2 连续模的类型287

7.1.3 连续模的应用287

7.2 连续模冲压的工艺分析289

7.2.1 工序排样与空工位289

7.2.2 条料排样的搭边值293

7.2.3 载体设计294

7.2.4 连续模工序件的定位295

7.3 连续模的设计296

7.3.1 连续模的基本结构296

7.3.2 带料连续拉深模的设计297

7.3.3 带料连续弯曲模的设计302

7.3.4 连续模的典型模具结构302

第8章 锌合金模317

8.1 锌合金模的特点与应用317

8.2 模具用锌合金成分、性能与熔炼318

8.3 锌合金冲裁模319

8.3.1 锌合金冲裁模的设计319

8.3.2 锌合金冲裁模具的结构321

8.3.3 锌合金冲裁模制模方法322

8.4 锌合金拉深模326

8.4.1 锌合金拉深模的制造与模型设计326

8.4.2 锌合金拉深模的结构329

第9章 硬质合金模335

9.1 硬质合金材料335

9.1.1 硬质合金材料的特点335

9.1.2 硬质合金的选用335

9.2 硬质合金模的设计336

9.2.1 硬质合金模对压力机的要求336

9.2.2 硬质合金模对工件的工艺性要求336

9.2.3 硬质合金模的基本结构337

9.2.4 硬质合金凸、凹模结构及固定方式338

9.3 硬质合金模典型结构340

9.3.1 硬质合金拉深模340

9.3.2 硬质合金冲裁模341

9.3.3 硬质合金连续模342

9.3.4 硬质合金冲孔落料复合模345

9.3.5 硬质合金冲孔落料连续模345

第10章 精冲348

10.1 精冲件的工艺设计348

10.1.1 精冲件设计要点348

10.1.2 精冲排样、搭边和边距352

10.1.3 精冲零件的精度354

10.1.4 适于精冲的材料355

10.2 精冲的工艺计算356

10.2.1 精冲的工艺力计算356

10.2.2 精冲间隙与凸、凹模刃口尺寸356

10.2.3 压料齿圈357

10.3 精冲模具设计359

10.3.1 精冲模具的分类与结构359

10.3.2 通用模架363

10.4 精冲润滑剂371

10.5 其他精冲工艺372

10.5.1 厚板精冲372

10.5.2 倒角373

10.5.3 沉孔374

10.5.4 压印376

10.5.5 半冲孔(冲盲孔)376

10.5.6 弯曲377

10.5.7 接合工艺379

10.6 精冲模典型结构380

第11章 聚氨酯橡胶模382

11.1 聚氨酯橡胶冲裁模382

11.1.1 聚氨酯橡胶冲裁模冲裁的特点382

11.1.2 聚氨酯橡胶冲裁模冲裁件的精度382

11.1.3 聚氨酯橡胶冲裁模冲裁件的工艺性383

11.1.4 排样与搭边385

11.1.5 冲裁力的计算及设备选择386

11.1.6 聚氨酯橡胶冲裁模的特点与基本结构388

11.1.7 聚氨酯橡胶冲裁模的设计与计算389

11.1.8 聚氨酯橡胶冲裁模的典型结构394

11.1.9 聚氨酯橡胶冲裁模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398

11.2 聚氨酯橡胶弯曲模398

11.2.1 聚氨酯橡胶弯曲模弯曲的特点398

11.2.2 弯曲件的工艺性401

11.2.3 聚氨酯橡胶弯曲模的结构402

11.3 聚氨酯橡胶拉深模406

11.3.1 拉深件的工艺性406

11.3.2 聚氨酯橡胶拉深模的设计与结构407

11.4 聚氨酯橡胶成形模413

11.4.1 聚氨酯橡胶胀形模413

11.4.2 聚氨酯橡胶压加强筋模418

11.4.3 聚氨酯橡胶压凹坑或凸包模419

11.4.4 聚氨酯橡胶局部起伏成形模419

11.5 各种冲压工序对聚氨酯橡胶性能的要求421

11.6 聚氨酯橡胶模的使用及维护423

11.7 聚氨酯橡胶模典型结构424

第12章 模具材料、热处理和机加工要求425

12.1 冲压模具材料的基本性能425

12.2 冲压模具材料的工艺性能425

12.3 冲压模具钢的种类与性能426

12.3.1 冲压模具钢的分类426

12.3.2 常用模具钢一般性能的比较427

12.4 冲压模具材料427

12.4.1 凸、凹模材料427

12.4.2 模具结构件材料430

12.5 模具钢的热处理432

12.5.1 模具钢锻造工艺规范432

12.5.2 模具钢的等温球化退火工艺规范433

12.5.3 低淬透性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434

12.5.4 低变形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435

12.5.5 高耐磨微变形冲压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435

