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化学教学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学化学教学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1235551.jpg)
- 中南五省(区)师专《中学化学教学法》教材编写编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02441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学化学教学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绪论1
一、中学化学教学法的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
二、中学化学教学法的设课目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2
三、中学化学教学法与有关学科的关系4
四、中学化学教学法的形成和发展5
思考与实践7
第一章 中学化学课程论8
第一节 化学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8
第二节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9
一、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结构9
二、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剖析10
第三节 中学化学教科书18
一、中学化学教科书的构成18
二、中学化学教科书的基本内容20
第四节 国外化学教材简介23
思考与实践25
第二章 系统科学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26
第一节 系统科学简介26
一、系统论简介26
二、信息论简介28
三、控制论简介30
第二节 教育控制论32
第三节 系统科学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33
一、化学教学过程的系统性33
二、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与调控35
三、反馈信息的研究38
四、运用系统科学改革化学教学方法38
五、运用系统科学指导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39
思考与实践42
第三章 化学学习论43
第一节 中学生学习的特点43
一、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点43
二、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46
第二节 化学学习的原理和原则47
一、化学学习的原理47
二、化学学习的原则48
第三节 化学学习的类型和方法50
一、学习的类型50
二、学习方法52
思考与实践55
第四章 中学化学教学的特征、原则和方法56
第一节 中学化学教学的特征56
一、化学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57
二、必须按照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程序进行教学57
三、化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58
第二节 中学化学教学原则59
一、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59
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60
三、教学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原则60
四、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61
五、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62
六、循序渐进和善于探索相结合的原则63
七、全面提高和因材施教的原则64
第三节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65
一、对化学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66
二、常用的中学化学教学方法69
三、我国中学化学教学方法改革试验72
思考与实践73
第五章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政治思想教育74
第一节 中学化学教学中政治思想教育的意义74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76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76
二、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78
第三节 爱国主义教育87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87
二、化学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89
第四节 化学史教育91
一、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92
二、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史教育的方法94
思考与实践96
第六章 化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97
第一节 能力培养的重要性97
一、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97
二、是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98
第二节 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98
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学目的99
二、遵循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99
三、精心设计教学,进行因材施教100
四、改进课堂练习,开展课外活动100
第三节 化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101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101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104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105
四、记忆能力的培养108
五、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110
思考与实践111
第七章 中学化学教学工作的组织112
第一节 中学化学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112
一、制订教学工作计划的意义和依据112
二、各种化学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113
第二节 备课117
一、备课的意义117
二、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118
第三节 课堂教学119
一、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120
二、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120
三、课堂教学的类型122
四、课堂教学分析124
第四节 课外辅导与批改作业126
一、课外辅导126
二、批改作业127
第五节 化学课外活动128
一、化学课外活动的目的和意义128
二、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和主要形式128
思考与实践130
第八章 标准化考试的内容、设计与实施131
第一节 标准化考试的主要内容131
一、标准化考试的含义131
二、标准化考试的主要内容132
第二节 标准化考试的设计步骤136
一、确立考试目的137
二、编制考试大纲138
三、编题设计139
四、编、审试题142
五、预备测验145
六、制卷150
七、制定标准153
八、编写考试说明书153
第三节 标准化考试的实施步骤154
一、制订实施方案155
二、印制试卷、答卷155
三、设置试场156
四、施测156
五、阅卷评分157
六、分数的转换与统计分析158
七、编写考试分析报告160
八、处理考试结果161
思考与实践161
附录 标准化考试常用名词解释161
第九章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169
第一节 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作用169
第二节 实验教学的类型与教学方法169
一、按实验内容分类169
二、按教学形式分类171
第三节 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175
一、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176
二、使用仪器技能的培养178
三、使用药品技能的培养180
四、绘制实验装置简图能力的培养181
思考与实践182
分论183
第十章 化学用语的教学183
第一节 化学用语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183
第二节 化学用语的分类184
第三节 化学用语的教学要求和方法191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191
二、突出重点,合理安排191
三、联系实际,名实结合192
四、严格要求,达到“三会”193
五、深化内涵,名实发展195
第四节 化学用语教学示例196
思考与实践199
第十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200
第一节 化学基本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200
第二节 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201
第三节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要求和方法203
一、运用实验,加强直观203
二、抓住关键,揭示本质204
三、综合分析,概括总结205
四、正确理解,阐述严密205
五、对比归纳,逐步深化206
六、加强实践,巩固运用207
第四节 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示例207
思考与实践211
第十二章 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212
第一节 化学基础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12
第二节 化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体系213
第三节 化学基础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18
一、生动直观,恰当比喻218
二、逻辑推理,科学论证219
三、培养观点,注意方法220
四、联系实际,加强应用220
第四节 化学基础理论教学示例221
思考与实践225
第十三章 元素与化合物知识的教学226
第一节 元素与化合物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26
第二节 元素与化合物知识的主要内容228
第三节 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教学的一般要求和方法228
一、加强直观教学,发展逻辑思维229
二、重视理论指导,进行推理论证230
三、抓住物质性质,紧密结合实际231
四、弄清内在联系,注意归纳总结232
第四节 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教学示例233
思考与实践238
第十四章 化学习题的教学239
第一节 化学习题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239
第二节 化学习题的类型和特点241
第三节 化学习题教学的一般要求和方法246
一、精心选题,提高习题作业的质量246
二、认真教学,提高学生化学解题的能力247
思考与实践256
第十五章 绪言和化学复习课的教学257
第一节 绪言课的教学257
一、绪言课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57
二、绪言课的内容258
三、绪言课教学的有效途径259
四、讲授“绪言”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60
第二节 化学复习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62
一、化学复习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262
二、化学复习可以使学生逐步积累知识263
三、化学复习可以使学生提高知识水平263
第三节 化学复习的分类和特点264
一、经常性复习264
二、阶段复习266
三、学年(期)结业总复习266
第四节 化学复习教学的要求与系统复习的方式、方法267
一、化学复习教学的要求267
二、系统复习的方式、方法268
第五节 化学复习教学示例269
考与实践273
实验274
第十六章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274
实验一 玻璃管的简易加工275
实验二 试管操作279
实验三 启普发生器和储气瓶的使用282
实验四 氧气的制备和性质286
实验五 电解水实验的研究290
实验六 氢气的制取和性质294
实验七 碳和二氧化碳297
实验八 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300
实验九 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303
实验十 物质的导电性及电解质的电离309
实验十一 实验习题312
第十七章 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315
第一节 实验室的建设315
一、学生实验室、准备室、仪器室、药品室和天平室的面积和主要设备316
二、仪器、药品的配备320
第二节 实验室的管理327
一、化学仪器的管理327
二、化学药品的管理328
第三节 实验室的安全措施330
一、安全操作330
二、防止发生事故331
思考与实践332
主要参考文献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