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重症医学分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华医学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2532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技术操作规程;险症-技术操作规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重症医学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危重病人监测技术第1章 循环系统监测3
第一节 心电监测3
第二节 动脉压监测5
一、无创伤性测量法5
二、有创伤性测量法7
第三节 中心静脉穿刺术9
一、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9
二、颈内静脉穿刺术11
三、股静脉穿刺术11
四、超声引导下的深静脉穿刺术12
第四节 中心静脉压监测15
第五节 肺动脉漂浮导管的应用16
一、主要适应证与禁忌证17
二、置管方法17
三、常见并发症19
四、参数的测量20
五、注意事项21
第六节 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血流动力学监测22
第七节 NICO无创心输出量监测25
第八节 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26
第九节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7
第十节 氧代谢的监测29
第十一节 胃肠黏膜内pH(pHi)监测30
一、手工法31
二、自动法31
第十二节 P(g-a)CO2与P(g-ET)CO2监测32
第十三节 舌下PCO2监测(PsICO2)33
第2章 呼吸系统监测34
第一节 气道压力34
第二节 气道阻力35
第三节 顺应性36
第四节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37
第五节 气道闭合压38
第六节 呼吸力学曲线与呼吸环39
一、流速、压力、容积波形的监测40
二、呼吸环的监测41
第七节 呼吸功监测43
第八节 呼气末CO2监测技术45
第九节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46
第十节 血气分析47
第十一节 床边胸片49
第十二节 胸部CT50
第十三节 膈肌功能测定51
第3章 神经系统监测56
第一节 颅内压监测56
第二节 脑血流监测62
第三节 脑组织氧供需平衡监测64
第四节 肌电图(EMG)监测67
第五节 神经-肌肉传递功能(NMT)监测69
一、四次成串刺激69
二、临床估测法70
第六节 脑电图监测70
第七节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72
第八节 诱发电位监测72
第九节 脑死亡判定方法74
第4章 胃肠功能监测76
第一节 胃肠动力监测76
第二节 胃液PH监测78
第三节 腹腔压力监测79
第5章 出凝血功能监测82
第一节 试管法全凝血时间82
第二节 活化凝血时间83
第三节 血栓弹力图83
第6章 泌尿系统监测85
第一节 内生肌酐清除率85
第二节 单位时间尿量监测87
第三节 尿比重监测87
第四节 尿钠排泄分数89
第五节 自由水清除率89
第六节 肾衰指数90
第7章 内分泌与代谢功能的监测91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诊断91
第二节 代谢功能监测92
静息能量监测92
第三节 血糖监测95
第四节 氮平衡监测96
第五节 皮褶厚度测量98
第六节 葡萄糖耐量试验99
第七节 脂肪廓清试验100
第八节 握力测量101
第8章 体温监测103
第一节 深部或中心体温监测103
第二节 外周或末梢温度监测104
第二篇 诊断和治疗技术109
第9章 循环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109
第一节 心包穿刺术109
第二节 主动脉球囊反搏110
第三节 心脏电转复及除颤术112
第四节 体外起搏115
第五节 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术116
第六节 胸外心脏按压118
第七节 开胸直视心脏复苏术120
第八节 心室辅助装置122
第九节 间歇加压装置124
第十节 PICC置管技术125
第10章 呼吸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129
第一节 氧气疗法129
第二节 人工气道的建立131
一、口咽/鼻咽通气道131
二、喉罩133
三、食管-气道联合导管134
四、环甲膜穿刺术135
五、经口气管插管术136
六、经鼻气管插管术138
七、经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141
八、气管切开造口术142
九、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145
第三节 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147
第四节 无创机械通气148
第五节 有创机械通气151
第六节 机械通气撤离159
第七节 俯卧位通气161
第八节 高频震荡通气163
第九节 体外膜肺氧合165
第十节 体内膜氧合技术168
第十一节 体外气体交换技术171
第十二节 气溶胶吸入技术172
第十三节 支气管灌洗术173
第十四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术174
第十五节 胸腔穿刺术179
第十六节 胸腔闭式引流术180
第十七节 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181
第十八节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术184
第十九节 吸入一氧化氮技术186
第二十节 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的管理187
一、气管插管位置确认技术操作187
二、气管插管固定188
三、开放式吸痰技术操作规程189
四、密闭式吸痰技术操作规程190
五、声门下吸引190
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测定191
七、胸部叩击192
八、诱导性肺量测定器193
九、胸部振动疗法和振动排痰机的使用194
十、雾化吸入195
十一、体位引流技术操作197
十二、呼吸机管路更换消毒198
第11章 神经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200
第一节 腰椎穿刺术200
第二节 颅脑微创钻孔引流术201
第三节 高压氧治疗202
第四节 亚低温治疗204
第12章 消化系统功能的诊断和治疗技术206
第一节 经鼻胃管置入术206
第二节 鼻饲207
第三节 洗胃术208
第四节 胃肠减压术210
第五节 鼻空管置入术211
一、徒手操作法鼻空肠管置入术211
二、X线辅助下鼻空肠管置入术212
三、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管置入术213
第六节 经CT或B超导引下腹腔穿刺及腹腔灌洗术214
一、经CT导引下腹腔穿刺214
二、经B超导引下腹腔穿刺215
三、诊断性腹腔灌洗术217
四、治疗性腹腔灌洗术218
第七节 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219
第八节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221
第九节 经皮内镜下穿刺空肠造口术223
第十节 腹腔穿刺术224
第十一节 肝穿刺活检术226
第13章 泌尿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228
第一节 导尿及留置尿管术228
第二节 经皮穿刺膀胱造瘘术231
第14章 血液净化技术234
第一节 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234
第二节 血液净化的抗凝技术236
第三节 血液滤过237
第四节 腹膜透析239
第五节 血浆置换246
第六节 血液灌流248
第七节 血浆灌流250
第八节 人工肝支持治疗251
第15章 血液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258
第一节 输血治疗258
一、红细胞制剂258
二、血小板259
三、血浆制品260
四、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261
五、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处理261
第二节 骨髓穿刺术262
第三节 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264
第16章 感染相关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技术265
第一节 微生物标本的正确留取265
一、痰及咽拭子标本265
二、支气管分泌物留取266
三、纤维支气管镜采样266
四、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采样268
五、防污染标本毛刷采样269
六、血标本270
七、血管内导管271
八、尿液标本271
第二节 C-反应蛋白273
第三节 前降钙素274
第四节 手的消毒及洗手方法277
第五节 隔离技术279
一、ICU病房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279
二、特定疾病的隔离技术279
第三篇 危重患者的院内和院外转运第17章 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283
第18章 危重患者的院间转运285