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留学生与中国考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留学生与中国考古学
  • 徐玲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3138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留学生教育-研究-中国;考古学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留学生与中国考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绪论1

一、选题意义1

二、基本概念界定3

三、研究现状回顾4

四、全文框架与主要研究方法25

第一章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学科渊源30

第一节 中国金石学的发展及清末民初的嬗变31

第二节 西方考古学的兴起及发展38

一、欧洲考古学的发展历程38

二、美国考古学的兴起50

第三节 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56

一、早期传播的学术背景56

二、清末民初中国学者对西方考古学知识的传播61

第二章 留学出身考古学者群体的形成65

第一节 留学出身考古学者群体构成65

一、以考古学知识传播为主的群体及其贡献68

二、参与考古实践活动的留学生群体特点72

第二节 国外学习情形75

第三节 留学前的学习情形和回国任职情况分析92

一、留学前的学习情形92

二、回国任职情况分析96

第三章 留学生与民国时期考古学的体制化建设99

第一节 留学生与考古学学术机构的创建99

一、民国时期的考古学学术重镇—史语所考古组103

二、留学生创办的其他考古学学术机构及其成就115

第二节 留学生与考古学学术团体的形成118

一、民国时期考古学学术团体概况119

二、中央与地方合组考古学学术团体的典范—河南古迹研究会125

第三节 留学生与考古学学术成果的发表135

一、留学生创办的主要考古学刊物及其特点135

二、留学生考古学著述特点144

第四节 留学生与民国时期的考古学教育149

一、留学生与高校考古学课程的开设150

二、留学生与考古工地人才训练165

第四章 留学生构建中国近代考古学理论的尝试174

第一节 走向田野的艰难起步174

一、民国时期的田野考古环境174

二、留学生对田野考古的倡导力行194

第二节 近代考古学方法、理论的探索199

一、田野发掘方法的探索199

二、“三叠层理论”的产生与考古地层学理论的中国化205

第三节 李济的考古人类学思想208

一、李济由人类学到考古学的学术历程209

二、李济对考古人类学方法的运用216

三、李济考古人类学方法的得与失226

第五章 留学生与本土考古学者比较研究232

第一节 民国时期本土考古学者群体分析232

一、人员构成特点233

二、主要学者的学术理念及其转变—理论、方法上的创新与过渡234

第二节 两大学术群体不同的学术取向244

一、民国时期考古学界的新与旧244

二、不同的学术取向:以考古学概念差异为中心的考察255

第三节 考古学学术权威的移替与近代考古学方法的被接受270

一、考古学学术权威的移替270

二、近代考古学方法的被接受274

结语281

主要征引文献289

附录一 民国时期考古学大事记(1912~1949)317

附录二 译名对照表323

附录三 《山西南部汾河流域考古调查》326

《西阴村史前的遗存》334

附录四 《现代考古学与殷墟考古》351

附录五 《古物保存法》及其施行细则356

后记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