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宇宙与地球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宇宙与地球科学
  • 李金宝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42563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宇宙学;地球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宇宙与地球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宇宙中元素丰度1

第一节 宇宙大爆炸与元素的合成1

一、宇宙大爆炸1

二、宇宙中元素丰度4

三、元素合成理论7

第二节 新发现宇宙中元素丰度的规律10

一、原子序数与元素丰度的相关性10

二、原子核双层结构模型10

三、质子在原子核内部的排列方式11

四、原子核的稳定结构11

五、对称偶数与不对称偶数11

六、宇宙中偶数元素半数的奇偶效应14

七、宇宙中奇数元素丰度的规律16

八、宇宙中放射性元素的规律18

第二章 星系类别及恒星的演化20

第一节 星系的类别20

一、天体的层次20

二、星系的分类20

三、星系集团22

四、银河系的结构24

第二节 恒星的形成和演化26

一、恒星的结构和能源26

二、恒星演化的不同阶段28

第三章 太阳系概况35

第一节 太阳35

一、太阳概况35

二、太阳色球层、日冕加温机制探讨37

第二节 太阳系行星、卫星42

一、行星和卫星的轨道运动42

二、行星和卫星的质量、半径和密度46

三、太阳系天体的自转49

第三节 太阳系小行星、彗星和陨星50

一、小行星50

二、彗星51

三、陨星52

第四章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55

第一节 太阳系起源演化理论简介55

一、太阳系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55

二、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说56

三、灾变说58

四、二十世纪的各种星云说60

第二节 太阳系形成演化新思路64

一、太阳系星云盘的形成64

二、太阳系星云盘物质密度分布的形成66

三、行星、卫星质量大小分布的形成68

四、太阳系小行星带形成的物理意义69

五、太阳系角动量异常形成的因素71

六、行星距离规律的物理意义73

七、行星光环缝的形成机理89

八、太阳系形成演化需特殊说明的几个问题95

第五章 地球天文阶段的形成过程97

第一节 地球内部物理圈层的形成演化97

一、逻辑推论(世界观和方法论)97

二、构成行星物质的凝聚序次100

三、陨星提供的证据101

四、元素在地球中的含量102

五、地球内部物理圈层的形成102

第二节 地球内部化学圈层的形成113

一、上地幔至地壳形成演化模式113

二、地球内部化学成分的圈层构造116

第三节 地球水圈、大气圈的形成117

一、海水液化以前的地球大气成分118

二、行星大气化学成分推论121

三、海水化学成分的转化和全球性盐类矿床的出现124

第六章 地球存在化学韵律圈层的证据126

第一节 超基性岩中韵律层提供的证据126

一、超基性岩韵律层中矿物学特征126

二、韵律层中地球化学特征129

第二节 不同期次的花岗岩侵入与地球内部韵律圈层的相关性130

第三节 全球成矿周期与地球内部韵律圈层的相关性135

一、不同地质年代矿产分布概况135

二、地球内部韵律圈层引起含金属硫化物的超基性岩浆多期次侵入138

三、地球内部韵律圈层引起不同时代金矿的形成139

第四节 利用地球内部韵律圈层解释秦岭金矿地质特征142

一、“花岗岩型”金矿——产于花岗岩体内的金矿142

二、产于花岗岩体外的金矿144

三、与花岗斑岩有关的矿产148

第七章 地球形成过程中元素的化合规律与成矿的相关性151

第一节 地球形成过程中元素的化合规律151

第二节 内生成矿热液中硅酸对元素的迁移作用154

一、基本思路和实验方法154

二、定量实验分析155

三、成矿物质的沉淀156

第三节 内生成矿中元素共生组合的物理因素157

一、元素的分类157

二、元素物理性质地球化学图绘制158

三、决定元素分散富集的因素159

四、矿物结晶顺序的判别161

五、低熔点元素只能形成热液矿床161

