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技术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技术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1240475.jpg)
- 蔡安江,孟建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6056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机械制造工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技术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工程技术实践基础知识第1章 工程技术实践背景知识1
1.1 制造与制造系统1
1.1.1 制造1
1.1.2 制造系统2
1.2 工业生产模式4
1.2.1 传统自动化生产模式4
1.2.2 现代自动化生产模式4
1.3 产品质量与产品开发5
1.3.1 产品质量5
1.3.2 产品开发6
1.4 工程经济与环境保护7
1.4.1 工程经济7
1.4.2 环境保护8
复习思考题11
第2章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技术12
2.1 金属材料的性能12
2.1.1 力学性能12
2.1.2 工艺性能13
2.2 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应用13
2.2.1 钢铁材料14
2.2.2 有色金属15
2.2.3 其他工程材料15
2.2.4 钢铁材料的火花鉴别17
2.3 钢的热处理18
2.3.1 热处理设备18
2.3.2 普通热处理19
2.3.3 表面热处理20
2.3.4 热处理技术的新发展21
复习思考题23
第2篇 材料成形技术24
第3章 铸造24
3.1 概述24
3.2 砂型铸造25
3.2.1 造型材料25
3.2.2 造型方法26
3.2.3 造芯29
3.2.4 造型工艺31
3.2.5 铸型33
3.2.6 合型33
3.3 合金的熔炼、浇注与清理33
3.3.1 熔炼33
3.3.2 浇注34
3.3.3 落砂和清理34
3.4 铸件质量分析34
3.5 特种铸造36
3.5.1 金属型铸造36
3.5.2 熔模铸造37
3.5.3 压力铸造37
3.5.4 离心铸造38
3.6 铸造技术的发展38
3.6.1 计算机技术在铸造中的应用39
3.6.2 铸造新技术的发展39
复习思考题40
第4章 锻压41
4.1 概述41
4.2 锻造工艺过程41
4.2.1 加热41
4.2.2 锻造成形43
4.2.3 冷却、检验和热处理43
4.3 锻压方法43
4.3.1 自由锻43
4.3.2 胎模锻46
4.3.3 模锻46
4.3.4 板料冲压47
4.4 特种锻压49
4.4.1 特种锻造49
4.4.2 特种冲压49
4.5 锻压技术的发展50
4.5.1 计算机技术在锻压中的应用51
4.5.2 锻压新工艺的发展趋势51
复习思考题52
第5章 焊接53
5.1 概述53
5.2 焊条电弧焊53
5.2.1 焊接电弧54
5.2.2 电弧焊设备54
5.2.3 焊条55
5.2.4 焊条电弧焊工艺56
5.3 气焊与切割58
5.3.1 气焊58
5.3.2 切割60
5.4 焊接缺陷与质量检验61
5.4.1 焊接缺陷61
5.4.2 焊接质量检验62
5.5 其他焊接方法与特种焊接62
5.5.1 其他焊接方法62
5.5.2 特种焊接64
5.6 焊接技术的发展65
5.6.1 计算机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65
5.6.2 焊接技术的新发展66
复习思考题67
第3篇 切削加工技术68
第6章 切削加工基本知识68
6.1 概述68
6.2 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68
6.2.1 切削运动68
6.2.2 切削用量69
6.3 常用刀具材料70
6.4 切削液71
6.4.1 切削液的种类71
6.4.2 切削液的选用71
6.5 常用量具71
6.5.1 钢直尺71
6.5.2 卡钳71
6.5.3 游标卡尺72
6.5.4 百分尺73
6.5.5 百分表73
6.5.6 量规73
6.5.7 塞尺74
6.5.8 直角尺74
复习思考题75
第7章 车削加工76
7.1 概述76
7.2 车床77
7.2.1 车床的型号77
7.2.2 车床的组成77
7.2.3 车床的传动系统78
7.2.4 车床附件79
7.2.5 其他车床80
7.3 车刀81
7.3.1 车刀的组成和结构82
7.3.2 车刀的几何角度82
7.3.3 车刀的安装83
7.3.4 车刀的刃磨84
7.4 车削加工方法84
7.4.1 车削外圆85
7.4.2 车削端面和台阶86
7.4.3 孔加工87
7.4.4 车削锥面88
7.4.5 车削成形面89
7.4.6 切槽和切断90
7.4.7 车削螺纹90
7.4.8 滚花92
复习思考题92
第8章 铣削加工93
8.1 概述93
8.2 铣床94
8.2.1 铣床的型号94
8.2.2 铣床的组成94
8.2.3 铣床附件95
8.2.4 其他类铣床96
8.3 铣刀97
8.3.1 铣刀的种类97
8.3.2 铣刀的安装97
8.4 铣削加工方法99
8.4.1 铣削平面99
8.4.2 铣削台阶99
8.4.3 铣削斜面99
8.4.4 铣削沟槽100
8.4.5 铣削成形面101
8.4.6 齿形加工101
8.5 铣削新技术及发展102
复习思考题103
第9章 刨削与磨削加工104
9.1 刨削加工104
9.1.1 概述104