12.5.6 高强度、高耐磨冲压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435

12.5.7 高强韧冲压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435

12.5.8 抗冲击冲压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436

12.5.9 冲压模具钢的强韧化热处理工艺436

12.5.10 拉深模的热处理437

12.5.11 冲压模具的回火437

12.5.12 冲裁凸、凹模的热处理硬度438

12.6 模具零件的机加工要求438

12.6.1 模具零件结构的工艺性438

12.6.2 模具零件的加工要求438

12.6.3 模具机加工工艺路线439

12.6.4 模具常用机加工方法与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440

12.7 模具使用寿命443

12.7.1 模具的使用寿命443

12.7.2 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途径444

12.7.3 冲压模具合理使用与维护445

第13章 冲压设备的选择446

13.1 冲压设备的类型与应用446

13.1.1 常见冲压设备的类型与应用446

13.1.2 曲柄压力机和液压机447

13.2 冲压设备的选用450

13.2.1 冲压设备的选用原则450

13.2.2 常用冲压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451

13.2.3 曲柄压力机的选用453

13.2.4 液压机的选用455

13.3 冲压设备的规格及技术参数455

13.3.1 开式压力机455

13.3.2 闭式压力机456

13.3.3 拉深压力机459

13.3.4 多工位压力机462

13.3.5 高速压力机463

13.3.6 液压机464

13.3.7 精冲压力机466

第14章 冲压件适用材料470

14.1 冲压件材料的要求470

14.2 冲压常用材料的种类471

14.3 冲压常用材料的性能471

14.3.1 冲压常用钢材471

14.3.2 冲压常用有色金属474

14.3.3 冲压常用非金属材料479

14.4 材料的规格480

第15章 模具的结构件481

15.1 模架481

15.1.1 模架的类型481

15.1.2 滑动导向模架482

15.1.3 滚动导向模架489

15.1.4 冲模模架技术条件(摘自GB/T 2854—90)490

15.1.5 冲模模架零件技术条件(摘自GB/T 12446—90)491

15.2 模座492

15.2.1 滑动导向模座492

15.2.2 滚动导向模座500

15.3 模柄502

15.3.1 压入式模柄502

15.3.2 旋入式模柄503

15.3.3 凸缘模柄504

15.4 导向装置(导柱与导套)504

15.4.1 导套506

15.4.2 导柱510

15.5 卸料装置515

15.5.1 卸料板的作用与设计要求515

15.5.2 卸料板的结构516

15.5.3 卸料弹簧的安装及螺钉结构519

15.5.4 卸料弹性元件的选择523

15.6 推件、顶件装置526

15.6.1 推件装置的结构526

15.6.2 顶件装置527

15.6.3 推件块或顶件块与凸、凹模的配合527

15.6.4 推件、顶件装置标准件527

15.7 定位装置531

15.7.1 挡料销531

15.7.2 导料销、导料板(导料尺)535

15.7.3 侧压装置536

15.7.4 定位侧刃536

15.7.5 导正销538

15.7.6 定位板与定位销540

15.7.7 凸、凹模固定板与垫板542

附录546

附录1 标准公差数值(GB/T 1800.3—1998)546

附录2 冲压件尺寸公差等级选用(GB/T 13914—1992)547

附录3 冲压件尺寸公差548

附录4 冲裁、成形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550

附录5 表面粗糙度代(符)号551

附录6 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数值552

附录7 常用加工方法与表面粗糙度553

附录8 表面粗糙度与机加工方法的选用555

附录9 常用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数值的选择556

参考文献5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