六、电负性对元素共生组合的影响161

七、矿物类质同象的判别161

八、利用熔点温度对深部矿体、矿石品位的判别162

九、结论162

第八章 地壳运动的四种力源163

第一节 内外差自转的摩擦力165

一、行星内外差自转形成原理165

二、行星存在内外差自转的证据167

第二节 较差自转的扭动力169

一、太阳系较差自转的起源169

二、地球存在较差自转的证据173

三、较差自转对各大洲外形轮廓的影响175

第三节 大陆向北漂移的动力178

一、地球南、北半球不对称的现状178

二、地球(太阳系)处在南北不对称的宇宙重力场中179

三、地球内部物理圈层构造181

四、在宇宙重力场中固体地幔、地核向南半球下沉182

五、固体地幔向南半球下降的相对速度183

六、软流层向北半球漂移的速度186

七、地球外表形态的演化189

八、大陆向北飘移在赤道上速度最快的证据190

九、大陆向北漂移的证据191

第四节 地壳垂直运动的力源199

一、基础理论199

二、地壳垂直运动的形成机202

第五节 现今全球岩石圈水平速度矢量场基本特征203

一、现今全球岩石圈水平运动的观测方法与基本结果203

二、现今全球岩石圈水平速度矢量场206

第六节 关于恐龙灭绝之管见210

第九章 地球构造旋回的天文因素214

第一节 地质年代在银河年中的周期规律214

一、地质年代表中每个纪中间时限的确定214

二、地质年代中间点在银道面上的位置215

三、地质年代在银道面上的周期规律217

第二节 大麦哲伦星云与地球构造运动旋回的相关性219

一、太阳系与大麦哲伦星云相遇的周期219

二、地球构造旋回与天文因素的对应关系222

第十章 地球构造运动综合解释228

第一节 地球岩石圈径向破裂期次228

第二节 对地槽形成演化的解释231

一、地槽的主要特征231

二、地槽发展的旋回性234

三、阿尔卑斯地槽演化模式235

四、中国及其邻近地区地槽迁移的动力机制238

第三节 大陆向北漂移的同时出现顺时针旋转244

第四节 太平洋形成演化及其西岸推覆构造245

一、太平洋形成演化245

二、太平洋西岸推覆构造特征247

第五节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中—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期次与天文因素的对应关系265

一、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时代及期次划分266

二、逆冲推覆构造时空迁移规律270

三、逆冲推覆构造的动力学机制270

第六节 对地球构造运动驱动力的小结273

第十一章 地震成因及其前兆概述275

第一节 地震成因275

一、中国地震分带及其构造应力分析277

二、汶川地震力源分析279

三、唐山地震余震分布特征283

第二节 地震前兆概论285

一、热运移前兆285

二、物质运移前兆287

三、电磁异常前兆291

四、大震以前地壳垂直上升前兆293

五、临震前动物异常前兆294

六、修筑水库诱发地震的主因295

七、地震使海水含盐度降低296

八、物体颜色变化与地震的相关性296

九、地震与降雨量之间关系的探讨297

十、地震云的成因299

十一、天体起潮力与地震之间的相关性300

第三节 地震预报问题的讨论300

第十二章 月球的形成和演化305

第一节 月球的形成305

一、月球概况305

二、月球的形成306

三、月球内部圈层构造的形成308

四、月球表面三种岩石的成因311

第二节 论月球不对称的演化315

一、地球起潮力对月球的影响317

二、月球质心偏向地球的距离321

三、月壳发生漂移,形成“月海”324

四、结论326

第十三章 太阳系其它行星地质概况327

第一节 水星地质概况327

一、水星概况327

二、水星表面是否存在过水329

三、水星表面的岩石成分331

四、水星表面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331

第二节 金星地质概况336

一、金星概况336

二、金星逆向自转及逆向旋转大气的成因336

三、金星上没有存在过古海340

四、金星大气的化学成分343

五、金星表层的岩石成分347

六、金星表壳大地构造推论348

第三节 火星地质概况348

一、火星概况348

二、火星大气成分及气象活动特征349

三、火星表面构造特征352

四、火星地质构造演化357

参考文献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