9.1.2 刨床104
9.1.3 刨刀107
9.1.4 刨削加工方法108
9.1.5 插削与拉削加工109
9.2 磨削加工110
9.2.1 概述110
9.2.2 磨床111
9.2.3 砂轮113
9.2.4 磨削加工方法114
9.3 磨削新技术及发展116
复习思考题116
第10章 钳工118
10.1 概述118
10.2 划线118
10.2.1 划线的作用118
10.2.2 划线工具119
10.2.3 划线涂料120
10.2.4 划线基准120
10.2.5 划线分类121
10.3 錾削、锯削和锉削122
10.3.1 錾削122
10.3.2 锯削123
10.3.3 锉削125
10.4 钻削128
10.4.1 钻孔128
10.4.2 扩孔130
10.4.3 铰孔131
10.5 攻螺纹与套螺纹131
10.5.1 攻螺纹131
10.5.2 套螺纹132
10.6 刮削与研磨133
10.6.1 刮削133
10.6.2 研磨135
10.7 装配135
10.7.1 零件连接方式135
10.7.2 装配工艺过程136
10.7.3 典型零件的装配137
10.7.4 拆卸工艺138
复习思考题139
第4篇 现代制造技术140
第11章 数控加工140
11.1 概述140
11.2 数控机床141
11.2.1 数控机床的组成141
11.2.2 数控机床的分类142
11.2.3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过程144
11.3 数控系统145
11.4 数控编程147
11.4.1 概述147
11.4.2 数控的插补原理149
11.4.3 数控机床坐标系150
11.4.4 程序编制中的坐标系152
11.4.5 数控编程常用工艺指令152
11.4.6 数控加工程序160
11.5 数控机床加工162
11.5.1 数控车削加工163
11.5.2 数控铣削加工168
11.6 加工中心171
11.6.1 加工中心的组成172
11.6.2 加工中心的分类173
11.6.3 加工中心编程174
11.7 数控技术的发展176
复习思考题178
第12章 特种加工179
12.1 概述179
12.2 电火花加工180
12.2.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180
12.2.2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特点181
12.2.3 电火花加工的分类及应用181
12.2.4 电火花加工机床181
12.2.5 电火花成形加工183
12.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185
12.3.1 概述185
12.3.2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186
12.3.3 电火花线切割的编程187
12.4 其他常用特种加工189
12.4.1 激光加工189
12.4.2 超声加工190
12.4.3 电解加工191
12.4.4 电子束加工192
12.4.5 离子束加工193
12.4.6 复合加工193
复习思考题194
第13章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195
13.1 概述195
13.2 CAD/CAM技术197
13.2.1 概述197
13.2.2 CAD/CAM系统的结构197
13.2.3 CAD/CAM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200
13.3 工业机器人201
13.3.1 概述201
13.3.2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201
13.3.3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202
13.3.4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203
13.4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205
13.4.1 概述205
13.4.2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方法206
13.4.3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现状208
13.4.4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209
13.5 柔性制造技术210
13.5.1 概述210
13.5.2 柔性制造单元211
13.5.3 柔性制造系统212
13.6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14
13.6.1 概述214
13.6.2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214
13.6.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特点215
13.7 自动检测技术216
13.7.1 概述216
13.7.2 自动检测原理与方法217
13.7.3 三坐标测量机217
13.8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220
复习思考题221
附录 重要术语中英文对照表222
参考文献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